文 參加學院
引言:
因疫情影響,2020年2月,眼鏡零售市場幾乎停滯,企業(yè)員工工資、經營成本等成為大部分眼鏡零售企業(yè)難以承受的痛。3月份以來,盡管市場逐步蘇醒,但由于疫情的持續(xù)性影響以及防控需要,線下眼鏡零售市場增幅緩慢甚至持續(xù)零增長,線上市場盡管有所復蘇,但對整體大局的恢復作用較小。
在此背景下,擁有1200家線下門店、8000名員工的寶島眼鏡格外引人注意。原來,疫情期間,寶島眼鏡全員轉型開展私域流量運營,在大眾點評、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紛紛化身“聲量達人”,3個月內向企業(yè)微信導入100萬會員……這在整個實體零售蕭條的大環(huán)境下,顯得有些魔幻,但卻是事實。
寶島眼鏡掌門人、星創(chuàng)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在不同場合,分享了其對私域流量轉型的看法,并身體力行極力推動著私域流量在眼鏡行業(yè)的落地、生根。本文中,王智民董事長詳細再現了他對私域流量的思考和實踐,或許會帶給眼鏡行業(yè)關注或有志于私域流量的經營者一些啟發(fā)。
對寶島眼鏡來說,1月份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毋庸置疑的危機。與此同時,極端的情境也為寶島眼鏡創(chuàng)造了一個罕見的變革之“場”:2014年即在醞釀的用戶全網觸達計劃實現真正的突破,一度推進緩慢的全員私域流量運營嘗試迅速落地,成效初現——疫情期間鍛煉出來的私域流量運營能力,超過寶島眼鏡過去18個月的成果。
寶島眼鏡掌門人、星創(chuàng)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判斷,三五年之后再往回看,2020年很可能是中國消費者行為的轉折之年,而要抓住正在關閉的變革時間窗口,關鍵動作之一是將傳統(tǒng)組織架構迅速切換到新的模式。組織架構不變革,私域流量運營就是緣木求魚。
在寶島眼鏡最新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私域流量已然成為重中之重。據介紹,在零售3.0時代,寶島眼鏡有兩個新動作,一是從公域流量轉到私域流量,二是在私域進行粉絲會員運營。其中,“MOC”(Member’s Operation Center,會員運營中心)立于醒目的位置,成為承接私域運營的主力軍。
MOC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資源控制中心或決策中心,而是賦能中心。它從技術、數據、工具、內容等各個方面賦能前線的門店和員工,消費者的時間在哪里,MOC就向哪里提供“彈藥”。在其支持下,寶島眼鏡8000名員工通過美團點評、小紅書、快手、抖音等各大公域流量平臺發(fā)聲,與潛在用戶展開交互,核心即是完成上述兩大動作:一是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二是針對私域流量中的粉絲與會員強化運營。
MOC可謂新架構的靈魂,整個公司的力量和資源在其牽動之下得以重新盤整。向前追溯,MOC的前身是王智民在2014年嘗試搭建的“CIC”(Customer Interactive Center,客戶交互中心),初衷是希望對線上線下各個渠道的消費者實現全方位的觸達與互動,通過社群運營重建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聯系。這已經接近當下的私域流量概念。
“私域流量并不是一個偉大的新發(fā)明,它其實是一種最古老最樸素的商業(yè)邏輯,即基于關系、基于信賴產生交易?!痹谕踔敲窨磥恚@是移動互聯時代到來后的一種回歸。
另一方面,這也是寶島眼鏡從現實出發(fā)作出的必然選擇。除了平臺流量成本高企、用戶數據價值日益重要等原因,堅定走向私域流量運營的背后,還有寶島眼鏡對平臺電商生態(tài)規(guī)則的反思?!安还苁钱斈甑膱F購券,還是今天的平臺電商,品牌都非常依賴平臺的流量,而平臺的流量分配機制是會變化的,”王智民表示,“到最后,平臺一定會玩平衡游戲,它不可能讓某個品牌一家獨大?!?/p>
盡管方向早已明確,但仍要等待基礎設施的成熟。在提出CIC的2014年,微信生態(tài)還不夠完善,必要的工具也尚未出現,自己搭建CIC相當于把微信的功能重新做一遍,成本過大最終放棄?,F在,時機到了。
企業(yè)轉型私域流量運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條件:一是總部角色由決策到賦能轉變,MOC的設立即是體現;二是員工能力的多維度提升。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寶島眼鏡開始打造一個全新的人力資源模型。在這一人力模型中,員工的技能分成4個層次:銷售達人、專業(yè)達人、聲量達人與拉新閉環(huán)達人,每一個員工都會是一個自洽閉環(huán)的商業(yè)體。
其中,銷售能力與專業(yè)能力屬于員工的基本功。銷售能力自不必說,但專業(yè)能力在國內零售業(yè)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一直以來,人員流失率高、培訓投入不足導致國內零售業(yè)銷售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始終在低線徘徊,常常出現銷售不如顧客懂得多的情況,這也是線下零售在電商沖擊之下不堪一擊的原因之一。
然而,要打造新的零售模式,重點是種草能力與拉新閉環(huán)能力,種草能力的培養(yǎng)則是寶島眼鏡當前的重點。事實上,種草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消費者的行為已經被不同的App、不同的平臺切割:想要購買化妝品的消費者,第一選擇是去小紅書上搜索查看,第二選擇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知乎,這里是“成分黨”的聚集地,但最終的購買也許是在阿里。
“新零售也好,私域流量也好,都是在試圖洞察消費者行為的完整邏輯,將消費者在信息、決策、購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行為完整組合起來,據此去部署戰(zhàn)略?!?/p>
既然消費者散布在各個不同的平臺,每個平臺又有著不同的運營邏輯,那么要讓品牌的聲音被更好地聽到,必須讓員工在不同的平臺變成不同的種草達人。2019年下半年,寶島眼鏡正式啟動了員工MOC的裂變之路,8000名員工全部下載了美團點評、小紅書、抖音等App并進行了賬號激活,集團的賬號矩陣啟動。針對各類平臺,寶島眼鏡配備了專屬團隊學習平臺運營規(guī)則,制定了詳細的技能模型,針對性地幫助員工創(chuàng)作內容、打造人設,孵化出一個個KOC(Key Opinion Customer)。
截至目前,在8000名寶島眼鏡員工中,大眾點評等級在Lv6以上的員工已經有兩三千人,Lv7以上的員工有六七百人;重點培養(yǎng)的數百名小紅書內容寫手正在慢慢向小KOC(粉絲在3000名以上)的標準靠攏;針對抖音、淘寶直播等平臺,也有專業(yè)團隊在對相關員工進行培訓,希望最終能打造出幾十個高質量抖音號……
在公域發(fā)出聲音是第一步,下一步是針對轉入私域流量池的人群開展運營。
寶島眼鏡選擇微信生態(tài)圈作為私域流量的運營承載平臺,企業(yè)微信是重中之重。自2019年9月正式啟動企業(yè)微信至2019年底,寶島眼鏡已經導入了100萬會員,2020年則將目標數量定在了800萬。目前,部分員工一個人連接的會員就已超過3000名,當會員數量進一步增加,引入AI進行輔助運營就成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建立私域流量池之后,通過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與強大的標簽系統(tǒng)得到精準的會員畫像和豐富的會員數據,基于此可以開展跨界合作,比如進行不同品牌私域流量池之間的相互引流,在與用戶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私域流量池的價值,這種流量不僅精準且成本較低,想象空間很大。
眼下,王智民并不追求私域流量運營短期轉化為收入,而是強調多做客戶交互?!白鏊接蛄髁窟\營,最重要的是客戶關系跟信賴的管理,不能太心急。很多企業(yè)只講自己私域流量運營的交易轉換數據,但很多情況下是對客戶信任的透支?!?/p>
“我們過去作了很多努力在打基礎,打基礎的時候是最不容易見到效果的,那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很傻。而這次的疫情證明,我們之前做的所有準備都是值得的?!?/p>
從2014年嘗試搭建CIC算起,寶島眼鏡為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做了五六年準備。工具不完備、員工不理解、組織不適應……身為一家傳統(tǒng)線下零售企業(yè),寶島眼鏡的轉型嘗試遭遇了各種障礙,一路不斷修正、不斷迭代。
首先,技術工具是基礎。2018年下半年,寶島眼鏡曾在內部大力推動社群運營,但效果不佳,主要就是源于沒有合適的工具。企業(yè)做出一個產品銷售方案,讓員工到自己的朋友圈去發(fā)、去賣,盡管會給提成,但員工會覺得在親友面前做微商很丟臉,不愿意。與此同時,員工朋友圈里的人數量本來也不多,天天發(fā)廣告還有被拉黑的風險,反而達不到效果。
其次,組織變革是根本。技術工具無疑是重要的基礎,但決定轉型成敗的根本仍然是組織架構的變革。私域流量為主的運營會改變企業(yè)原有的商業(yè)邏輯,而商業(yè)邏輯的改變必然牽扯組織架構的變革,這是首先要突破的點。以阿芙精油為例,如果由原先負責平臺電商的團隊來干私域流量,99%會掛掉。認為私域流量與線上有關、與電商有關,就交給電商團隊去管,結果一定不會太好。因為平臺電商與私域流量運營的邏輯完全不同,一個是中心化流量,一個是去中心化流量,私域流量的運營必須由獨立團隊來做。
最后,管理層的認知突破也很重要。企業(yè)管理層需要從命運控制者轉向賦能者角色,逐漸放權,并進行改變。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意識和習慣的改變仍然極為困難?!皩殟u眼鏡2020年之前轉型的進展也算不上順利,恰恰是疫情以一種不可抗力的姿態(tài),將寶島眼鏡的轉型往前狠狠地推了一把。”王智民說道。
對于大多數零售企業(yè)來說,眼下其實已經不只是轉型的問題,更是關乎存亡的重要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