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量興農、綠色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指導下,安徽安泰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堅持以種豬繁育為核心、產業(yè)銜接為重點,推動合作共贏,加大科技投入,注重資源整合,實施品牌戰(zhàn)略,快速成長為安徽省龍頭生豬產業(yè)集團,成為集種、養(yǎng)、加、銷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農牧企業(yè),是安徽省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甲級隊、省級示范聯(lián)合體、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省民營科技企業(yè)、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豬學分會副理事長單位、安徽省豬業(yè)協(xié)會會長單位、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生豬產業(yè)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單位、農業(yè)農村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國家核心育種場、全國畜牧行業(yè)先進企業(yè)、首批中央財政“三產”融合項目試點企業(yè)。
公司在廣德、肥東、巢湖、潁上、固鎮(zhèn)、靈璧、涇縣等7個縣市有3家省級龍頭企業(yè)、11家子公司、12個豬場和1家食品加工廠。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專業(yè)合作組織+農戶”模式,直接帶動3000余戶農戶養(yǎng)豬,現(xiàn)階段年提供后備種豬1萬頭,出欄生豬18萬頭,屠宰生豬15萬頭。同時,公司建設了5000畝林場和苗木基地,實現(xiàn)了生態(tài)農業(yè)經濟的良性循環(huán)。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種豬繁育為龍頭,以標準化養(yǎng)殖為核心,以屠宰加工配套服務為延伸,以“公司+農戶”“公司+專業(yè)合作組織+社員(農戶)”為依托的新型產業(yè)化模式,建立了“飼料—養(yǎng)殖—屠宰加工”全產業(yè)鏈。
1.管理措施。公司為了盡快恢復產能,先后出臺了多項舉措,積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豬場環(huán)境,杜絕病原侵入,公司于2019年對所有豬場進行了升級改造。根據(jù)公司規(guī)定,所有豬場的人工投料改為自動投料,增加高溫消毒設備和噴霧消毒機,增加自動噴霧消毒設通道,對老舊設備改造升級,改造完善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等。場外建立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實驗室,由專職人員負責。
(2)提高安全防控體系。一是設施設備管理。場外建設洗消中心和烘干房,實行三級消毒,從物料進場到人員進場,均嚴格按照消毒程序進行消毒。飼料盡量由原來的袋裝料換成散裝料,新購置灌裝飼料運輸車,降低在運輸過程中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概率;加強車輛管理,所有飼料車輛拉飼料前要到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然后抽樣檢測合格方可到飼料廠拉料,飼料進場前要再次進入洗消中心進行消毒,并用70℃高溫熱烘半小時;所有拉豬車輛進場前首先到洗消中心進行清洗消毒,消毒后加溫烘干,再取樣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到場拉豬。
二是場外道路管理。每個場由專人負責場外道路及場周圍大環(huán)境消毒,場外道路每天一次燒堿噴灑消毒,大環(huán)境每周兩次消毒。
三是人員管理。場內職工嚴格執(zhí)行“三色管理”,生產區(qū)、生活區(qū)和銷售區(qū)著裝分開,進入不同區(qū)域必須更換衣物;進出場人員必須經過消毒通道,減少進出次數(shù),入場前,人員先到辦公室隔離消毒汗蒸(包括所有攜帶物品),再由專人專車送到場,禁止外來人員進入。
四是物資管理。所有進場物資在公司消毒后,由各場對接人員專車送到場區(qū)消毒后再進場;蔬菜及各種食品必須經單向通道進入,先清洗消毒,經2個小時臭氧消毒,方可拿進食用;任何生肉及肉制品不得帶進豬舍食用。
五是場內道路管理。場內生產、生活區(qū)內道路每周要有4天進行彌霧消毒。生產區(qū)每天進行霧線噴霧消毒。
2.技術措施。
(1)進豬前技術措施。一是豬舍沖洗??諜诤?,及時進行徹底清理(拆除一切沒必要存在的物品)、沖洗(包括地面、欄桿、料槽、飲水器、墻壁、漏板、窗臺、風機、天棚、地板、加藥桶、出豬臺),不留任何死角,同時將地溝集中處理干凈。二是豬舍消毒。豬舍沖洗干凈后,對豬舍及舍內設施進行3次噴霧消毒,每次消毒間隔12~24小時,最后用石灰乳對地面及墻壁進行涂刷消毒(本著一清、二沖、三消、四修、五空、六再消、七接豬的原則,徹底凈化消毒)。三是豬舍高溫消毒。使用火焰對地面進行高溫消毒;使用燃油熱風爐對豬舍進行70℃、30分鐘高溫消毒。四是熏蒸消毒。使用甲醛(3克/立方米)對豬舍進行熏蒸消毒,密閉熏蒸24小時。
(2)仔豬入場后技術措施。一是合理分群。為了提高仔豬的均勻整齊度,從仔豬轉入開始,根據(jù)其體重、體質等進行合理組群,對個別病弱豬只要進行單獨護理。二是衛(wèi)生定位。從仔豬轉入之日起,在1~3天內完成衛(wèi)生定位,使每一欄都形成采飲區(qū)、休息區(qū)及排糞區(qū),為保持舍內環(huán)境及豬群管理創(chuàng)造條件。三是控制溫度。保育舍采用地暖供溫,外加紅外線燈于仔豬躺臥處局部供溫。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后的前兩周,溫度控制在28~30℃,第三、四周控制在25~28℃,以后隨日齡的增長和仔豬抵抗力的增強逐漸降低環(huán)境溫度,保育后期控制在20~28℃。保育舍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
2018年非洲豬瘟影響我國之后,公司積極做好防控措施,經過1年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雖有非洲豬瘟流行,但生豬價格高,行情好,考慮到防控壓力,經公司研究決定,減少飼養(yǎng)密度。雖然總存欄量下降了,利潤并未受影響。為響應政府穩(wěn)產保供號召,2018年年底公司投資新建了存欄生豬5000頭的現(xiàn)代化標準豬舍一棟,2019年出欄增加12000頭,新增利潤1500余萬元,同時所有場完成了自動喂料系統(tǒng)改造,在施村擴繁場新建了大型糞污資源化處理設施,有效減少了糞污污染問題,也緩解了防控壓力。2019年,分別在施村擴繁場等5個場投資100多萬元,新建了消毒房和烘干房,總建設面積1300多平方米,確保了人、車、物進場安全。
公司還投資315萬新建了廣德市非洲豬瘟洗消檢測中心。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公司免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同時在豬價高漲形勢下實現(xiàn)了公司利潤最大化。從2019年11月起,各豬場按照設計的70%恢復產能,截至2020年4月底,存欄種豬已從2850頭增加到4892頭,存欄5.37萬頭,1~4月已出欄屠宰育肥豬8.2萬頭,預計2020年年底存欄8.5萬頭,全年可出欄屠宰育肥豬28萬頭,實現(xiàn)產值6億元,2021年6月可全面恢復產能。
1.高度重視,全員“防非”。公司成立非洲豬瘟防控小組,下發(fā)非洲豬瘟防控文件,全員簽訂非洲豬瘟防控承諾書;豬場成立以場長為組長的非瘟防控小組,分區(qū)分場設定責任人;公司與豬場設立非洲豬瘟專項考核,設立非洲豬瘟防控專項資金,實行階段性獎勵,全面提高員工主觀能動性。
2.科學防控,切斷傳播。
(1)人員。全員參與學習、討論并考試;嚴格休假制度,2個月輪休一次;豬場穩(wěn)住人、留住人,培養(yǎng)人;不在疫區(qū)和發(fā)病場招聘人員;各場統(tǒng)一配套人員洗澡消毒中心。
(2)車輛。市場拉豬車風險大,進行四級八次消毒;飼料車輛進行三級五次消毒;物資車輛進行二級三次消毒;小型車輛進行一級一次消毒,距場1千米以外停放;建立消毒點和洗消中心,由專人負責;建設完善拉豬車輛洗消間、烘干房、飼料車輛熏蒸房、移動消毒機等設施。
(3)物資?;ńú脑谖镔Y熏蒸室集中消毒;動保產品在辦公室統(tǒng)一消毒,集中配送;網(wǎng)購產品在辦公室打開消毒,集中配送;禁止去農貿市場采購生活食材,由專人集中購買,并熏蒸和浸泡消毒;零星物資在辦公室統(tǒng)一消毒,集中配送。物資到公司倉庫后,需經過氧乙酸和戊二醛密閉消毒8小時,并靜置48小時,辦公室再安排專人專車配送。物資需經過氧乙酸和戊二醛密閉熏蒸8小時并靜置48小時后方可轉運至豬場倉庫。
(4)飼料。公司與正大、新希望六和以及中糧飼料公司簽訂采購合同,確保飼料安全。母豬飼料需經制粒蒸汽熟化3分鐘(90℃)以上;車載袋裝飼料用格利特熏蒸消毒半小時以上才可卸料(專人、專衣、專鞋,統(tǒng)一浸泡消毒并清洗);放入場內倉庫的飼料需場長負責用格利特霧化消毒過夜。
(5)病媒生物。滅蚊蠅,滅鼠,驅鳥。
(6)水源。水源安排專人巡視,定期檢測,時時消毒。地下水、井水用漂白粉4~6克,地表水用9~12克。
(7)檢測與評估。建專門實驗室,每天專人負責抽樣檢測,并上傳檢測結果;由技術部對抽樣檢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評估,給場內提供指導和幫助。
3.強化管理,不留盲區(qū)。
(1)免疫保健驅蟲。做好豬瘟、藍耳、偽狂犬、圓環(huán)、細小及乙腦等疫苗免疫,病毒性腹瀉與口蹄疫的免疫;注意季節(jié)性疾?。毫鞲小⒇i丹毒、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等;添加抗病毒(板藍根)+提高免疫力(黃芪多糖)飼料,輔助保健,體內外定期驅蟲。
(2)豬群飼養(yǎng)管理——基礎免疫。按照各階段豬群采食標準投喂飼料量;通過調節(jié)適宜環(huán)境,確保豬群進食量。
(3)內部消毒。生活區(qū)(宿舍、食堂、辦公室、廁所、倉庫等)做好定期消毒;生產區(qū)做好大環(huán)境消毒、帶豬消毒、空欄消毒、局部消毒等。
(4)打造美麗牧場。場內實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及安全6S管理,降低豬場微生物載量。病死豬采用堆肥發(fā)酵、生物降解等無害化處理。
(5)風險排查。請求政府排查豬場周邊3千米養(yǎng)殖情況,對風險較大區(qū)域,農戶銷售后暫緩進豬。
4.實行全進全出養(yǎng)殖模式。全進全出制在豬群的疫病控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豬群實行全進全出有利于對畜舍進行全面的消毒,可有效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防止病原微生物在豬群內形成連續(xù)感染和交叉感染。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全進全出制度顯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