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敏
關鍵詞;小組合作探究? 實質性? ?多元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庇行У暮献魈骄繉W習既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優(yōu)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fā)展。
近年來我校也在積極探索“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但由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本身蘊涵的現(xiàn)代教學理論和精神所在缺乏研究性的學習,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其意義,因而帶來實踐中的盲目性.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缺乏實質性合作
有時當教學進行到某一環(huán)節(jié)時 (通常是教師的提問無人應答,教學進行不下去時),教師便會要求學生"幾個人討論討論怎么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有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個別的學生則利用這個機會說閑話。有時為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公開課教學時),不考慮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把問題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于簡單(課本直接能找到答案),沒有討論價值,小組合作只是作為形式表現(xiàn)出來,課堂看似熱鬧,但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
對策: 合作學習是基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提出的,要求教師提出不同層次的目標和要求,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還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nèi)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教師必須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當學生思維受阻的時候,“兵教兵”就會非常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會事半功倍;在學生意見產(chǎn)生分歧的時候。
二、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
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習任務和目標為導向,以設疑、嘗試、引導、體驗、對比為基本方式,講究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但在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fā)言,學習表現(xiàn)差的學生消極退縮,不論討論如何激烈,總是呆坐觀望,即使輪到他參與,仍然是推委推托,大多數(shù)學生則游離于學習過程之外,達不到共同發(fā)展、提高的要求,因此也是失敗的小組合作學習,達不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對策:? 建立小組合作學習“公約”,“公約”是學生和教師所遵循的法則和要求,與全體學生共同商議后形成,主要對學生如何積極參與、如何生生互動、如何師生交往等方面作出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如在小組討論交流時要①一個一個地說,說出自己的見解;②別人說過的,盡可能不重復;③輕輕地說,不影響別人,只要組內(nèi)成員能聽清楚④注意聽,聽不懂的馬上問⑤整理小組研究成果,準備全班交流等等。
三、缺乏教學策略引導、調控
教師教學策略簡單,影響了合怍學習的內(nèi)聚力,在環(huán)境上建構了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但是教師依然在講臺上按原有講授方式在教授,學生依舊在“各行其是”,小組合作學習便成了一種擺設,最終失去了其功能,阻礙了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勇于質疑的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對策: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二是要發(fā)揚教學民主,教師要把功夫下在引導學生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教育的操縱者,而成為教育的引路者,激發(fā)者和指導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事先生成可供小組學習者討論與交流的問題,既有明確的、有價值的主題,也有“問題單”或“問題生成單”來引領。不僅關注小組討論和代表展示,更主要的是做好任務驅動的內(nèi)容、方式和時問的分配和設置。
四、缺乏多元性評價
教師依然關注少數(shù)個體學生評價,忽視小組整體評價;依舊注重學習成果評價,忽視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合作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技能、合作學習過程評價;仍然重視課堂隨機評價,忽視即時評價與過程評價的結合。大部分情況下面對學生滿意的答復,總是這樣的鼓勵語:如“你回答的真好”,“很好,你真聰明”而且對大家的評語都差不多。
對策:表揚、鼓勵仍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對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是團體合作的結果,實現(xiàn)“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注重生生評價,有時對與學生,來自同學的鼓勵,比來自教師的更有效果,同時,教師要學會等待、學會寬容,允許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式學習,實現(xiàn)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高效課堂中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但要使它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于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以減少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低效現(xiàn)象,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幫助、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展示,使學生由“要我合作”變?yōu)椤拔乙献鳌?。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