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楊爽 楊璐
【中圖分類號】R5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藥物是治療各種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完全安全的藥物卻是不存在的,多種藥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中肝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受到藥物損害的幾率也是最高的,嚴重的藥物性肝損傷甚至可以很快進展為急性肝衰竭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本文對本院診斷為藥物性肝損傷(DILI)的住院患者引起肝臟損傷的相關藥物進行回顧性的統計和分析,了解本院DILI病因學分布情況,發(fā)現引起DILI的常見藥物,為臨床安全合理應用具有潛在肝毒性的藥物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0月-2019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診斷為DILI而住院治療的患者。
1.2 引起DILI的藥物分類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藥物性肝病學組最近更新的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和HepaTox網站中的分類分為傳統中藥(TCM)- 天然藥(NM)-保健品(HP)-膳食補充劑(DS)、抗感染藥物(含抗結核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和某些生物制劑等。
1.3 統計學方法
檢索電子病歷系統中主要診斷包含DILI的住院患者病歷信息,統計患者的性別、年齡、肝損傷相關藥物等信息。利用Excel電子表格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類、排序、合并等處理,以百分數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2.1 患者基本情況 共計94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55例,年齡17-81歲,平均年齡48.04±14.67歲,具體情況見表1。
2.2 DILI相關藥物統計94例明確診斷為DILI的患者致病藥物主要是TCM和抗結核藥物,具體情況見表2(由于部分患者服用不止一種肝損藥物,故實際統計數據大于94)。
3 討論
隨著醫(yī)藥行業(yè)的急速發(fā)展,各種新藥上市速度極大提高,為患者提供醫(yī)療藥品資源庫的同時也加大了患者用藥的風險,對于藥品臨床使用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檢測水平的提高也成為一個重大問題。藥物性肝損傷作為藥物不良反應地圖中重要的一大板塊,各級醫(yī)療機構更應該加強其監(jiān)測力度,對于高危人群慎重用藥,定期監(jiān)測肝功狀態(tài),及時預防因為用藥而導致的肝臟功能受損。從本研究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DILI更多見于20-59歲的中青年人,這可能與此類人群肝臟活動更為旺盛,有毒物質更容易富集肝臟使肝臟酶學變化更為明顯有關。
DILI相關藥物分統計結果明確顯示,中藥造成的DILI應該引起極大的重視,很多患者并不能提供所服中藥制劑的具體內容,僅少部分患者可以提供所服中成藥的商品名,中藥用藥市場應該更加規(guī)范,關于中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力度應該加強,醫(yī)師開具中藥相關處方的資格應該給與更大的規(guī)范,保證患者中藥使用的安全性。統計過程中發(fā)現治療皮膚病和生發(fā)相關的中藥服用者較多,但是患者均無法提供方劑,所以具體肝損成分無法判定??菇Y核治療相關的DILI也較多,這與此類患者需要聯合應用多種有DILI可能的藥品有關。由于DILI致病機制大多不明,很難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所以建議醫(yī)生在給患者開具HepaTox網站等官方確定具有DILI不良反應的藥品時及時為患者做定期的肝臟功能監(jiān)測,發(fā)現問題及時停藥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減少患者因為治療延誤而產生的治療負擔。
參考文獻
Lei Li,Wei Jiang,Jiyao Wang. Clinical analysis of275cases of acute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J]. Frontiers of Medicine in China,2007,1(1).
于樂成,茅益民,陳成偉.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7,20(02):2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