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漢卿雜劇中生命意識探析

      2020-01-18 19:42:53高勝寒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蝴蝶夢關漢卿竇娥

      高勝寒, 劉 瑋

      (1.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2.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

      元雜劇作為元代文學的代表性文體,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意蘊。關漢卿作為元雜劇的奠基人和元曲四大家之一,其劇作中流露出的深沉大氣、酣暢淋漓的生命意識,昭示了他對元代民眾的生存環(huán)境、生存價值以及對死亡和社會的思考。生命意識伴隨著生命的誕生而產(chǎn)生。早在上古時期,為了解釋生命的起源就產(chǎn)生了神話。在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元代,生命意識更是有著不同于前代的復雜色彩。生命意識是指每一個現(xiàn)存生命個體對自我生命的自覺認識,包括對生存環(huán)境的認識、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及對死亡的認知,是作為生命主體的人對生命自身、生存環(huán)境、生命意義的自覺認識和反思。[1]這種生命意識在關漢卿的多部雜劇中都有鮮明的體現(xiàn)。

      一、關漢卿雜劇中生命意識的體現(xiàn)

      (一)揭示了個體生命的生存困境

      關漢卿雜劇中揭示的個體生命的生存遭遇和生存困境,無疑是生命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遏旪S郎》中的銀匠李四、孔目張珪之妻都被權豪勢要魯齋郎所奪,兩家因此妻離子散;《望江亭》中在潭州為官的白士中,因妻子被花花太歲楊衙內(nèi)看中,而被楊衙內(nèi)陷害,險些被斬首。儒生的地位在元代極為低下,《竇娥冤》中的竇天章湊不出盤纏、還不起高利貸,只能把女兒賣作童養(yǎng)媳抵債;《救風塵》中的安秀才,雖“學成滿腹文章”,但也生活落魄,被宋引章嫌棄“一對兒好打蓮花落”。普通的官吏和讀書人尚且如此,平民百姓的生活更是艱難?!遏旪S郎》中銀匠李四的妻子被魯齋郎直接搶走,卻申冤無門?!逗麎簟分械耐趵蠞h無故被國戚皇親葛彪當街打死,王婆哀嘆 “昨朝怎曉今朝死,今日不知來日事”也道出了平民百姓生存的艱辛和生命的脆弱難測。

      這種生存困境的出現(xiàn),與元代的社會背景密不可分。元代的建立,統(tǒng)一了長期以來分裂的局面,結束了各地的割據(jù)和戰(zhàn)亂,關漢卿所處的時代,社會還處于激蕩之中。各民族相互交融,民族對立的情緒一直存在。加之元代階級壓迫深重,吏治腐敗,社會黑暗。與前代相比,儒生失去晉升的渠道,地位急劇下降,不再受人尊敬;漢人官吏同樣受到民族壓迫,話語權不多,面對貴族無力抗拒;下層人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受到的盤剝?nèi)找娉林?。而元代盛行的等級制度更是讓權豪勢要無所顧忌,在“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的魯齋郎(《魯齋郎》),“打死人不償命,時常的則是坐牢”的葛彪(《 蝴蝶夢》),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楊衙內(nèi)(《望江亭》)等有權有勢的貴族的壓迫下,普通民眾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二)展現(xiàn)了對個體生命的珍視

      即使受到民族和階級的雙重壓迫,在關漢卿的雜劇中還是可以看到對生命存在的珍視。《拜月亭》中王瑞蘭與蔣世隆在兵荒馬亂中相遇,為了保全性命,“藉不的那羞共恥”,與蔣世隆同行,“不問時權做弟兄,問著后道做夫妻”?!锻ぁ分?,譚記兒被楊衙內(nèi)覬覦,眼看就要家破人亡,設下圈套,冒險到楊衙內(nèi)泊舟的望江亭,與楊衙內(nèi)推杯換盞,騙得勢劍金牌和文書到手?!遏旪S郎》中,李四的妻子被奪,即使忍氣吞聲、備受煎熬,但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張珪被迫將妻子送予魯齋郎、妻離子散后“將家緣家計,都分付與”李四兩口兒,“往華山出家去”尋找心靈的解脫。這些對自己生命的珍視,雖與傳統(tǒng)的封建倫理道德不符,但更凸顯了對生命存在的重視。究其原因,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的碰撞,使中原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和儒家的倫理道德受到?jīng)_擊,元統(tǒng)治者倫理道德觀念也較為淡薄。隨著經(jīng)濟的復蘇和發(fā)展、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生命本身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異于前朝的生命意識也得以在關漢卿的雜劇中體現(xiàn)。元代漢人官吏地位低下且升遷之路被阻,因此有一部分人看破名利,寄情修道?!遏旪S郎》中的張珪,放棄“銅斗兒家緣、桑麻地土”,不肯還俗。這并不是對家庭和功名的毫不在意,而是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對權豪勢要怙惡不悛、心灰意冷。在魯齋郎被斬首,兒女獲得好姻緣,夫妻重會后,“還俗的也不誤了正結果”也說明這種美滿的世俗生活才是個體生命所向往的。

      關漢卿的雜劇作品中,作惡的權豪勢要形象有很多,他們視下層民眾的生命如草芥?!逗麎簟分写蛩廊恕爸划敺块苌辖移呦嗨啤钡母鸨?,《望江亭》中“他妒我為冤,我妒他為仇”的楊衙內(nèi),《魯齋郎》中驕傲于“街市小民聞吾怕”的魯齋郎。他們作威作福,肆意踐踏平民百姓,不把平民的生命放在眼里,但是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又千方百計地想要免于受罰活下來?!锻ぁ分袨榱艘患褐骄筒m奏圣人,企圖害得白士中家破人亡的楊衙內(nèi),失去了勢劍金牌和文書后,也只能立刻告饒,求白士中“我也饒了你,你也饒過我罷”。他們面對平民百姓的生死,毫不記掛;面對自己的生命,又珍而重之,無法掩飾地表現(xiàn)出心底對于生命的留戀。[2]

      而普通民眾對生命的珍視,不僅體現(xiàn)在對自己生命的看重,也體現(xiàn)在對別人生命的維護上。《救風塵》中宋引章嫁給周舍后,經(jīng)常被羞辱和暴打,飽受折磨,趙盼兒接到求救信后雖然猶豫過,但還是冒著風險“割舍了一不做二不休”,為宋引章賺得休妻文書,拯救她脫離苦海。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同舟共濟,互相扶持,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熱愛和珍視。

      (三)體現(xiàn)了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關漢卿的雜劇中,對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的追求是多樣性的。在愛情劇中,多處體現(xiàn)了對愛情自由和生活幸福的向往?!墩{(diào)風月》中的燕燕,作為貴族家身份低微的婢女,敢于大大方方地與小千戶交好,平等地追求愛情。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即使地位低下,也不放棄維護自己的感情和尊嚴,揭露小千戶欺騙她的事實。《金線池》中的杜蕊娘作為濟南府的上廳行首,與書生韓輔臣定情后,三番五次地向鴇母爭取從良。她厭惡輕薄的行為,即使韓輔臣中了解元,在誤會解開前也不愿意嫁給韓輔臣??梢钥闯觯m然身為社會的底層,個體生命仍然不放棄對愛情和自由的向往?!栋菰峦ぁ分?,作為兵部尚書家小姐的王瑞蘭,戰(zhàn)亂之中與蔣世隆相遇,結伴逃亡,患難相依,進而相愛。被父親強行帶回家,抗拒父親讓她嫁與的武狀元,最終得以嫁給蔣世隆。這種熱愛生命,向往和追求愛情與自由的勇氣,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不可分。

      前文提到,元代草原文化對中原文化帶來沖擊,“存天理,滅人欲”的禁錮被打破,人們能夠直面自己的情感需要。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產(chǎn)力的進步,使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同時,城市興起,市民階層得到壯大。市民階層較之地主階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較弱,而他們對新鮮事物和思想的接受程度又比農(nóng)民階級高。元代統(tǒng)治者本身就不遵守傳統(tǒng)的禮法觀念,市民階層的思想也趨向于開放,逐漸與傳統(tǒng)思想相背離,燕燕和杜蕊娘等底層人民勇敢追求愛情和自由的行為符合市民階層對生命價值的追求。而王瑞蘭作為高門貴女,受到的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較深,不可能一下子就擺脫禮法和道德觀念的束縛,所以,當蔣世隆表示想與她結為夫妻時,她覺得這樣私定終身不符合規(guī)矩。

      至于對個體生命尊嚴的看重和追求,在關漢卿的劇作中更為明顯?!陡]娥冤》中竇娥被張驢兒要挾時,她寧愿見官。楚州知府貪贓枉法,被張驢兒買通,胡亂判案,濫用酷刑。竇娥受盡拷打,也要捍衛(wèi)自己的清白和尊嚴,但為了讓蔡婆婆免受拷打,最后只得抱屈招認。《蝴蝶夢》中的王婆,得知丈夫橫死街頭,決心討個公道,“便是他龍孫帝子,打殺人要吃官司”。見三兄弟為報仇失手打死葛彪,雖然擔心兒子,但仍肯定自己的孩子 “你為親爺雪恨當如此”。即使身份低微也要捍衛(wèi)作為人的尊嚴,在法律面前要求平等。她們這樣奮不顧身地維護生命的尊嚴與人格的平等,令人動容。

      關漢卿雜劇中對生命尊嚴的維護,與社會現(xiàn)實的因素密不可分。在元代等級制度下,權貴橫行無忌,官吏貪贓枉法,地位低下的百姓被欺凌、被冤屈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人生來具有的尊嚴和傳統(tǒng)推崇的氣節(jié)使這一追求在關漢卿劇作中得以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命運觀使劇中的人物承受壓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樸素倫理觀念也滲透在下層人民的信仰中。因此竇娥選擇替婆婆承擔死罪,發(fā)下三樁誓愿證明清白;王婆據(jù)理力爭,叮囑石和死后父子相見也要報仇。這種善惡觀命運觀讓人們有勇氣用生命堅強不屈地抗爭,追求生命尊嚴,捍衛(wèi)生命價值。

      二、關漢卿雜劇中生命意識的延伸

      (一)關于夢的介入

      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是釋放壓抑的主要途徑?,F(xiàn)實世界的不圓滿,通過夢境來表達。關漢卿的雜劇中,夢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某方面的缺失。夢境意象的虛幻色彩又為關漢卿雜劇帶來神秘浪漫的氛圍,同時,這種將希望寄托于夢境的手段也讓其生命意識顯示出悲劇性的色彩。

      夢是情感的潛意識流露,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不可抑制的情感召喚和潛意識的自我釋放。[3]每個人主客觀條件不同,情感和欲望亦有所不同,其得到滿足的程度也因人而異,而現(xiàn)實中無法滿足的愿望,就常常在夢境里得到反映。《西蜀夢》中劉備西蜀稱帝,思念他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但是兩人已相繼被害,陰陽兩隔。兩人的陰魂相遇,共赴西蜀,給劉備托夢,在夢中緬懷手足之情,訴說橫死經(jīng)過,請劉備為他們報仇雪恨。所以說夢是積攢已久的情感潛意識的宣泄,是不受約束、不受抑制的情感召喚?!百\星增焰彩,將星短光芒”的天象,夢境與現(xiàn)實的交錯,也給關漢卿雜劇中的生命意識帶來了虛幻和神秘的色彩。

      夢是現(xiàn)實生活境況的折射,其內(nèi)容多來源于現(xiàn)實,是對現(xiàn)實曲折的反映。元代社會黑暗動蕩,權豪勢要作惡多端,官僚的腐敗和暴政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錯案。當人們處于走投無路的困境,往往只能求助于幻想與夢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使得關漢卿筆下人物的命運蒙上了悲劇的色彩。

      《蝴蝶夢》中,包拯晝寐,夢到蝴蝶墜在蛛網(wǎng)中,大蝴蝶救了兩只蝴蝶,對最后一只小蝴蝶卻見而不救,這一枕蝴蝶夢正好與自己正在處理的案件呼應。得到了夢的暗示,包拯認為是“天使老夫預知先兆之事,救這小的之命”,才最終救下了王婆的小兒子。如果不是夢的點化,那王婆的親生兒子可能就要送命,人的生死和命運就被一個夢決定,生命的希望寄托于夢中所含的“神諭”“冥示”。[4]《緋衣夢》中,李慶安的案子要被判斬時,兩次三番有蒼蠅抱住筆尖,錢大尹認為事有蹊蹺,又苦于沒有其他線索,只能讓李慶安夜宿寺廟,祈求神諭。李慶安在夢里求來神示,經(jīng)過推解得知兇手的名字和住處,最終抓到真兇,使李慶安洗脫冤屈。是否能保住性命洗脫冤屈,人的能動性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只能寄希望于飄渺的夢,這一情節(jié)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但是夢作為難以實現(xiàn)的希望的載體,又具有超越現(xiàn)實的特性,它可以打破現(xiàn)實的階級限制,沖破時空的界限,使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成真,又使悲劇意識得到暫時的消解。[5]

      (二)對于鬼神的書寫

      鬼神觀念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jīng)萌芽。在關漢卿生活的元代,統(tǒng)治者推崇宗教,以麻醉人們心靈。祭祀風俗盛行,鬼神的迷信擁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在這種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關于鬼神的書寫也體現(xiàn)在關漢卿的劇作中。

      《蝴蝶夢》中入包拯夢的蝴蝶,《緋衣夢》中兩次三番抱筆的蒼蠅,在當時的民間都是被看作有靈的。《西蜀夢》中諸葛亮夜觀乾象,見到賊星明亮、將星微弱、白虹貫日的兇兆,與關張屈死賊人手中的現(xiàn)實吻合,也反映了當時被廣泛認同的天人感應等觀念。

      《竇娥冤》中,竇娥含冤而死,痛斥天地,發(fā)下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的奇愿。生前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她要死后蒼天證明她的無辜,借這些異象向世人發(fā)出警示。關漢卿將申冤的愿望寄托在天地神靈上,又將不屈的幻想賦予竇娥的鬼魂,以期讓冤屈者為自己討回公道,沉冤昭雪,使惡人遭到報應。竇娥三樁誓愿相繼應驗。竇天章任“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時,竇娥的鬼魂現(xiàn)身訴冤,當面與張驢兒對峙,為自己伸張正義,使張驢兒、賽盧醫(yī)、桃杌等人受到懲罰。在黑暗的現(xiàn)實中,鬼神存在,善惡有報,是人們在被壓迫的環(huán)境下追求正義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三)對死亡的認知

      在傳統(tǒng)的鬼神觀念中,鬼魂是與死亡密切相關。生存和死亡是生命的兩種形態(tài),生是作為人而存在,死則是脫離了肉體的鬼魂的形態(tài)。從生命意識產(chǎn)生,伴隨而來的就是對死亡的認識,人們對死亡的感情無一不是恐懼和憂慮。面對終將死去的命運,即使有儒家“未知生,焉知死”和道家“死生一體”的觀念,還是令人擔憂和恐懼。一方面人們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否認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另一方面又害怕和避諱談論死亡,將注意更多地放在現(xiàn)世生活上。

      關漢卿的雜劇中,對死亡沒有避而不談,反而多處出現(xiàn)死亡的情節(jié)和成為鬼魂后的描述。如《竇娥冤》中,竇娥死后,“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xiāng)臺,急煎煎把仇人等待”“被這霧鎖云埋,攛掇的鬼魂快”,只能等待天道實現(xiàn)自己誓愿和證明自己清白的時機。她向父親申冤,被門神戶尉所攔,還差點被竇天章?lián)]劍斬殺?!段魇駢簟分?,身為一代英豪卻橫亡于賊手的關羽張飛,“天曹不受,地府難收”,只能赴劉備的夢請他幫忙報冤仇。這些死去的鬼魂,懷著對生的向往和留戀,抒發(fā)自己的愁苦,更加突出了對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珍視,洋溢著濃郁的生命意識。

      同時,在追求“大圓滿”結局和中國傳統(tǒng)的樂感文化的影響下,死亡也被理想化。死亡使人成為鬼魂的形態(tài),擺脫了生前受到的社會階層和倫理觀念的束縛,不受時空限制,超越了現(xiàn)實條件而存在。元代社會的混亂,種族和階級的歧視,權豪勢要的橫行無忌與官僚的腐敗,使得大量冤假錯案產(chǎn)生,人們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在關漢卿雜劇中,有許多這樣生前遭受冤屈或無故橫死的人。《竇娥冤》中的竇娥,被昏庸的濫官污吏拷打威逼,被迫屈認,無辜遭斬;《蝴蝶夢》中的王老漢,只是上街買紙筆,就無故被葛彪撞死,他的三個兒子失手打死葛彪按律需償命。他們生前只能被動承受無法抵抗的命運和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在死后喪失了擁有生命的權利,作為無法被束縛鬼魂,反而更堅定了抗爭的決心?!陡]娥冤》中,竇娥向竇天章訴冤,現(xiàn)身與害了自己的張驢兒對峙,使惡人受到懲罰,捍衛(wèi)自己的清白?!逗麎簟分?,王婆的親生兒子要被處死,王婆叮囑兒子死后父子相見“把那殺人賊推下望鄉(xiāng)臺!”由此可見,雖然是面對死亡,但是關漢卿雜劇中仍然顯現(xiàn)出對生命價值的重視和追求,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生命的延續(xù)。把死亡理想化,營造的“大圓滿”的結局,能夠稍稍驅散死亡帶來的陰霾,體現(xiàn)了關漢卿對生命的關懷。“戲劇人物的死亡啟迪了我們對生命價值的確認,從而去重新審視生活,挖掘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的東西。死亡在這里作為一種否定性背景參照,將生命置于前景并因此突現(xiàn)生命的價值。觀眾通過這種生死之間的審美對比,從而強化生命的價值觀念。”[6]雜劇的舞臺表演形式,也帶給了觀眾獨特的死亡體驗,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珍貴,更突出對生命的自我肯定。

      三、關漢卿雜劇中生命意識的特點

      與前代的文學作品相比,關漢卿雜劇中的生命意識更加張揚生的價值和肯定生命主體的情感欲望,具有濃郁的主體化色彩。在中原文化中,長久以來都推行禁欲主義,重視禮教,尤其是宋代理學盛行,推崇“存天理,滅人欲”,人的情感和欲望一直是受到壓抑的。而草原文化的沖擊,市民階層地位的提高和元代統(tǒng)治者不重視禮法的態(tài)度,使人們開始懷疑封建禮教。人們逐漸意識到自己作為生命主體的重要性,掙脫“天理”的束縛,直面?zhèn)€體的情感和欲望需求。

      燕燕和杜蕊娘,作為社會底層的婢女和妓女,跨越階級勇敢地追求愛情。譚記兒寡居三年,也不是因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守節(jié)觀念,而是想找一個知重的人。這種重視自我的感情需求,追求幸福的行為,是出于人的本性而合理存在的。肯定生命主體的需要,就是肯定生命自身,肯定生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這種主動追求生命價值的自我肯定的精神,使生命個體即使遭遇坎坷,也保持對生命的熱愛。而關漢卿部分劇作中雖有低沉猶疑的情緒,也沒有磨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命價值、生命尊嚴的珍視。

      基于元代獨特的社會背景,關漢卿雜劇中生命意識也更為深沉和現(xiàn)實。元代社會黑暗,關漢卿作為被阻斷晉升途徑的士子,進退無門,社會地位也一落千丈。歷經(jīng)的朝代更替,身份境遇的落差,生存的艱辛,關漢卿對生命困境、生命價值以及對死亡和社會產(chǎn)生思考。因此在他的劇作中經(jīng)常體現(xiàn)出對社會下層人民和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懷。如《竇娥冤》中因還不起債而被賣作童養(yǎng)媳的竇娥,《五侯宴》中被偷改典身文書被迫棄子的李氏,《蝴蝶夢》中無緣無故橫死街頭的王老漢等。關漢卿在他的雜劇中揭露社會黑暗,批判驕橫跋扈的權豪勢要、昏庸的官府和不公的社會現(xiàn)實,贊揚生命個體為了維護自己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做出的抗爭。對于劇作中展示的現(xiàn)實,關漢卿也試圖提出解決的途徑。在他的公案劇和歷史劇中,寄希望于不懼權貴、能匡扶正義的清官和有勇有謀、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這些形象,一定程度上可以為百姓主持正義,洗刷冤屈,使百姓免受戰(zhàn)爭之苦,但仍受限于傳統(tǒng)的封建等級觀念和現(xiàn)實的制度?!逗麎簟分?,包拯欲救王三,卻不能依法釋放王三,而是用偷馬賊代替。斬殺作惡多端的魯齋郎,也要通過冒險篡改圣旨。連清官的代表包拯都受制于封建等級和皇權,何況其他的官員,只能希冀鬼神和夢兆。竇娥靠誓愿的應驗、鬼魂的顯靈來證明清白,李慶安靠神諭洗脫冤屈。關漢卿對社會狀況的關注,體現(xiàn)了其生命意識的現(xiàn)實性;而對未來生命路向的探索,體現(xiàn)了他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情懷,也體現(xiàn)了其生命意識中不可避免的悲劇色彩。

      關漢卿的雜劇創(chuàng)作和生命意識,呈現(xiàn)出鮮明而復雜的特點。一方面,他非常關切下層民眾的生活,深刻揭露社會的腐敗和黑暗,控訴下層民眾受到的壓迫和悲慘命運,贊揚百姓奮起反抗,維護自己的生命和生命尊嚴的行為,寫出了《竇娥冤》《蝴蝶夢》這樣震撼人心的公案劇和《單刀會》《單鞭奪槊》這種慷慨淋漓的歷史??;另一方面,他又張揚生命主體的情感欲望,肯定男女雙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調(diào)風月》《拜月亭》《玉鏡臺》等愛情劇中用不同的筆調(diào)贊頌愛情和世俗的幸福。關漢卿雜劇創(chuàng)作中對生命意識的書寫,對后世的雜劇、南戲,乃至明清小說的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影響。而關注生命本身,高揚人的情感和生命價值這一理念,也催生了以戲曲小說為主要體裁的通俗文學蓬勃發(fā)展。

      猜你喜歡
      蝴蝶夢關漢卿竇娥
      《竇娥冤(節(jié)選)》核心素養(yǎng)導學
      竇娥的三樁誓愿
      關漢卿
      竇娥冤
      戲詞救命
      Analysis on Two Female Figures in Rebecca
      話劇《關漢卿》:半個世紀的歷史回響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論關漢卿《蝴蝶夢》中的審美想象
      戲劇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0:56:42
      攝影作品
      關漢卿巧言脫險
      讀書文摘(2008年6期)2008-06-26 09:40:20
      桐梓县| 绥德县| 疏勒县| 小金县| 紫云| 伊通| 大庆市| 灵武市| 合川市| 洪洞县| 聊城市| 阳朔县| 福鼎市| 疏附县| 团风县| 宁夏| 顺平县| 巴林右旗| 浑源县| 航空| 财经| 海林市| 化隆| 长泰县| 达尔| 奉化市| 沧源| 金秀| 墨江| 克东县| 金华市| 乐陵市| 镇远县| 奉节县| 马山县| 修文县| 永吉县| 宁晋县| 从江县| 石泉县|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