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莞
摘要:如今的社會文化極其多元化,各種思想和文化在高速的網絡時代中產生劇烈的碰撞?,F代青少年的思想在這多元化的時代里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偏激現象,這些與社會主流思想背離的不和諧聲音,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覺與重視。本文就基于班主任視角下培育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淺析討論。
關鍵詞:班主任視角;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前言:國家對于“立德樹人”的道德教育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該怎樣將之有效地貫徹,如何在小學生的心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學校的文化學習滲透經典的內容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經典的魅力能在反復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在其心中碰撞出凌然正氣的火花。
一、將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價值觀
教師在指導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思想,行為,認知等方面為出發(fā)點,從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來組織策劃相關的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執(zhí)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1]。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中多插入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解說或者是一些德育小故事,從這些地方影響學生的思想,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就比如說教師在每周開展班會的時候,就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關于德育培養(yǎng)的小故事短片,就像是《孔融讓梨》這種,教師在播放完之后,可以問學生從這個故事短片里面學會了什么,在抽取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再總結:“《孔融讓梨》體現了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它通過講述了孔融將大的梨讓給哥哥的小故事,告訴了我們應該要學會尊敬長輩,處事大度,不要自私自利。在家的時候,同學們應該做到敬重長輩,但如果是將這個道理推論到學校中,社會之中呢?同學們在學校,在社會上的時候,其實也應該發(fā)揚這樣的精神,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對方才能各自擁有自己的空間,又能在一起友好玩耍。學生尊重教師,教師愛護學生,才能讓學生在將來成為一個更受人喜愛的人。學生在外尊重長輩,能夠主動幫助有困難的老人,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更健全的品性道德,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教師通過動畫短片的形式能夠很好提起學生的興趣,有興趣就能有效地讓學生將自己代入故事中,也就能在各種德育短片中,學會更多,形成更健康的價值觀[2]。
二、多做社會活動實踐,行動養(yǎng)成良好價值觀
實踐活動能夠讓課堂上語言教育變成學生的親身體驗,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主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勞動方面的教育對于學生價值觀的養(yǎng)成也是有很大用處的。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安排相應的勞動作業(yè),從簡單的家里的洗碗,掃地,洗衣服開始,到帶領學生種花植樹的集體活動]。家里的洗碗,掃地,洗衣服這類的家務活雖然小,但是學生在親身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做家務活的勞累,想到父母在照顧他們時的付出,就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養(yǎng)成感恩回報的美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到養(yǎng)老院做志愿服務,志愿者的活動能夠養(yǎng)成學生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而在養(yǎng)老院中也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貴,時間的珍貴,以及尊重長輩的思想品質。
三、從游戲中獲取知識,深入理解良好價值觀
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計劃中,教師也可以組織策劃一些關于價值觀方面的游戲活動,從游戲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價值觀念。就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辯論賽,教師可以就最近比較熱門的價值觀的社會問題來作為題目,就像是“網絡上的評論用語應不應該講究文明和公正?!?教師在提出這個問題后,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正方“網絡用語應該講究文明和公正?!?,和反方“網絡用語不用講究文明和公正?!?。將學生分成兩個隊伍之后,教師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查詢資料,尋找辯論依據,組織辯論語言。在辯論賽中,教師作為一個旁觀者,不參與其中,直到辯論后期,教師可以就學生的辯論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做出相應的總結。教師在總結的時候,需要聯合到學生在辯論中提出到的事例,論據做相應的點評和批判,先以點論點,再到以點概面。就像是“對于剛才反方提出到的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與人互相也不認識,可以在其中釋放最大的自由,言論完全不需要注意這個點,我覺得是不合理的,網絡是虛擬的,但是雙方說話的人是真實存在的呀,同學們都不會喜歡聽到別人辱罵自己,放在網上難道就喜歡了嗎?而且一個人的語言體現到的是人的素質,在網上過于的放縱,傷害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給自己種下了惡的種子,終究會傷害到同學之間以及你周邊的人?!鞭q論賽是最能夠直觀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核心價值觀并且形成良好價值觀的方式。
四、利用榜樣形成競爭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價值觀
對于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巧用榜樣的力量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就比如說教師可以在班上舉辦一些評選“助人模范”“文明之星”等,對于這些的評選依據就可以從任課教師對于班上的學生的感官認知,以及學生之間的投票評選來得出最后的模范榜樣。學生都會有一顆好勝的心,模范的評選就能夠很好地利用到這個心理,在評選中無形地產生一種競爭力,然后在競爭中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道德習慣。教師可以讓模范榜樣在班會活動中發(fā)表相應的演講,就比如說對于獲得“文明之星”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讓學生上臺演講的時候,可以先做一個開場,就像是:“文明是一個人的良好品性之一,它對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影響,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能夠有益于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個人素質,促進學生更健康積極地成長,而對于這次評選出來的‘文明之星也是班上眾望所歸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向他好好學習,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庇瞄_場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認真感受養(yǎng)成良好價值觀的意義。這樣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更加良好的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有關于良好的價值觀的黑板報,就比如說教師可以選擇“樂于助人”作為黑板報主題,在黑板報中,通過樂于助人的德育故事,樂于助人的價值意義來體現出“樂于助人”的主題[6]。
五、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就是祖國建設未來的希望,教師對于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方面應該起到極大的重視,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領悟,并且從中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地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這樣的教育培養(yǎng)對于學生乃至于社會都是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的。
參考文獻
[1]王燕曉,吳練達.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中國特殊教育,2020(01):3-6.
[2]張鴻.書香校園建設中如何融入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文教資料,2019(3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