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常被投訴的背后

      2020-02-02 03:56劉秋英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期
      關鍵詞:同伴交往

      劉秋英

      〔摘要〕三年級的一名小男孩因在學校不斷被同學、老師投訴,出現(xiàn)明顯的行為偏差,在校,擾亂課堂,同伴交往遇阻;在家,親子關系僵化,完全無視父母的教導。為此,家長感到很煩惱,主動帶孩子尋求心理輔導。通過多次親子心理輔導,家長認識并反思自身不良的親子互動,嘗試體驗良性親子互動,親子關系得以明顯改善。之后小孩在學校被投訴的情況明顯減少,同伴關系逐漸實現(xiàn)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親子互動;同伴交往;親子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02-0040-03

      一、求助者基本情況

      小吉(化名),男,9歲,三年級。現(xiàn)階段和父母、姐姐生活在一起。小吉在小學一年級就讀于AA小學,但因上課不舉手就大聲發(fā)言,與其他同學發(fā)生沖突,與老師發(fā)生沖突,漸漸變得不愛上學。因孩子在學校不被接納,不斷收到同學家長和老師的投訴,父母無奈將其轉學。據(jù)家長說,轉學后,小吉仍然不斷地被投訴,家長引導教育無明顯改變,希望通過心理輔導可以改變這種現(xiàn)狀。

      二、求助者主要心理狀況

      認知方面:小吉認為學校的同學不友好,自己平時在課堂上積極表現(xiàn),卻引起同學們的反感和投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對。

      情緒情感方面:小吉感覺到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很難過,自己怎么解釋都沒有用,很失落。常常想念在國外讀書的姐姐,但因姐姐不能時常陪伴,無人傾訴,小吉有些暴躁和不耐煩,對父母的“啰嗦”教導也很排斥。

      行為表現(xiàn)方面:在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隨意插話,打擾其他同學聽課。在家回避與父母的交談,或是與父母頂嘴吵架。

      三、原因分析

      1. 生物學原因

      求助者小吉三年級,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迅速的時期,自尊水平比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2. 社會原因

      (1)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細心呵護,形成了“我都是對的、別人要順從我”的錯誤認知,自我中心傾向較明顯。

      (2)小吉經歷了因無法繼續(xù)與同學、老師相處而轉學這樣一個負性生活事件,自信心受挫,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受到影響。

      3. 心理原因

      (1)錯誤觀念:自我評價較低,認為自己在學校不受歡迎。

      (2)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因經常被老師投訴,回到家被家長訓斥教育。

      四、輔導目標

      短期目標:1. 幫助求助者上課能自控,盡最大可能減少老師、同學的投訴,做一個有規(guī)矩意識的孩子。2.與父母順暢溝通,改善不良的親子互動模式。

      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其自信心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fā)展。

      五、輔導過程

      第一階段:心理評估

      運用系統(tǒng)家庭療法的攝入性談話收集求助者資料,建立咨訪關系,進行初次評估,確定輔導目標。

      第一次是母親陪伴小吉前來輔導室,他面對心理老師有些膽怯,一直跟在媽媽的后面。

      輔導片段

      心理老師(以下簡稱L):你們好!歡迎來到心理輔導室,請坐。(從家庭成員的選座中觀察家庭動力)

      小吉選了一個靠近媽媽的座位坐下。

      L: 我是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請問你們這次來是想咨詢什么呢?(了解每個人的期待)

      小吉媽媽:老師,我小孩上課經常被老師投訴,無法安靜聽課,他經常插話或者和同學講話,我想來了解一下怎樣才能讓他改變?我們已經教導了無數(shù)次,但是都沒有用。

      小吉:你們整天啰嗦。

      L:嗯,那小吉這次來希望和老師聊點什么呢?

      小吉:不是我想來,是我媽媽非要我來。

      L:噢,是這個樣子。那你先去玩玩沙子,我和媽媽先聊聊好嗎?

      (和媽媽了解小吉問題的前因后果,曾經做過的干預以及效果等,評估小吉的問題屬于一般心理問題,有行為偏差。)

      第一階段采用填字游戲和注意力游戲,了解小吉的內心動力以及注意力情況,發(fā)現(xiàn)注意力良好。

      第二階段:走入內心,看見自我

      在這一階段,重點運用沙盤游戲進行輔導。小吉對沙盤和沙具情有獨鐘。在這一階段進行了三次輔導,每一次輔導的沙盤場景既相似又不同。

      第一次沙盤:在選沙具時,小吉來回猶豫,選擇不定,先后選了軍事類的汽車、飛機,還選了動物類的蛇、牛等。沙具擺放雜亂無章,其中蛇有很多頭,呈相互對沖狀,方向不能更改??梢娦〖姆烙€是比較強,有一定的攻擊性,內心的狀態(tài)也是比較紊亂的。

      第二次沙盤:心理老師要求他與媽媽合作完成沙盤。一開始小吉并不同意媽媽參與進來,詢問得知,是不想媽媽干預他的選擇。但經過調解,他愿意和媽媽一起嘗試。小吉這一次在選沙具時淡定了很多,很大膽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沙具。但仍然亂擺一通,媽媽拿的沙具沒有地方可以擺放。媽媽找了一個地方自己擺放,后來兩人擺放的區(qū)域相互干擾,于是發(fā)生沖突。此時,心理老師介入。

      輔導片段

      L:我看到你們好像對對方擺放的沙具以及位置不是很滿意,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小吉:我不喜歡媽媽擺放的東西。

      小吉媽媽:可是我也是可以擺放的?。∧銛[得亂七八糟的,不能擺整齊一點嗎?

      L:小吉,你覺得媽媽是希望你做出什么改變呢?

      小吉:她可能想我給她一塊位置吧。

      L:小吉媽媽,你覺得在玩沙子的過程中小吉希望你怎樣做,這樣大家會更舒服一點呢?

      小吉媽媽:他可能不想我弄他的東西,不干預他怎么擺放,也不把我的東西放進他的區(qū)域吧。

      在這個階段澄清親子互動中的邊界問題,在沙盤游戲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互相侵犯了彼此的邊界,導致對方不舒服。親子互動中,出現(xiàn)不舒服的時候,需要停下來進行調整,了解對方的邊界,在尊重的前提下再繼續(xù)。

      第三階段:親子互動,修復關系

      前面兩個階段的順利進行,為第三階段的關系修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時的小吉已經可以心平氣和地和自己的父母對話了,值得慶幸的是,家庭成員都能加入進來,可以進行家庭輔導。這一階段我設計了互相評分游戲和家庭合作沙盤,進一步鞏固良性親子互動的技巧。分發(fā)給每個家庭成員一份評分表,對表中的兩道題“我心目中的××”和“××心目中的我”進行評分。通過家庭成員相互評定,他們了解到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真實的想法是有出入的,此時通過循環(huán)提問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澄清親子關系中的誤會。另外,家庭合作沙盤時,小吉開始懂得沙盤的區(qū)域有限,屬于每個人的區(qū)域不可隨意侵犯,守住自己的邊界也要尊重別人的邊界。每個家庭成員在小小的沙盤中體驗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關系,把他們的關系投射在一個小小的沙盤中,家庭成員有所感,有所悟。經過幾次家庭輔導,家庭關系明顯緩和,親子互動變得更和諧。

      輔導片段

      L:小吉,你的爸爸給你評了9分,你覺得爸爸為什么給出9分呢?這9分是從哪些方面評定的?

      小吉:可能他覺得我比較善良吧,樂于助人。我在家里會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L:那你覺得還有一分是哪里被扣了呢?

      小吉:可能是我有時候頂嘴被扣分了。

      L:小吉媽媽,小吉給你的評分是9分,這和你預想的一樣嗎?

      小吉媽媽:我很意外。

      L:小吉爸爸,你覺得小吉為什么給媽媽評了9分?

      小吉爸爸:媽媽對他比較溫柔,經常給他做好吃的,也不會吼他……

      在輔導中應用系統(tǒng)動力式家庭治療的評分法,使用循環(huán)提問,使每一位家庭成員更能理解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定位,了解彼此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澄清自以為是的部分。

      六、效果評估

      求助者的自我評估:在學校上課能安定坐穩(wěn),不隨意插話,和同學的關系有所緩和,朋友逐漸增多。在家里和父母的關系更好了,能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同學的評估:小吉變得更友好了,更加遵守游戲規(guī)則。

      老師的評估:在學校自控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也有所提升,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父母的評估:在家里變得更加自律,同一件事情不用反復督促。在與父母交談時也能用心傾聽,平和溝通。

      心理老師的評估:小吉從一開始躲在媽媽背后,慢慢變得開朗活潑起來。交談中變得更加大方,自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感受。在遇到問題時,能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辦法,或是傾聽別人的建議。

      七、輔導反思

      小吉的積極轉變不僅來源于學生自身的調整和努力,更得益于其背后的家庭。父母的努力調整,使得親子互動變得良性而高效。整個輔導過程運用了沙盤和家庭動力治療的技術,對相關技術的運用和把控也是取得良好輔導效果的重要因素??梢妼I(yè)素養(yǎng)和輔導能力是一線心理工作的根本,心理老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東區(qū)雍景園小學,中山,528403)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wèi) 虹

      猜你喜歡
      同伴交往
      我們是兄弟
      當代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同伴交往的關系研究
      幼兒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的研究
      同伴交往
      初中生同伴交往歸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現(xiàn)狀分析
      禮貌教育促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實踐
      兒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
      角色游戲在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
      中學生生命意義感現(xiàn)狀研究
      淺析幼兒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
      丰城市| 新野县| 鄂托克前旗| 抚宁县| 新昌县| 乐山市| 清流县| 五莲县| 特克斯县| 龙南县| 瓦房店市| 安国市| 桓仁| 兴文县| 周口市| 峨边| 新乐市| 沾化县| 安庆市| 东阿县| 天水市| 萝北县| 淳安县| 桐庐县| 许昌市| 阳山县| 山东省| 禹城市| 广东省| 泸州市| 湟源县| 自贡市| 什邡市| 揭西县| 博野县| 三台县| 华容县| 会同县| 于都县| 巫山县|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