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炫利
看到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完整的話,就懷疑智力是不是有問題;鄰家孩子會背唐詩會計算,急了,我家孩子怎么還不會,于是抱回來一大堆關于育兒開智的“紅寶書”,不管是否適合孩子,迫不急待地在孩子身上試驗;看到孩子上小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腦就亮起了“紅燈”:會不會是得了多動癥呀?于是四處求醫(yī)問藥;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經馬上崩緊了,急急網上求詢:我的孩子成績不好,怎么辦呀!我都絕望了!
其實,孩子是千差萬別的,因個性、氣質、智力結構、心理特點等的不同而決定了每個孩子在同一發(fā)展階段各方面的不同。
有的孩子在某方面可能發(fā)展得快些,小荷早露尖尖角,而有的可能屬于大器晚成。就象運動員長跑,起點慢的不一定終點慢,終點接近勝利的也許起點慢,孩子有他自身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象農作物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成熟一樣,拔苗助長只能讓孩子過早凋零。所以不要像故事中的徒兒一樣,去了溪邊一次就下“水不能喝”的結論,只看到孩子目前一時的不出色就貼上“不行”的標簽。
作父母的沒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正是由于這種心疼與憂慮使他們對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無奈與怨恨,因而在生氣時,或孩子不聽話時,這種對上天不公的怨恨就發(fā)泄了出來。這行為,我們作過父母的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它無意間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所以對待有天生缺陷,包括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加耐心和細心,使他們時時感到溫暖和幫助,并且克服和戰(zhàn)勝那些缺陷給生活和學習上所帶來的不利與不便。同時,作為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奮斗的勇氣和增強對生活的信心,還應該更加細心和熱情地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發(fā)揮其長處。
一句話,父母絕不能嫌棄自己的孩子。
孩子生性有喜歡讀書的和不喜歡讀書的,有天生會讀書的和不會讀書的。但父母們總是喜歡用同一尺度去要求孩子,只希望要求自己的孩子會讀書。如果有兩個孩子,則要求兩個孩子個個都會讀書。能夠這樣當然很好。而且這樣的孩子不是沒有。我就認識兩個教師,他們兩家都是兩個女兒。個個女兒都會讀書,不要父母操心勞神,高中一畢業(yè)就都考上了自己選擇的大專院校。但是與同學院的其他教師的子女相比,他們這兩家的子女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是不讀書的孩子,或者是只有一個會讀書的,有一兩個不會讀書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小時候不讀書,不學些知識,將來又能干什么呢?因而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好好讀書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因而父母喜愛會讀書的孩子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事與愿違,許多孩子卻并不懂得這個道理,也不懂得讀書對他們的重要性,卻把讀書當作苦差,不肯讀書,一心貪玩,因為童年本也正是好玩的時候,于是他們上課不聽講,下課打鬧,回家不做功課,不交作業(yè)。在學校里老師批評,回到家里,自然也要受到父母的責罵。孩子一旦有了雙親嫌棄他或不喜愛他的感覺,精神上便會產生不安定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形成隱發(fā)性意識,會發(fā)展成無法彌補的不幸事件。我清楚地記得五十年前讀中學時,我寄居在父親的一位朋友家里。他的一個兒子不會讀書,成績很差,父親脾氣暴躁,常以我為例來羞辱自己的兒子,結果兒子尋了短見。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學會耐心等待,等待公交車的到來,等待下個月再給他買心愛的玩具,家長為什么就不能等待孩子慢慢學會,慢慢領悟?為什么不能多一點信心、少一點失望來給孩子打氣,為什么不能多一點積極、少一點消極來給孩子希望?為什么不能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性急來等待孩子成長?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對于孩子來說,贊賞是心靈雞湯,運用得好,它能激發(fā)孩子的內在動力,引發(fā)興趣,使智力得到提升;能愉快地接受批評,改正缺點;能完善人格和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那么該如何贊賞才能獲得以上功效呢?
一是贊賞要有活動指向性。
兒童心理學表明,年齡越小的孩子贊賞的效果越好。但如果孩子每每嘗試一件事,家長總是空泛地豎起大拇指說,你真棒!你真行!這最多只能肯定現(xiàn)在的水平,而沒有暗示下一步的目標,而如果能在贊賞中帶有某種活動指向,則能使孩子在原有發(fā)展水平上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二是贊賞要有委婉批評性。
陳鶴琴先生說:“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可見,在贊賞中在委婉地批評比直截了當?shù)呐u使孩子更樂于接受。
三是贊賞要有客觀真實性。
有些家長不管孩子的實際水平,盲目表揚,過度夸張,使贊賞顯得虛假、不實在?,F(xiàn)在的孩子心理成熟早,尤其是有了一定判斷力的大孩子,他會從中揣摩父母言語中的真實性,如果贊賞失真,被他識破,贊賞就失去效力。因此,家長更要講究措詞得當,不過份撥高,要能表揚到他心坎上。
每個孩子都不可能樣樣精通,全才全藝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孩子總有他的強項和弱項,對于弱項如何鼓勵贊賞呢?比如,孩子明知道自己美術的不是很好,你也知道他沒有繪畫天賦,但你又不能扼殺他的這項喜好,希望能盡量畫得好些,你可以這樣說:“你的畫雖然比不上人家的好,但比我小時候畫得好多了,其實主要是你自己平時太少練習作畫了,起步較晚,而別人在很小的時候就畫了很多了。如果你現(xiàn)在開始堅持每天作一幅畫,過不了多久,你也和他們畫得一樣好。”
這樣客觀地幫他分析原因,并把原因歸于努力的多寡,就不會失去真實性,又能讓他信服你所說為實,并肯繼續(xù)努力下去,從而也培養(yǎng)了刻苦學習、克服困難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
可見,贊賞也要講究策略和技巧。家長應該盡量少說重復性的、單調的贊賞語言,多揣摩富于變化的、真正能打動孩子內心的贊賞語言,學會這種指向性贊賞、批評性贊賞以及客觀性贊賞。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贊賞的最佳功效,促進孩子各方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