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guān)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
——《鬼谷子》
【大意】
嘴巴,是心靈的門戶。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欲望、思想和計謀都要通過嘴巴這一門戶傳達(dá)出來。所以,嘴巴是捭闔之道的關(guān)鍵,要能控制自己的言辭。
小故事一
裴楷解卦悅武帝
裴楷,字叔則。河?xùn)|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大臣、名士。
晉武帝剛登位的時候,用蓍草占卜,得到“一”,而要推斷帝位能傳多少代,就在于這個數(shù)目的多少。因?yàn)榈玫健耙弧保涞酆懿桓吲d,群臣也嚇得臉色發(fā)白,沒人敢出聲。此時,侍中裴楷進(jìn)言道:“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聽,立馬高興了,群臣都贊嘆裴楷的智商。
而想要做到裴楷這樣,你必須博學(xué)多識,巧言善辯,且善于觀察人。從這點(diǎn)來說,交際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要想使自己在任何人、事、氛圍中都能處于一種主導(dǎo)者的地位,就得像裴楷一樣,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極強(qiáng)的說話技巧以及良好的應(yīng)變能力。裴楷回答的機(jī)智之處還在于,他以“一”的另一種解釋安慰了晉武帝,提醒他要做一個真正的賢君,以使天下清明,百姓安寧。由此可見,裴楷還真是口齒伶俐、聰明過人??!
小故事二
會說話的孫家鼐
中國古代出了好多位科舉狀元,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因?yàn)椴┞剰?qiáng)識而考上狀元的,但也有一些另辟蹊徑考上狀元的,就比如清朝的孫家鼐,他居然因?yàn)檎f的話講到了皇帝的心坎里而當(dāng)上了狀元。
孫家鼐應(yīng)該是古代最會說話的文人了。在“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年代,孫家鼐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自幼飽讀詩書,咸豐元年他參加院試考中舉人,卻在接下來的考試中沒有取得好成績。
孫家鼐目睹哥哥們金榜題名,自己卻落榜了,大家應(yīng)該能想到他的心情該有多糟糕。
可孫家鼐毫不氣餒,那一次名落孫山,他并沒有灰心,而是不斷鼓勵自己,更加發(fā)奮用功。
八年之后,孫家鼐又參加了科舉考試,這一次他過關(guān)斬將來到了最后一關(guān)殿試。
當(dāng)時是咸豐九年,咸豐皇帝命他以大清王朝的興盛寫一副對聯(lián),孫家鼐即興寫下了一副千古絕對:“億萬年濟(jì)濟(jì)繩繩,順天心,康民意,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tǒng)繼羲皇堯舜;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云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p>
相信大家都看出來了,這副對聯(lián)既歌頌了清朝的豐功偉業(yè),又巧妙地把歷代皇帝的年號“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嵌入其中,把咸豐皇帝的祖宗六代都夸了一遍,可見孫家鼐出眾的才華和較高的說話技巧。
咸豐皇帝看后,驚呼“絕妙”二字,便親自把孫家鼐提為頭名狀元。
【拓展延伸】
人生在世,你無法生活在一個孤立封閉的空間里,無論我們?nèi)绾味冗^漫漫人生,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實(shí)現(xiàn)什么樣的人生目標(biāo),都無可避免地要與他人交往、溝通。因此,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也許是人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會說話的人,將左右逢源,如魚得水;不會說話的人,可能會處處受限,寸步難行。
《禮記》語錄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
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
作文評點(diǎn)報·作文素材小學(xué)版202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