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橡樹或松樹可以將一塊花崗巖巨石劈成兩半,甚至長成參天大樹。在“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松樹就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松的種子就是在花崗巖的裂縫中,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fā)芽、生根和成長。這就是神秘的植物力量。
而在松樹的樹根周圍,還布滿著結(jié)殼的巖石地衣。它們伸展的葉狀體深入每一個微小的角落和縫隙中。在地衣交替濕潤和干燥的過程中,與之混雜的微觀巖石碎塊由于膨脹和收縮而變得松散??梢哉f,種子落在裂縫中萌發(fā),大大增強了植物的破巖能力。
在一段大型混凝土污水管道的垂直部分,種植一叢竹子。幾年后,竹子長出了可愛的大肚皮,它真的把下水道10厘米厚的水泥墻給弄彎了,就好像堅固的水泥墻是泡沫塑料做的一樣!
其實,這種“大肚皮”的產(chǎn)生過程,是一種植物組織在密閉環(huán)境下的生長規(guī)律。植物組織在密閉環(huán)境中擴張的過程是指通過滲透和自吸吸水,以及通過細胞分裂導致整體增大的過程。本質(zhì)上屬于木本莖和根急劇增加周長的活動。
自吸其實是水分子進入多孔膠體材料并使其膨脹的一個過程。水是一種極性分子,其氧原子帶負電荷,氧原子兩側(cè)有兩個帶正電荷的氫原子。而當膠體材料含有外露的羥基基團時,即帶有帶負電荷的氧原子和帶正電荷的氫原子時,就會像很多微小的磁鐵一樣,水分子滲透到這些聚合物中,粘附在相鄰水分子的正極和負極上。這種水分子的流入和化學鍵(稱為氫鍵)的凝結(jié)導致細胞壁及其內(nèi)容物膨脹到原來大小的幾倍。
《生命:生物學導論》給出了一個答案。種子的自吸作用可能會產(chǎn)生每平方厘米2.3噸的壓力。當種子吸收水分并膨脹時,導致種子外殼破裂的實際壓力是驚人的!根據(jù)科學家們的研究,膨脹的種子產(chǎn)生的壓力竟然達到正常大氣壓的1000倍。
植物有如此大的能力,其中不乏驚人的破壞力,主要因為植物生長所產(chǎn)生的物理力和吸脹所產(chǎn)生的驚人壓力。有些入侵物種,比如有著巨大的地表根系和分布在地下的根莖的植物,很容易破壞混凝土車道和巖壁。
如果說有一種樹非常適合搗蛋,那非“勒頸無花果樹”莫屬。不論它身處何方,它的強大根系蔓延在石塊之間,都會逐漸將巨大的垂直墻壁變成碎石。根據(jù)著名的新熱帶植物學家的說法,勒頸無花果樹很可能是導致中美洲古瑪雅遺留建筑毀滅的主要植物;在18世紀和19世紀,英法兩國在戰(zhàn)略要地加勒比海島嶼上修建的密閉而結(jié)實的軍事要塞,竟然也被勒頸無花果樹摧毀。
(摘自《大自然探索》 2019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