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江
摘 要:在課程改革深入落實的背景下,教師應以核心素養(yǎng)教育為依托,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并確保課堂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從本質上對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進行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現(xiàn)狀,優(yōu)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促進學生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構成;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3-0076-02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知識學習的啟蒙時期,在這一時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和培養(yǎng),尤其是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突出的學習成果,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提供必要支持??梢哉f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不僅立足當下,還著眼于未來。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觀念,把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作為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并在教育實踐當中總結經驗教訓,歸納教學成果,立足學生實際,對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安排,積極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與拓展。本文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與培養(yǎng)路徑進行探討。
一、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
在語文課堂上,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含不同的內容,下面主要從語文知識學習和情感態(tài)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構成要素。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語文基礎知識面、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語文素質三個方面,三者之間聯(lián)系密切、遷移性強,相互結合和轉化形成語文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能夠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高效的學習和掌握,不斷拓展自身的語文知識面和思維。同時,從語文情意的維度上分析,語文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品格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構成因素。促進學生語文興趣的提升,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學習與積累,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還能夠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逐漸形成高效的語文學習習慣,在多元化的語文閱讀實踐中形成正確的語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完善審美素質和審美品格。通過對核心素養(yǎng)構成因素的分析和總結,可將語文過程性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興趣、語文習慣和語文品格作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六大構成要素,為之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途徑和策略優(yōu)化提供理論保障,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
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語文教師常常選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也就是照本宣科,把教材作為根據(jù)進行死板的講解和闡述,缺乏知識之間的連貫性。同時,僅僅依靠教材內容,無法實現(xiàn)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所以,在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設計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課堂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形成完善的語文知識框架,讓語文課堂更加高效。例如,教師講解“草船借箭”這一成語時,可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對成語的起源和典故進行詳細的分析,引導學生對三國鼎立的時代背景進行充分的認知,進而通過諸葛亮巧用妙計解決自身困境的故事情節(jié)清晰掌握成語的含義。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以造句的形式對成語加以運用,增強學生語言應用素質。最后,教師可以積極運用成語間存在的密切關聯(lián)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如從諸葛亮的角度進行拓展,引導學生依次對“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等成語進行學習和拓展,不斷擴大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通過對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整體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缺少語文學習興趣與動力,不能真正投身語文學習活動,也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受到制約。而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一個重要策略就是關注教學情境的營造,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借助生動有趣的故事,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地開展,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在語文教育實踐中,為了活躍教學氣氛,教師可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學生營造相應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故事內容和題材進行合理篩選,保障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情境中。例如,教師可為學生選擇《烏鴉喝水》寓言故事,采用設置懸念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圖片和相關標注內容向學生提出“烏鴉如何能夠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進而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然后,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學生生動形象地闡述故事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學生在了解寓言故事內容的同時,明白這個寓言故事包含的哲理,讓學生從中受到價值引導和熏陶。而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可激勵學生主動表達個人意見與建議,強化學生間的溝通互動,既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又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
3.開展閱讀教學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所以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語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整體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用示范的方法,將教材課文作為例子向學生講解閱讀環(huán)節(jié)的注意事項和方法,引導學生以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讓學生層層遞進嘗試多種閱讀方法和技巧,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養(yǎng)成標注的習慣,鼓勵學生及時畫出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匯,記錄自身的理解,發(fā)展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互動式閱讀,形成多樣式的課堂閱讀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以問題互動探究和解答的方式,依次得出文章不同層次的含義和內容。教師可通過扮演文章中角色的方式讓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準確的把握,鼓勵學生在朗讀中融入自身真實的見解和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以課外閱讀積累的形式,不斷提升自身對閱讀方法和技巧的靈活運用能力,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4.設計實踐教學活動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理解力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讓學生從理論的角度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達不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結合文章內容,為學生設計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認知,推動學生做出準確的表達,促進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例如,在《畫楊桃》的學習中,學生從理論層次進行理解,難以了解為什么可以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影響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畫楊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展示與發(fā)揮繪畫技能,根據(jù)個人理解描繪楊桃,讓學生以實踐的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還原。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每個同學所展示的畫作進行觀察,觀察是否存在五角星,進而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順利抓住主題思想,增強理解與認知能力。最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再次對課文中的情境和語言文字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到文章語言之美,并對文章的表達方式和結構設計方式進行初步了解,培育學生多角度研究文章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總之,為了保證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構成出發(f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以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利用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課堂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和語文思維能力,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整體性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瑩.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J].教育觀察,2018(24).
[2]成莉蕓.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芻探[J].成才之路,2018(34).
[3]伍涑華.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對策[J].語文建設,2018(33).
[4]梁麗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探索核心素養(yǎng)的學科育化[J].小學教學研究,2018(32).
Analysi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Cultivation?Approach of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Yang Maojiang
(Qijiazui School, Lijiadian Village,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13,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rely on core competence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growth of students and ensur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level,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core competence in essence,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approach of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status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Chinese.
Key words: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composition;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