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
在新建成的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qū),我看到了大衛(wèi)·霍克尼的《更大的水花》。首先吸引我的是高過樓房的兩棵并排的棕櫚樹,尋常的橢圓形樹冠,挨著樹的是一幢樓房,大塊玻璃窗和一整面深粉色墻,玻璃上能看到對面的樓房和大樹等的影像,樓房一面墻的墻根底是一排低矮的草叢,然后看到了畫面中央的淺粉色甬道和折疊椅,樓房、草叢包括折疊椅都只有很小的一點陰影,表明正午、無風。折疊椅上一無所有,甬道和折疊椅前方是一個藍色的游泳池,碩大的水花濺起來高出了跳板,整幅畫的前景是延伸到泳池上方的一個與泳池呈45度角的跳板,米黃色。
這是差不多5平方米多的一幅畫(242.5厘米×234.9厘米),站到它的面前,感覺周圍剎那間都安靜了。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跳板前端泳池上方整幅畫中心的一朵白色水花,有成片的白色,有細如珠玉的白色圓點,有細若游絲的白線,甚至靠近粉色甬道時,揚起的一串藍色水珠。
1990年在《世界美術》雜志上,鹿鐳撰文研究發(fā)現(xiàn),霍克尼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把建筑物、泳池、甬道等都“用畫滾進行了豐富的幾何劃分,每一個區(qū)域涂刷二三層。 著色區(qū)域相互接連,與連續(xù)不斷的同樣的顏色層相反”,唯獨最后花了差不多兩個星期用小筆細畫了這朵水花。這朵存在了一兩秒鐘的水花成為了此幅作品的名字——《更大的水花》——這區(qū)別于1966年霍克尼畫的《水花》 (183厘米×183厘米)和《小水花》 (41厘米×51厘米)兩幅作品。
稍縱即逝的水花在霍克尼手中變成了一座豐碑,后來有人為他拍攝紀錄片時,曾以《大水花》為名。泳池系列作品,更讓他成為在世藝術家中繪畫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紀錄的保持者。而這一次,當他的“大水花”綻放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qū)的開幕首展瞬間就不愁沒有“重頭戲”了。
有人說,霍克尼“用水晶般的藍色水池為美國洛杉磯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特的形象,通過泳池捕捉到了這個城市的時代精英精神:原始、奢華、乏味”。生于英國布拉德福德的霍克尼,家鄉(xiāng)到處是枝繁葉茂的森林,1961年首次去美國觀光卻喜歡上了充滿陽光、泳池的加利福尼亞。1964年以后他定居美國,這一住就是40年。在1964年到1971年間,霍克尼創(chuàng)作了大量以游泳池為主題的作品?;艨四嵩?017年接受CNN采訪時談到,“如果你給它們(指泳池)拍照,它們就會凝固,而如果你用顏料,你可以畫出擺動的線條?!蓖瑫r他解釋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形式問題,如何去代表水、描繪水,因為它可以是任何東西,可以是任何顏色,沒有固定的視覺描述。”
我學會游泳的時候,最喜歡的時刻就是屏息沉入水中,看到湛藍的泳池中光影閃爍,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這時候會非??只?,希望知道水外面的世界怎么樣了。當你探頭出水的剎那,喧囂重新沖到耳膜中,會有一種不真實感掠過心頭,似乎你沉入水中的那個時刻,世界曾經發(fā)生過什么,而你錯過了。意大利當代作家卡爾維諾在分析意大利詩人蒙塔萊的短詩《也許有一天清晨》時指出:“人永遠受后腦欠一雙眼睛之苦。”“他無法驗證當瞳孔向左和向右伸延時,他所能見到的兩個極點之間那個世界是否持續(xù)著?!?“我們團團轉,把我們的視野擺在我們眼前,但我們永遠無法看到我們視野以外的空間是什么樣子的?!?/p>
這幅杰作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讓我想起了我躍入泳池的剎那,驚恐地發(fā)現(xiàn)水底的世界異常安靜,而水池外沒有我的世界一片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