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繼元
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章培恒去拜訪自己的導師蔣天樞。躺在病床上的蔣天樞年事已高,且雙目失明,章培恒來看他,他也沒招呼自己的學生就座。于是,章培恒就一直站著跟蔣天樞聊天。就在章培恒站著跟蔣天樞聊了兩個鐘頭后,蔣夫人回來了,她見此狀,就說:“天樞啊,你怎讓人家站著跟你說話?也不招呼人坐下。”蔣天樞驚訝地說:“怎么?培恒,這么長時間你竟然一直站著的?”章培恒告辭后,蔣天樞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章培恒看起來好像顯得有些機械刻板,呆癡愚鈍。然而,其中潛藏的卻是為人處世的實在和誠懇,以及對師長的敬畏。以敬待人,人必敬之。尊重在暗處,盡管別人一時不知情,但只要你是真心實意地尊敬別人,別人肯定會感受得到。日常交際中,我們對人的尊重,一般都表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下或明顯處,而對人不經意間的尊重,就顯得更加真實可貴了。
西晉時期的大學者皇甫謐刻苦好學,常常挑燈夜讀。他家的對面住著一個也愛看書并睡眠很差的老人,兩家的窗戶正好相對,并相距很近,不但皇甫謐從窗戶射出的燈光照進了對方的屋里,而且,皇甫謐只要稍稍發(fā)出一點聲響,就會吵擾到老人。有一天晚上,皇甫謐聽見老人家不停地發(fā)出動靜,似乎很煩的樣子?;矢χk意識到老人可能被自己打擾了。于是,他找來一塊黑布,不顧暑天太熱,把窗戶嚴嚴地擋了起來?;矢χk讀書到一定時間的時候,便要在屋里來回踱步思考。為了不發(fā)出聲響,他便脫下鞋子,光著腳丫在屋里輕輕地走動。良久,當他再側耳細聽對面老人的動靜時,感覺老人已經安靜入睡了,這才放心。一連幾天下來,老人終于發(fā)現(xiàn)了皇甫謐的舉動,一再向皇甫謐致謝。
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同樣給人尊重,會讓人沐浴一抹溫暖的陽光,收獲的是彼此間最真誠的情感。人際交往中,在暗處尊重人,同樣會獲得他人的尊重。
反之,在隱晦處播種蒺藜,得到的將是一把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