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永忠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yǎng)閱讀興趣一定要從小學開始。小學教師將微課應用到語文課堂,幫助學生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增加閱讀量。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不一,閱讀質量和閱讀理解同樣參差不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語文課知識點繁雜,有的內容甚至比較抽象,閱讀理解能力較弱學生很容易跟不上學習進度,從而喪失學習語文的信心。之所以引入微課教學模式,在于它利用視頻展示講解課本知識,學生在課前預習或者課后復習便于理解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中講解的要點、難點,即使在家也能獨立理清知識線索,課后也可以有目的地鞏固復習。微課教學不似傳統(tǒng)語文教學,只停留在死記硬背層面,它可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里掌握知識點,讓處在閱讀瓶頸期的學生茅塞頓開,讓學生自身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所在,體驗閱讀所帶來的不一樣驚喜。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提高識字數(shù)量和寫作技巧,微課用視頻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枯燥的理論知識,因此小學的語文課堂,尤其是閱讀教學課堂應用微課教學非常有必要的。
利用微課,使語文教師擺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利用微課結合課本知識,合理設計并進行輔助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進度和學習需要,有技巧地設計微課內容。微課視頻時間不宜過長,盡量簡短,盡量延長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而且教師播放微課視頻也要選在恰當時機,這樣不僅拉回了學生開始分散的注意力,還可以便于學生再次理解和記憶。
微課視頻使聲音和圖像結合,圖像直觀生動,聲音深入人心。例如講解古詩《春曉》,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小學生單看字眼對“曉”和“啼鳥”會難以理解,教師設計視頻時候可采用動畫,畫面內容為一個人起床后看到窗外天已經亮了,還伴隨著各種小鳥叫聲,教師可在旁加以解釋“曉”就是天亮的意思,“啼鳥”就是小鳥鳴叫的聲音。直觀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朗讀方式確定詩詞的感情基調。古詩詞配上有節(jié)奏的朗讀,有韻味的古琴音樂,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和節(jié)奏感可以挑動學生們的聽覺神經,讓學生享受聽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也會跟著一起朗讀,甚至背誦。有的學生普通話發(fā)音不標準、或者咬字不清晰,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糾正,課后通過反復多聽多看微課視頻,學生還可以進行自我糾錯。
朗讀不是平淡乏味的讀,而是帶著感情色彩的讀,所謂聽者傷心,聞者流淚,說的就是朗讀帶來的魅力。朗讀也是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置情景,融入感情有聲朗讀,不僅拉近師生距離,教學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進行《趙州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各地橋梁外觀形狀,橋梁在我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橋梁種類、橋梁歷史、橋梁建造原因等,在學生討論過程順其自然轉到課本內容的學習。在微課教學過程,教師通過有感情、有層次的朗讀,引導學生思考文章表達中心思想、主旨,讓學生理解趙州橋不僅是古代人民智慧結晶,還是我國橋梁史上的典型代表。
新課標背景下,學習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不可替代的引路人,語文教師的個人能力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效果,因此加強語文教師業(yè)務培訓、技能培訓,發(fā)揮微課最大作用,對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比如學校舉辦院校教師合作交流會,讓各學校的教師互相交流教學思路、切磋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學校不定期組織微課教學培訓,幫助小學語文教師熟練掌握PPT、FLASH 等軟件技術,幫助教師學會制作高質量微課視頻,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
課本知識是靜態(tài)無聲的,換成微課視頻則動態(tài)有聲,容易吸引小學生目光和注意力。比如學習《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時,教師可以連同播放《亡羊補牢》、《掩耳盜鈴》、《負荊請罪》等類似成語的故事,啟發(fā)學生對成語故事的思考,還可以無形中提高學生閱讀量和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不僅是字、詞、句積累的有效途徑,還是提高學生寫作技巧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單一乏味的閱讀教學很難挑起學生閱讀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觀念,科學合理地運用微課這種獨特新穎教學模式,實現(xiàn)寓教于樂,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