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紅
教學樓后面, 是學校的怡情園, 這里有花花草草, 還有繁茂的大樹。 雖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地方,一片有大自然氣息的寶地, 常來這里的孩子卻不多。
自然之美, 似乎屬于中年、 老年。 似乎在那個年齡, 才有一份心境與它共鳴。 孩子們的世界, 在游樂園, 在電腦、 手機, 在書桌邊。繽紛喧鬧, 難有恬淡怡然。
可是, 怡情園這塊地方卻是我和班里孩子的心靈花園。 我十多年的觀察課, 就在這里; 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怦然心動, 就在這里。 離開了童年的孩子們念念不忘的舒展與快樂, 也與它密切相關。
新接一個班, 我沿用慣例帶孩子們去。
出發(fā)前, 我給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 敞開自己的感官, 去聽去聞, 去觸摸, 去感受怡情園的氣息, 然后重點觀察2 種你感興趣的植物或景點; 為了感受更到位, 靜心觀察的時候, 不要跟同學講話。
孩子們很快就到怡情園了, 如我要求的那樣, 站在大樹邊的, 趴在石頭上的, 在草叢邊的, 三三兩兩的觀察。 有的孩子安安靜靜地站在樹叢邊寫寫畫畫。
一雙雙稚嫩的手觸摸著樹干那粗糙的表皮和溝壑般的裂縫, 樹叢中那光滑的葉片, 天鵝絨一般的紋理; 那一雙雙眼睛看著層層疊疊的花瓣, 在微風中搖曳的枝丫, 那洋溢著綠色中的一團跳躍的紅色; 他們敞開著感官, 讓自然的氣息流過心底。 由此驚喜驚訝于這些平凡中的奇妙, 然后拉開他們和自然親昵的序幕。
丁丁在樹叢中特別入迷。 他鉆進樹叢里, 一會兒用手摸, 一會兒用鼻子聞, 忙個不停。 看見我, 他就興奮地拉著我的手: “老師, 快看! 這里有桂花, 和我們中秋賞月時聞到的味道一樣!” 我跟著他過去, 在一片綠樹叢中, 真的藏著小小的淡黃色桂花。 花香已經(jīng)很淡了, 它在小手掌上, 顯得很清雅。他做出猴子般生動的表情, 讓我?guī)兔ε南滤瓦@好看的桂花。
那片草坪上, 小濤、 小穎、 小軒等同學蹲在地上, 忍不住叫起來: “哇! 含羞草!” 他們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在含羞草上, 看含羞草一點點收攏。 那一片含羞草就收縮了一片。
這么大片的含羞草, 一起羞羞地收攏, 我竟是第一次看到, 不由得贊嘆這個名字實在形象生動。
“老師, 快看, 這個小果子居然炸開了!”
這一聲喊, 仿佛炸彈的聲響,把孩子們都吸引過來了。
果真, 一顆綠色的小果子被小小雅的手一捏, 馬上就綻放出芥子大的籽粒來。 “砰砰!” 孩子們開始為它配音。 那最外一層的果皮, 就卷成了花。 太有趣了! 這個小果子一會兒就成了 “小明星”, 吸引了一群孩子過來觀看。
我們似乎看到了它炸開后在地上生根的模樣。
“老師, 這里的葉子中間長出了紅辣椒! 摸起來是硬的呢!”
“這里有石頭花! 天哪, 它居然從石頭地里長出花來。 它是植物中的 ‘豬堅強’!”
“三葉草的花瓣好像愛心耶!”
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似乎像爆米花一般綻開。
半個多小時過去了, 孩子們三三兩兩地沉浸在各種發(fā)現(xiàn)的快樂中, 在這綠色的怡情園中流連, 放松, 愜意。
眼看下節(jié)課還剩二十分鐘, 我讓孩子們回到教室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丁丁說: “真的, 來到這里心情就放松多了。 我覺得在那里可以把煩惱什么的都放下, 然后去探索, 去觀察, 去贊美?!?他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用手比劃, 語氣鏗鏘,表情嚴肅認真。 看來這是他切身的感受。 這個看起來學習不大上心卻很聰明的孩子, 居然有這樣的感悟, 真沒想到。 贊美這個詞從他口里說出來, 我有說不出的感動。
才女小澄站起來說: “這次我在怡情園發(fā)現(xiàn), 美就在我們身邊。平時我們經(jīng)常走過這里, 但沒有注意過他們的樣子。 真沒想到, 這些平時一點不起眼的花花草草, 仔細去觀察才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好美! 大自然真的好奇妙! 小蘑菇呀, 樹葉呀, 他們身上的紋路都很精致,很有意思?!?/p>
小澄說完, 大家都點點頭。
小雨是個學習很費力的孩子。他說: “我真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我今天看到一個小果子輕輕一捏, 他們突然炸開了。 我就在想, 手榴彈是不是模仿這個原理制造的呢? 你看, 一落地, 就砰的炸開了!”
他的話贏得更熱烈的掌聲。 大家實在想不到, 他居然有這么有趣的聯(lián)想和發(fā)現(xiàn)。
還有幾個孩子說到了他們觀察到的花、 野果子, 描摹得很細致。不得不贊嘆, 觀察的奇妙作用——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細微更奇妙的植物世界。
這樣的觀察會不會在他們的心底激起漣漪? 會不會讓他們流淌出詩意的感受? 我播放起輕柔的音樂, 讓孩子們在音樂中自由抒寫。
被大自然熏染過的小腦袋們,在音樂的伴奏下, 筆底能流淌出詩句嗎?
幾首完全沒想到的原創(chuàng)詩誕生了——
美
曾麗鈺
有一種美, 是大自然的氣息,
是含羞草閉眼的一瞬間
是小炸果跳躍的歡快。
是澤蘭淡雅的幽香。
是野蘑菇傲然的挺立。
有一種美是全身心的投入
在草叢中央的溫馨……
有的孩子在觀察后竟寫出了哲理詩——
小小的紅葉
劉科爾
有一片葉寶寶
滿身通紅
在綠葉中格格不入,
受盡他人嘲笑。
紅葉既羞又躁,
不知自己美妙,
他用盡渾身解數(shù)
想讓自己變?yōu)?“大眾”
他的小腳開始翻綠,
他感覺身體有了動力,
他很開心
在他的努力下,
他成為了一片
單調死板的綠葉。
幾個平時不起眼的男孩寫到了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 “蒼耳媽媽把孩子悄悄地掛在動物身上, 跟著他們一起去旅行” “爆炸果媽媽把孩子扔向四周, 讓它們在土里自由成長” “你就像害羞的女孩一樣,別人碰到了你, 你就會關上自己的心房” ……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 完全只是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就寫下的詩歌。沒有可借鑒的詩歌樣本, 沒有老師的層層引導, 他們卻寫出了盎然的生趣。
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 孩子大腦中的線路是不是就打開了, 孩子們大腦中的連接是不是就開始了? 我想是的。 創(chuàng)造就是這樣誕生的。
愿大自然這部激動人心、 永不謝幕的戲劇, 每一幕都在孩子們的心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