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墮民的多神信仰

      2020-02-24 18:20:33謝一彪
      關(guān)鍵詞:花轎財神菩薩

      謝一彪

      (紹興文理學院 越文化研究院,浙江 紹興 312000)

      有關(guān)墮民的信仰問題,目前尚無論著予以探討(1)關(guān)于墮民的宗教信仰,唯有俞婉君在《紹興墮民》中,提及墮民為從事趨吉避邪的巫術(shù)活動更加靈驗,信仰煞神和玄神。。墮民是否有信仰?墮民信仰哪些神靈?墮民與漢族其他民眾一樣,屬于多神信仰。墮民信仰老郎菩薩,乃是因為墮民大都以演奏音樂和演唱戲劇為業(yè),屬于行業(yè)神崇拜。極少數(shù)墮民信仰基督教,大多數(shù)信仰佛教,以及眾多的道教神祇,紹興墮民崇信“煞神”、五顯和財神,寧波墮民將瘟神作為自己的保護神。

      墮民的佛教信仰

      基督教傳入中國后,也有墮民信仰基督教,但極為少見?!笆耸兰o的紹興,皈依基督仍與以往一樣輕視墮民,羅馬天主教傳教士們說中國的基督徒不允許墮民洗禮。”[1]嵊州市三界鎮(zhèn)割雞山村和上虞區(qū)東關(guān)鎮(zhèn)彭家堰村均為墮民村,有幾戶基督教徒。信仰基督教的墮民遭到其他墮民的諷刺,譏為“吃的墮民飯,念的外國經(jīng)”,乃至說他們?yōu)椤俺缘闹袊?,放的外國屁”。民國時期,浙東的李牧師收養(yǎng)了一位十六歲的墮民女子作為“寄女”,給予其親生女兒一樣的待遇,連稱呼也換了,這在平民看來,實乃“大逆不道”的舉動。但李牧師備受平民尊敬,未便對他加以粗暴地干涉,于是,乃派出“代表”進行交涉:以雇傭墮民女子作為婢仆理所當然,但不能給予平民待遇。李牧師回復:“我是來傳教的,我不看見她的肉體,只想拯救她的靈魂。這靈魂原是不分中外的,也不分平民與惰民?!比欢?,李牧師的所謂“宗教解釋”尚未說完,已使具有“習慣見解”的平民不滿,最后“代表”干脆威脅說:“你要拯救她的靈魂是可以的,但不能恩待她的肉體,要是再將她當做女兒看待,我們便要燒教堂了。”[2]李牧師為了保住教堂,被迫做了讓步。外國傳教士在中國的教徒中灌輸西方“天賦人權(quán)”“人人平等”的思想,但平民對墮民的歧視根深蒂固,積重難返,對此不以為然。

      墮民信仰由印度傳入早已本土化了的佛教以及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紹興城區(qū)三埭街前廟位于學士街(即前街),故名“前廟”。廟內(nèi)塑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如來佛,還有眼光娘娘、朱天菩薩。后殿中間有一佛龕,正中坐著“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還有藥王菩薩和包爺爺菩薩(墮民傳說包拯封了神)。前廟住持(即方丈)姓阮,有六十多歲。陳順泰回憶墮民對佛教的虔誠信仰:“每逢菩薩生日,我都要隨祖母去前廟‘宿山’,有許多老奶奶手提香籃,內(nèi)放念佛珠和吃食點心,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后殿,圍坐在菩薩周圍。從晚上六七點開始,她們坐下來,隨著木魚和銅磬的節(jié)奏,有板有眼,有腔有調(diào),虔誠地誦經(jīng)念佛。念到晚上十二點左右休息一會,各自拿出帶來的吃食點心,既有糖果,也有糕餅,互相贈送,共同分享,也有人前來了還‘愿心’,送來很多食物,分給念佛老太太,此舉謂之‘結(jié)緣’。然后,再接著念下去,一直念到第二天東方魚肚白才能結(jié)束,大約凌晨五點左右,謂之‘宿山’?!?2)陳順泰訪談錄,2015年3月2日。每年四月半,乃傳說中的佛祖得道升天之日,前廟燈火輝煌,香火繚繞,善男信女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老和尚頭戴地藏帽,身披袈裟,率領(lǐng)二十多位僧人,虔誠地做著“大法事”。大殿門外貼著一張寫滿榜文的大黃紙,后殿則坐滿三埭街的念佛老太太。1982年,前廟不慎起火,被付之一炬。

      三埭街還有三座尼姑庵,即三休庵、靜休庵和永福庵。三休庵,又稱三秀庵,位于唐皇街二十號,唐皇街東面,五顯閣附近,西傍韓家臺門,東接天妃宮。該庵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三休庵清靜優(yōu)雅,平時庵門緊閉,唯有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個觀世音菩薩生日,才有外來的尼姑以及居住在三埭街附近念佛老太太前來“宿山”念佛,誦經(jīng)拜佛。靜修庵位于學士街,前廟的左邊,坐北朝南,庵寬約十米,青灰色的外墻,中間兩扇漆竹柵門。陳順泰回憶:“靜修庵還有一尊特有的‘沈萬山’菩薩,‘沈萬山’菩薩開光那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還欣喜地領(lǐng)到了一支‘開光筆’(毛筆)。后大殿還坐著一些不知名的菩薩?!膘o修庵住持是姓鐘的尼姑,四十多歲,矮小的個子,長得很秀氣,帶發(fā)修行,長著齊耳的長發(fā)。平時為人熱情,辦事也較干練?!懊糠昶兴_的三個華誕,三埭街的念佛老太太都會自動地前往靜修庵念佛‘宿山’。”(3)同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民政府給全市尼姑及和尚分配工作,靜修庵也被騰空。靜修庵一度成為紹興大班戲劇工會、紹興戲劇改進協(xié)會的辦公地點。三埭街還有一座永福庵,永福街即因永福庵而得名?!按筌S進”期間,永福庵成為居民食堂和會場,桌子整齊劃一,排列成行。白天,用膳的人熙熙攘攘;晚上,燈火輝煌,濟濟一堂,學習政治,討論生產(chǎn)。“東風業(yè)余文工團”也常在永福庵排練,鑼鼓鏗鏘,粉墨登場,所有過去上過臺的紹劇藝人,都上臺表演。

      墮民的財神信仰

      墮民信仰眾多的道教神。財神顧名思義,乃掌管財富之神,俗稱“財神爺”。趙公明乃中國民間財神,有“正一玄壇元帥”的神號,民間也稱“趙公元帥”或“趙玄壇”。紹興“武財神即趙公明,或稱趙公元帥、趙玄壇。相傳秦時于終南山得道,能夠驅(qū)雷役電,去病禳災(zāi),買賣求財”[3]208。趙公明因為面龐黝黑,手執(zhí)鋼鞭,身跨黑虎,完全是個武將模樣,所以譽為“武財神”。三埭街“內(nèi)奉玄壇神,不知何意”(4)參閱《諸暨社會現(xiàn)象》,見《諸暨民報五周年紀念冊》,1924年。。三埭街玄壇殿建于唐皇街老郎殿隔壁。 “玄壇菩薩亦名‘趙公元帥’‘武財神’,或叫‘獲虎山神’。每逢三月十五日,乃趙公元帥的圣誕日,位于唐皇街的玄壇殿門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梨園子弟手捧香燭,前呼后擁,熙熙攘攘,前往玄壇殿朝拜。手捧香籃的念佛老太太三五成群,陸續(xù)來到玄壇殿內(nèi),前來誦經(jīng)念佛。”(5)陳順泰訪談錄,2015年3月2日。玄壇殿由“茂源外公”管理,他辦事認真,熱心公道。紹興臘月最重要的祭典,莫過于“祝福”,俗稱“請大菩薩”,也稱“請祝福菩薩”。“實際上這位菩薩就是財神?!盵4]31“祝?!钡娜兆咏橛谂D月二十四至二十八之間,以二十五日為最盛。紹興人稱為“廿五夜”,但正規(guī)的“祝?!睉?yīng)在“廿五夜”深夜,已是二十六日?!白8!蹦耸敲繎羧思易盥≈刈顕烂C也最認真的祭祀大典,墮民也不例外,豐儉不一。凡在拂曉前進行,稱為請“勤儉菩薩”,而在黃昏進行,則稱為請“懶惰菩薩”。墮民婦女準備“三牲”(肉、閹雞、鯉魚)或“五牲”(肉、閹雞、鵝、鯉魚、羊羔)“福禮”,祈求明年好運連連,平安吉祥,財源茂盛,萬事如意。陳順泰如是說:

      請“大菩薩”也有勤儉、懶惰之分,前半夜(十一點之前)請“懶惰菩薩”,說明主人熬不起夜。十一點以后半夜子時起,屬于第二天,證明主人能熬夜,因而稱為請“勤儉菩薩”。男當家以及兒子、孫子請“祝福菩薩”之前,都要沐浴更衣,以示虔誠。請“祝福菩薩”的供品也頗為講究,由于供品眾多,需用兩張八仙桌拼合成直的長方形,桌板的橫線要朝外,喻義得“橫財”。桌子前沿圍上桌圍,擺上一大一小兩副燭臺,分別插上一對斤通和四兩頭蠟燭作為幫燭,大蠟燭臺上掛上一副錫箔糊成的大元寶——太寶。桌子正后方擺一塊長方形的燒紙,燒紙插上印有菩薩畫像形似牌位的“馬張先師”,前面擺三盅茶、六盅酒,八盤或四盤水果,當中擺三到五盤福禮,全是雞或鵝的內(nèi)臟,盛在福禮內(nèi),腸子用紅筷盤繞,插在家禽上。福禮旁還要放上一小盤鹽、一小盤豆腐干;還放上雞和鵝的血,一把菜刀擺在福禮旁邊;另加一盤粽子,一盤年糕,凡是白色供品,必須貼上紅紙剪出的紙花,以示格外喜慶。一切擺設(shè)妥當,家中男性穿上新長衫、新鞋和新襪,婦女必須回避。拜菩薩必須由里朝外躬拜,長輩先拈香四跪四拜,按長幼輩分依次照樣躬拜,然后焚化經(jīng)佛,焚化之時,必須用火鉗迅速鉗一只“大元寶”,放到盛米的米桶邊,意在討個彩頭——揀個“大元寶”進門。最后,將福禮中的家禽舌頭割下,拋向屋瓦,喻義為讓“瓦將軍”分享供品,讓鄰居之間無口舌之爭。請好“大菩薩”,全家人圍坐一桌喝酒吃肉,用雞汁湯燒年糕,吃在嘴里,其味道極為鮮美,紹興人謂之“散?!?。(6)陳順泰訪談錄,2015年3月2日。

      后廟為三埭街的土地廟。土地,古稱“社神”,俗稱“土地菩薩”“土地公公”,傳為管理一方土地之神,能佑莊稼,防御災(zāi)害。后廟成為墮民的“公共祠堂”?!胺彩侨そ志幼〉睦鎴@子弟,每逢‘好日’(結(jié)婚)人家的三朝之日,新郎和新娘必由親戚或長輩陪同,一路吹吹打打,前來后廟‘上廟’,就是來向當方土地拜祀、敬香、燒佛,以示注冊戶口,求得神靈保佑一生平安。同樣,三埭街死了人,也必須到此廟來燒‘廟頭紙’,表示向神注銷戶口?!?7)同上。三休庵隔壁還建有天妃宮,為道教祀奉的航海保護神。天妃乃媽祖,又稱天后、天上圣母?!跋鄠魇歉=ㄆ翁锶耍宕}王統(tǒng)軍兵馬使林愿第六女林默。有老道士玄通,以玄微秘法授她,使其能驅(qū)邪救世乘席渡海,云游島嶼。”[3]209三埭街的天妃宮,青灰色高圍墻,寬約二十多米,中間有石制門框和門檻。二扇寬厚黑漆大門,石門檻很高,門前鋪著三檔石梯。宮殿呈橫闊形,殿內(nèi)長約十米,青石板鋪地??缛胧T檻,有一座石臺,石臺上設(shè)有坐南朝北的佛龕,龕內(nèi)椅子上坐著天妃娘娘,頭戴滿頭彩珠的小鳳冠,身穿霞帔。整座宮殿,僅天妃娘娘一人,并無其他菩薩。殿西首有木扶梯可以上下,樓上通道可直通各間臥室。天妃宮原有一賴姓老孀女管理,稱為“唐外婆”,為人十分和氣。天妃宮于1989年拆毀,現(xiàn)新建為唐皇苑小區(qū)。

      墮民的煞神崇拜

      墮民聚居區(qū)三埭街“塑有‘煞神’”(8)參閱《諸暨社會現(xiàn)象》,見《諸暨民報五周年紀念冊》,1924年。。據(jù)學士街墮民遺老嚴婉君介紹:“對于供奉的煞神,墮民們只能看,不用跪拜,不用點香,也不供祭品?!盵5]141三埭街的煞神像直到“文化大革命”才被搗毀。煞神乃中國傳說中的“兇神”。相傳人死后,靈魂必返生前的家里,稱為“轉(zhuǎn)煞”?!稗D(zhuǎn)煞”之夜,死者的靈魂在煞神的監(jiān)視下回家探視,如果家人辦喪事未盡哀情,將惹怒煞神,降下災(zāi)禍。因此,死者家屬都小心翼翼設(shè)宴“接煞神”。據(jù)《越諺》記載,煞神為“人首雞身”?!吧飞瘢怂辣厝缙谥?,犯之輒死,有‘雌煞’‘雄煞’之說。俞文豹《吹劍錄》載唐太常博士李才喪煞說,名同語異?!盵6]墮民認為煞神乃是大鳥,陳順泰回憶煞神形似大鵬鳥。民間“轉(zhuǎn)煞”的儀式頗為復雜。“其神人首雞身,遇之沖死,依期由喪家灶囪而下,兒子避宿柩邊,道士念經(jīng)靈前,房灶皆設(shè)祭,往往祭肴吃動,灰倉有爪印,磴殮時浴水處起閷,戌來子去。道士左執(zhí)雄雞、簸箕,右敲秤桿逐之,兒孫遂各歸寢?!盵6]喪家雇三五個僧道到靈柩前誦經(jīng)、唱戲和“解結(jié)”。時至三更,僧道吹奏樂器“哱螺”,以秤桿敲擊白公雞,迫使公雞受驚而啼,以助長陽氣,驅(qū)走“煞神”?!吧飞瘛币詾樘煲汛罅?,急忙牽了“死者魂”而去。

      墮民喪事活動中沒有“回煞”,平民則有“轉(zhuǎn)煞”習俗。民間流傳甚廣的傳說,則是“千秋太子”(唐玄宗三子李享)在三埭街剪燭讀書,“煞神”前來騷擾,被其驅(qū)趕。“據(jù)說千秋太子原是小白臉,在明真觀學習時,有一天晚上,千秋太子正在書房讀書,一只‘眚神’(形似大鵬鳥)飛入明真觀,騷擾千秋太子的學習,還抓破了其書本。千秋太子怒不可遏,將‘眚神’逐出書房,卻不慎被其抓破了臉,血流滿面,頓時成了紅臉。千秋太子十分氣憤,怒斥‘眚神’:‘從今以后,不準你再來此地!’‘眚神’自知闖下大禍,從此不敢再飛入三埭街,所以,三埭街死了人,就沒有‘轉(zhuǎn)眚’的習俗?!?9)陳順泰訪談錄,2015年3月2日?!吧飞瘛辈簧髯テ啤扒锾印钡哪?,千秋太子禁其再入三埭街,所以三埭街人死后無須“接煞”。三埭街墮民之所以沒有“回煞”的習俗,另一版本的說法,乃明太祖朱元璋在三埭街剪燭夜讀,遭到“煞神”騷擾。墮民另傳:“明祖初起,宿此,剪燭讀書,煞神過燭滅,太祖怒,因令神不得入坊,故其民塑像奉之,俗至今人死后無接煞事也,其他風俗無異于民家。”(10)同注①。明太祖怒斥其不得入內(nèi),從此三埭街人無須“轉(zhuǎn)煞”。

      紹興還有所謂“花煞”,乃是女性“煞鬼”,專找新娘做替身,由墮民“搜轎”予以驅(qū)逐。這是一種專門喜歡在結(jié)婚時作弄人的“兇鬼”,與結(jié)婚者并無親屬關(guān)系?!痘ㄉ肪怼酚涊d新娘被搶,在花轎內(nèi)自殺,成為“花煞”。為了防止“花煞”作祟,依例要由“老嫚”舉行“搜轎”儀式。周作人如是說:“關(guān)于紹興花煞的傳記我實在知道得太少。我只知道男家發(fā)轎時照例有人穿了袍褂頂戴,拿一面鏡子、一個熨斗和一座燭臺在轎內(nèi)亂照,行‘搜轎’儀式。這當然是在那里搜鬼,但搜的似乎不是花煞,因為花煞仍舊跟著花轎來的,仿佛可以說凡花轎必有其花煞,自然這轎須得實的,里邊坐著一個人。這個怪物大約與花轎有什么神秘關(guān)系,雖然我不能確說;總之男女居室不用花轎便不聽見有什么花煞,如搶親,養(yǎng)媳婦,納妾,至于野田草露更不必說了。”[7]204“搜轎”分兩次舉行。男家花轎出發(fā)前,“主顧老嫚”舉行“搜轎”儀式,用點燃的燭臺和一面銅鏡朝轎內(nèi)照射,還要用點燃檀香的熨斗熏轎?;ㄞI抬到女家,新娘上轎前,“送嫁老嫚”也要再次舉行“搜轎”儀式,以驅(qū)逐“花煞”?;ㄞI從男家出門后,并不馬上抬到女家,而要先繞來繞去,經(jīng)過“五福”“大慶”“福祿”“萬安”和“長安”“寶祐”這六座橋后再抬到女家。紹俗結(jié)婚大都在冬季,遇到“大好日”滿城都是花轎??墒腔ㄞI與花轎不得覿面,路上聽到對面有吹打聲,雙方都轉(zhuǎn)換方向引避。所以,花轎過橋必放銃,轉(zhuǎn)彎必鳴鑼,前進必奏樂,肩頭燈的兩個行郎乃是向?qū)?,聽到前面有聲音,必須依聲決定引避的方向。不論路途遠近,花轎中途均不得逗留?;ㄞI與花轎不得相撞,也是擔心對方“轎煞”作祟。

      墮民的五都菩薩信仰

      寧波墮民將瘟神奉為自己的保護神。五都菩薩乃“五瘟神”,或稱“五疫”“五瘟使者”,為神話傳說中主司瘟疫之神?!鞍炊忌裣?,謂之五都元帥,明州通祀。鄞縣志引周志云:祀五方治疫之鬼。張元伯、劉元達、趙公明、鐘士秀、史文業(yè),賽之以逐疫也?!盵8]“五瘟”古稱“五厲”,由來已久。道教將其衍化為在教瘟神。五都菩薩乃主管散布烈性、急性傳染病的神祇。其傳播疾病來勢兇猛,后果嚴重,常人無能為力,遂起恐懼之心,奉若神明,祈求開恩,瘟神崇拜于是大為流行,也成了寧波墮民的守護神。“墮民的節(jié)日是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傳說這天是都神殿的五都菩薩生日,五都菩薩是專門保佑他們的。為此天門下的墮民以五都菩薩的生日認作自己的節(jié)日。這一天,大家誰也不出門奔腳埭,而是傾家出動,聚集都神殿,吹拉彈唱,像過年一樣熱鬧?!盵9]1818舊時江南各地都有紙船明燭送瘟神之俗。

      慈溪五都菩薩的生日是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日,也是墮民的節(jié)日。“人們的節(jié)日其實不是墮民的節(jié)日,他們只是節(jié)日的陪客,陪東家樂,逗東家笑,以此獲得一些賞物來維持生活。只有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那才是慈城墮民節(jié)日,那天是五都菩薩生日。天門下只有一座都神殿,殿內(nèi)五都菩薩一年四季保佑著墮民們平安,五都菩薩的生日,大家當然要慶賀、熱鬧一陣了?!薄把輵蚴桥f時最隆重的慶賀形式了,三天三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反正演員是現(xiàn)成的,墮民們凡敢開口唱的,個個是天才的歌唱家,敢動手拉的,也就是個演奏家。臺上演戲的與臺下看戲的,大多是一家人,那個相公生得真英俊,是誰家的?那個演黑臉包公又是誰?母親聞知是自己的兒子,可她仍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化了裝的孩子上臺,常讓臺下看戲的母親看走眼,這樣鬧出許多笑話,至今老年的墮民仍記憶猶新,這是天門下的居民最快樂的時光,大家似乎忘記了生活的艱辛,忘記了人們的歧視,可惜這樣幸福的時刻往往是短暫的?!盵10]103寧波作家王靜以栩栩如生的文筆,再現(xiàn)了墮民演戲慶賀自己的保護神——五都菩薩生日的情景。

      慈溪建有都神殿,每年四月中旬都要舉行五都菩薩的廟會,又稱“賽都神會”或“四月半會”。光緒慈溪縣志記載:“四月賽都神會,以望后至月盡日止。卜日舁神像,導以儀仗,金鼓臺閣,巡城及近城鄉(xiāng)里,謂之四月半會。所經(jīng)由盛設(shè)牲禮,張燈,召優(yōu)人逆祭,謂之酌獻。各鄉(xiāng)則以二月望至三月望賽社會。北鄉(xiāng)有龍神會,臺閣尤盛,有高至三丈者,謂之高臺閣。率十年一會,會以秋冬之交?!盵8]寧波墮民聚居區(qū)也建有供奉五都菩薩的八旗殿,并舉行迎五都菩薩外出游行的“都神會”?!皩幉ㄎ鏖T內(nèi)有八旗殿,供奉五都元帥,隨從之八大人為行子弄、三眼橋兩處愚民所信奉,近因行子弄一帶居人皆患瘟疫,遂議于本月廿一、廿二等日奉八大人出巡,所需經(jīng)費向各戲班中捐募。聞已捐集洋蚨數(shù)百元,置備會中陳設(shè)各物,以不義之財作無益之舉,適以見其愚而已矣?!盵11]行子弄和三眼橋均為寧波墮民聚居區(qū)。自四月十一至十三,歷時三天,迎五都之神外出游行,故又名“都神會”。又稱“四月半廟會”。因都神殿與東岳宮為鄰,故廟會由東岳宮道士主持。都神會設(shè)總柱,負責組織指揮“四月半廟會”。廟會先迎神出殿至營教場,五個會社相聚,再開始迎神賽會。賽會隊伍在前,沿途表演會器,徐徐前進。神轎斷后,按既定程序沿街爵獻。置辦的會器有銃炮、頭牌、月鏡、硬甲牌、旗鑼、火籃、肉身燈、大令旗、抬閣、鼓亭、紗船、舞龍、舞獅、白象、彩馬、十番曲、九蓮燈、打秋千、踏高蹺、跑馬燈、車子燈、大頭和尚、造趺等,均伴隨民間樂器行進,有聲有色,賞心悅目。

      墮民的“五猖”信仰

      墮民也崇拜“五猖神”?!拔宀币卜Q“五圣”“五通”,魯迅云:“據(jù)有考據(jù)癖的人說: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無確據(jù)?!盵12]263“五圣”乃信眾對五猖的尊稱。關(guān)于“五猖”的說法,頗不一致。墮民藝人十三齡童王振芳如是說:“舊戲班里有‘九王會’和‘五猖會’的迷信組織?!薄拔宀币卜Q“五顯”,王振芳認為“此五顯謂狐貍、老鼠、蛇、黃鼠狼、癩蛤巴亦稱五大仙”(11)參閱十三齡童《紹劇班社的習俗與班規(guī)》,見《紹興戲曲資料匯編》(第10輯),1985年。。上虞的王德江認為 “五猖”為馬、猴、狗、雞、蛇五種動物之精[13]25。而上虞的王瑤卿則提出“五猖”為牛、馬、豬、狗、羊(12)參閱王瑤卿《五猖護塘》,見《竺可楨故鄉(xiāng)——東關(guān)》,2006年。。蒲松嶺的“五通”乃指一馬、二豬、一鳥和一蛙。五猖既施虐又除穢,既作惡也仗義,凡是水、旱、蝗、瘟等災(zāi)害的發(fā)生與終結(jié),均認定五猖所為。民眾對五猖既恐懼又敬畏,不得不將其供奉,以博其歡愉,免其作惡,降福自己。王振芳如是說:“凡見到此種爬行動物禁止直呼其名,見到狐貍要稱‘狐大仙’,見到老鼠要稱‘灰大仙’,見到蝙蝠要稱‘蝠仙’,見到蛇要稱‘六(溜)爺’,據(jù)說這種動物都依附著無形的精靈或是神仙的化身?!苯B劇班社外出農(nóng)村和山區(qū)流動演出,均隨身攜帶木制的“五猖神位”牌,由三擔師父負責管理。“到地后將牌安放在化妝桌下或祠堂陰暗角落處,香燭供祭,擺設(shè)零星果品,忌閑人偷看,調(diào)臺基收起,用紅布包好放進三擔箱內(nèi)?!?13)同上。各地建有祠廟,供奉五猖神。三埭街的石洞廟,建于長橋與保佑橋直街中間,相傳供祀五猖神?!胺瘕悆?nèi)坐著三尊菩薩,名謂不詳,據(jù)說是五猖之一,廟內(nèi)香火不旺。”(14)陳順泰訪談錄,2015年3月2日。也無專職廟祝,唯有一朱姓老人兼管,平時廟門緊閉,唯有逢祭神廟會儀仗隊“行會”到此廟時,在廟前空地上,表演各項節(jié)目,才熱鬧非凡,人頭攢動。儀仗隊離開后,一切又歸于沉寂。

      “五猖”不僅僅是墮民敬畏的“惡神”,也被墮民供為“財神”?!拔宀币卜Q“五通”,乃通達、通顯之意。墮民嚴婉珍回憶:“這個‘五顯菩薩’不同于五猖神,是墮民的財神菩薩?!盵5]142嚴婉珍顯然將“五猖”與“五顯”對立起來,其實二者原無差別。墮民稱“五顯閣”為“五顯閣財神殿”,相傳“五顯”財神兄弟五人,生前劫富濟貧,死后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因其封號首字皆為“顯”而得名“五顯財神”。“五猖”或“五顯”“五通”出生伊始,就具有使人發(fā)財致富的本領(lǐng)。紹興有“五猖”為財神的傳說?!对街V》云:“五圣菩薩,俗傳男鬼淫婦致富?!盵6]三埭街也建有“五顯閣”,其年代不詳,又稱“五顯閣財神殿”,也稱五顯廟,位于學士街與永福街中間的唐皇街東部,紹劇“班社回家后,把(五猖)神牌請至唐皇街‘五顯閣’,安放供奉”(15)同上。。“五圣閣”所在的街道稱為“五顯閣直街”。五顯閣最熱鬧的時間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三埭街的子弟手捧香燭,上閣樓虔誠朝拜,以祈求一年的運氣、平安與吉利。每天都有四位吹鼓手,吹奏《拜蝶》樂曲。大年初一,三埭街的墮民均要到“五圣閣”敬奉“財神”,祈求來年能得“橫財”。

      五顯閣就建在唐皇街和五顯閣直街的交接處——過街樓上,財神殿不過五、六平方米,面積非常狹小。每年正月初一,三埭街人有條不成文的習俗,必須到五顯閣點燭焚香朝拜,以祈求一年的平安與吉祥。殿內(nèi)香煙繚繞,煙霧彌漫,上下進出僅有一條窄小的木扶梯,十分擁擠。但三埭街人都很文明和自覺,走扶梯都是先下后上,井然有序,他們點燃香燭后,朝財神菩薩拜上幾拜,即刻離去,不會停留太久,以禮讓后來的人。盡管那天前來進香的人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但從未出過任何安全事故。(16)同注③

      越地對“五猖”特別敬畏,每到冬至和夏至,家家戶戶都要進行“私祭”。五猖之一的蛇精,喜歡吞蛋,所以祭品中一盤蛋必不可少。祭祀“五猖”時,必須關(guān)緊房門,只留主婦一人,男子必須回避,以示為了財富,不惜讓主婦媚妖獻身。祭祀“五圣菩薩”乃是免患得福,福來生財,“五圣菩薩”遂成為“財神”。墮民供奉“五圣菩薩”為“財神”,原不足奇。舊歷除夕,三埭街墮民上午要請“青龍菩薩”,即“五路財神”。在米桶擺上六盅糖茶,六雙紅筷,供品乃一只煮熟的鴨或六只鴨蛋。如果用鴨蛋,必須是五只生,一只熟,傳說乃“壓(阿)運”。再點燃一對二兩頭小蠟燭,無須點香,拜畢焚燒“青龍經(jīng)”或“安樂品”。新中國成立前,三埭街的“五顯閣”仍供奉“五顯菩薩”。原五顯閣過街樓下西首,曾豎立一塊高約一丈之余、寬二尺左右的大石碑,上面刻有三埭街的有關(guān)史實。陳順泰幼年曾見過,因不識字,不知碑上具體內(nèi)容。1954年,五顯閣被拆除,石碑也被毀,有關(guān)三埭街的歷史也無從查證。

      結(jié) 語

      宗教乃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墮民乃“底邊社會”的“底邊階級”,特別需要尋求宗教這種鴉片來麻醉自己。盡管墮民對各路“菩薩”崇奉特別虔誠,但菩薩并未庇佑墮民。永福庵寄托著墮民永遠有福享受的美好愿望,但卻并未給墮民帶來幸福。許多年老藝人,生活無著,無家可歸,均入住庵內(nèi),依靠藝人的一點接濟,茍延殘喘,死后由永福庵收殮。著名墮民藝人胡廿七,年輕時紅極一時,年過六旬,無法再演戲,加上無子無女,只得流落街頭,乞討度日,凍餓而死,倒斃在永福庵內(nèi)。后廟作為三埭廟的土地廟,“土地菩薩”也未能保佑墮民過上幸福生活。許多三埭街窮苦藝人,沒有妻子兒女,窮困潦倒,身患重病,無錢醫(yī)治,雖有好心人給予一些布施,但杯水車薪,無濟于事,最終畏縮在后廟的廟角,凍餓而死。演戲演到老,不如路邊草,三埭街土地廟成了墮民老年貧困藝人的最后歸宿地。越人以“好淫祀”而聞名,墮民乃被侮辱和被損害的賤民,對各路神祇都極為崇敬,對“邪神”更是敬畏有加。寧波墮民對五都菩薩奉若神明,視為自己的保護神。但五都菩薩并沒有保佑墮民平安無事,墮民的孩子因缺吃少穿,疾病纏身,夭折者比比皆是。墮民依靠主顧的施舍度日,吃的是“嗟來之食”,過著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貧困生活,被貶稱“墮貧”。故墮民對財神的敬奉特別虔誠,三埭街就有三座財神廟,即石洞廟、玄壇殿和五圣閣財神殿,企盼能夠獲得財神的格外青睞,得到一筆意外的“橫財”。但這不過是墮民一廂情愿的幻想而已。墮民世代為奴,度日如年,淪為永世不得翻身的“大貧佬”。墮民無論怎樣虔誠地祈求“財神菩薩”,都不可能改變其貧困之極的悲慘命運。

      猜你喜歡
      花轎財神菩薩
      抬“花轎”,一下下
      南極仙翁、財神送寶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36
      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
      黃河之聲(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2
      大紅花轎承吉祥
      中華瑰寶(2020年7期)2020-07-07 09:32:51
      財神香火旺
      雜文月刊(2019年19期)2019-12-04 07:48:34
      財神到
      象鼻財神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02
      遼代八大菩薩造像研究
      佛像面前的菩薩
      請勿上錯花轎嫁錯郎——表原因的“以”字用法辨析
      語文知識(2014年2期)2014-02-28 21:59:22
      浙江省| 丹东市| 盘山县| 东丰县| 麻阳| 山东| 台中市| 新乡市| 黄山市| 营口市| 固原市| 八宿县| 雅安市| 德令哈市| 石阡县| 长白| 栾川县| 行唐县| 江口县| 塔河县| 偃师市| 韩城市| 荥经县| 宁武县| 岑溪市| 皋兰县| 泰兴市| 华阴市| 建德市| 巴里| 电白县| 藁城市| 太白县| 上饶县| 仲巴县| 怀仁县| 涞水县| 霍州市| 崇仁县| 宁晋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