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zhì)在自己心里,而非他人心里
一天傍晚,榮寶齋老板專程來到著名畫家吳冠中家。當(dāng)時,吳冠中正在作畫,老板拿起桌上一幅山水畫說:“這幅畫不錯,一定能賣個好價錢?!眳枪谥忻χ浦沟溃骸翱峙虏恍?,這幅畫我總覺得不滿意,還需要潤色、修改?!崩习逭f:“我看就很好了,您的畫賣得最快,不用再潤色了?!闭f完,老板硬是讓吳冠中隨意出了個價格,買走了那幅畫。
老板走后,吳冠中越想越不對勁,那幅畫沒有經(jīng)過仔細推敲,還需要補色、著墨,倘若這樣被別人買走,那可如何是好?第二天一早,吳冠中急急忙忙趕到榮寶齋,要追回那幅畫。進門之際,吳冠中發(fā)現(xiàn)那幅畫已經(jīng)裱糊一新,掛在墻上最顯著的位置等待出售。吳冠中臨時決定回購這幅畫,但當(dāng)他走近價簽細看時,卻大吃一驚。原來,那幅畫的標價比他昨晚賣出時翻了十幾倍。
無奈之下,吳冠中只好放棄回購。回家路上,他默默祈禱:“千萬不要有人買這幅畫!”到了第三天,吳冠中還是放心不下,心想:“那么丑的畫也許沒人買,這樣一來老板就會降價,到時候我把它買回來銷毀?!北е鴥e幸心理,吳冠中又一次來到榮寶齋。一見面,伙計興奮地告訴他,那幅畫已經(jīng)輕輕松松售出?!安缓?!”吳冠捶胸頓足,大呼:“怎么這么快就被人買了,那可是一幅很差的畫啊!”
追畫不得,吳冠中后悔莫及,覺得對不起買畫之人。痛定思痛,吳冠中向全家人宣布:“從今往后,對于那些不滿意的畫,要痛下決心立刻撕掉!決不能讓它們流入市場,欺騙他人?!闭f著,吳冠中親手撕碎一幅。后來,為了防止早年間不滿意的畫作充斥市場,吳冠中當(dāng)著攝影師的面一次性撕毀了200多幅畫作。
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吳冠中不為一己之私而蒙蔽別人,也不因為他人的無知疏忽而欺騙別人。(侯美玲)
故事的哲理:
真正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對外客戶和市場的迎合,而是對內(nèi)核心價值的堅守,是對極致品質(zh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