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遠,鞏 秀
(1.山西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1;2.山東省臨沂市第33中學,山東 臨沂 276000)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鄭重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盵1]這標志著當代中國進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階段,中華民族已步入實現偉大復興的新時期。新時代產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深刻總結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驗教訓,在推動實踐發(fā)展的基礎上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時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皆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新時代誕生新理論。“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盵2]
新時代要進行新實踐,新的社會實踐推動新思想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新思想產生的直接動力。當前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力進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chuàng)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3]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際,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奮斗的進程中,科學分析和正確把握我國當前改革發(fā)展的現實狀況,勇于面對和迎接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善于思考和化解各種問題與矛盾,科學運籌帷幄、周密謀篇布局,在全面加強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提出一系列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治國治黨治軍等重大方針和政策措施,以理論創(chuàng)新促進實踐創(chuàng)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進到新的歷史階段。同樣,實踐創(chuàng)新又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
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的社會實際產生新的理論。當代中國,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濟社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國家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呈現新常態(tài),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到新階段。與此同時,當今世界進入一個重大轉變期,全球化風起云涌、多極化曲折發(fā)展,為了應對國際局勢變化,世界各國都在進行政治經濟深刻調整?!斑@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3]面對當前國內外新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全面深化改革、繼續(xù)擴大對外開放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fā)展大勢,緊緊圍繞當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際,契合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要求,順應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科學回答應該“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的過程中,對我國國內發(fā)展實際和當代國際形勢進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繼承發(fā)展是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根本前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在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基礎上,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豐富充實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guī),始終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fā)展?!盵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總目標和總任務、“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準確判斷當今世界發(fā)展趨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具體內容,主要集中體現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基本內涵上,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在本質屬性和基本內涵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豐富的理論特色和獨特的實踐特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遵循,是二十一世紀的最新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和世界多極化曲折發(fā)展是其形成的國際環(huán)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具體實際是其形成的國內條件,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諸多風險挑戰(zhàn)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是其形成的黨情基礎。
新世紀新階段,世界風云變幻莫測,各種思潮跌宕起伏,國際政治格局處于大變動和大變革之中。正如習近平所言:“世界格局正處在加快演變的歷史進程之中,產生了大量深刻復雜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課題?!盵4]世界發(fā)展到今天,經濟全球化方興未艾、世界多極化深入發(fā)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斷變化的發(fā)展大勢促進了世界各國與各地區(qū)之間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人類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豐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促和平謀發(fā)展求合作已經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雖然區(qū)域沖突時有發(fā)生,但世界反戰(zhàn)力量正在不斷增強。環(huán)視全球,國際形勢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和不穩(wěn)定因素,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不良影響仍沒完全消除,世界發(fā)展局勢不容樂觀,經濟復蘇緩慢乏力,局部動蕩和地區(qū)沖突時見,特別是生態(tài)失衡、環(huán)境污染、人口爆炸、資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加劇,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種族沖突等問題也日漸凸顯。與此同時,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新干涉主義持續(xù)上升,這些全球性問題又使世界各國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不忘使命、勇于擔當,始終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決反對冷戰(zhàn)思維與零和博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極力主張各國人民應該戮力同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珍愛和平的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為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與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因此,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時代特征為新思想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時代依據。
現實的需要促進了新思想的形成。“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盵5]當前我國的現實國情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既不同于改革開放之初,更有別于新中國建立伊始。經過黨和人民七十年的持續(xù)努力和不懈奮斗,我國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影響力持續(xù)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加強,在很多方面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接力奮斗,特別是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實現了總體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闊步前進,中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與活力。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新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不再僅僅滿足于溫飽,各種需求日益廣泛,需求質量日漸提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xù)增強,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政治、社會和環(huán)境等方面也抱有更多期盼。同時,經濟社會發(fā)展既存在著區(qū)域差異、城鄉(xiāng)差別、收入差距、產業(yè)結構和供給需求等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又存在著生產力發(fā)展、科學技術、資源利用和民生工程等發(fā)展不充分情況,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已經嚴重制約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因此,全黨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雖然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重要轉化,但主要矛盾轉化并沒有改變現實的基本國情,當前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仍然是我國正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完成的任務還很艱巨。同時還要看到,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既處于戰(zhàn)略機遇期與發(fā)展黃金期,也處于改革攻堅期與矛盾凸顯期,在這相互交織、彼此疊加的關鍵時刻,我們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前所未有,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也前所未有。這些成績和問題為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現實基礎。
中國共產黨經過九十多年風雨歷程,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一個只有幾十名黨員的小黨發(fā)展到目前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領導有著13億多人口的國家的大黨,在面臨各種危險和經受各種考驗中肩負著推進偉大事業(yè)、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的重任和使命,進行著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yōu)勢,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和優(yōu)點,這不僅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根本與命脈,而且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幸福,習近平一再重申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但在目前,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還有待提高,黨員干部素質能力尚需增強,黨的組織建設仍有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推進,我們黨越來越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危險,經受著長期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huán)境等考驗,其中最大威脅就是腐敗問題,這是人民最關注和最痛恨的問題,也是黨脫離群眾最關鍵和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進行反腐敗斗爭關系重大、影響全局。在新時期,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明確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6]中國共產黨要有效化解各種風險和經受住考驗,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建設。為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根本方針,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黨和國家發(fā)展大局的戰(zhàn)略高度,把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作為黨建的基本目標,以加強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主線,著力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以堅強的政治勇氣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不斷增強黨員干部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使黨內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徹底消除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科學把握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基本規(guī)律,正確認識黨自身狀況的深刻變化,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黨情基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完整而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不僅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突出的理論特色、強烈的實踐特色等基本特征。
每個時代都有特定時代所需要解決和完成的重大課題和歷史使命,而特定時代的思想理論也各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極大激發(fā)了我國內在的生機和活力,有力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國力。但是,當前我國發(fā)展也面臨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問題尤為突出。在當代中國,建設什么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成為擺在黨和國家面前的重要時代課題。同時,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當今時代主題,世界各國進行經濟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都要立足于這個時代大背景,社會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更離不開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環(huán)境。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當今時代背景,準確把握國際國內新形勢,深刻分析社會矛盾新變化,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思想是體現當代中國發(fā)展、解決當今時代課題的科學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內涵價值和時代特色。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除了和平與發(fā)展這個時代主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鮮明的階段性特征,我們必須立足于當前我國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具體國情和最大實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與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下形成確立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理論是實踐向導,一切成功的實踐都必須有正確理論指導。理論的指導作用就在于其本身的科學性和時代性,理論價值取決于被需要的程度,即人民群眾對理論的接受程度。馬克思曾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7]因此,任何理論都是因現實需要而產生,為解決時代課題和完成歷史使命而發(fā)展。時代課題是時代精神的表現,是時代聲音的表達,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緊緊圍繞不同的時代課題制定了具體的奮斗目標和發(fā)展戰(zhàn)略,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時代問題,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功和巨大成就。在當代中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了解決時代課題的需要,科學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前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立足于我國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實際,準確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深刻分析社會矛盾,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實現了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了立足當今時代背景、包含當今時代內容、體現時代特色的思想理論體系,科學解答了歷史賦予的時代課題,奠定了黨和國家繼續(xù)前進的共同思想基礎,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當前中國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做出的科學回答,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極大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品格,一切科學理論的實踐性主要體現在能夠解決社會生活和時代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實踐,以實踐需要為導向,以解決當代中國現實問題為目標,既立足于當代中國現實、滿足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又回答現實重大問題、順應時代進步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進程中,深刻分析和總結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實踐經驗,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偉大夢想和偉大斗爭中,在對制度特點的精準把握、治理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和發(fā)展屬性的持久堅守中,總結了治國理政新的實踐經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加了時代新篇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的基礎上,以回答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問題為起點,使理論邏輯與歷史過程高度契合,使哲學思維延伸拓展與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既建立在習近平長期基層工作經驗的基礎之上,也來源于他對改革發(fā)展實踐探索的深刻思考,以哲學思維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分析和回答了當代中國的重大命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問題導向、實踐品格、人民立場和戰(zhàn)略視野,具有強烈的實踐特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豐富的科學內涵、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實踐特色為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價值意蘊。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并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無論是在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還是在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史上,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當代價值。這些意義和價值主要體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的目標任務、總體布局、戰(zhàn)略布局的精準把握;對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式、發(fā)展動力的科學規(guī)劃;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一系列問題的頂層設計上,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一屆黨中央在黨的幾代領導集體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上,對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不懈探索的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升華,在理論與實踐上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系統(tǒng)明確回答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同時,中國共產黨又站在新時代高度,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重大變化做出正確判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相繼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理念新論斷新觀點新戰(zhàn)略,有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發(fā)展和理論創(chuàng)新。在新形勢下,以習近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理論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實現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進行現代化建設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fā)展境界,使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極大推進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中國和世界鄭重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方位。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步,特別是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經濟社會發(fā)展呈現出新面貌,國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和黨的面貌發(fā)生重大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已邁上新臺階。這個新時代既是黨和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也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更是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黨和人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現實形勢和具體問題亟需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進程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tǒng)一,準確把握和科學制定中國特色社會義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時代。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盵1]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使命擔當,也鮮明彰顯了中華民族對世界人民的莊嚴承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正確指引,而且也為世界各國進行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集體立足當代中國具體實際、放眼當前世界發(fā)展大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國外交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幅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應對全球危機問題,大力推動全球治理進程,積極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開啟人類社會聚焦共同理想、實現共同發(fā)展的先河,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整體國際觀和全球化發(fā)展戰(zhàn)略,為世界各國進行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的智慧和方案。
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思想指導新實踐。在當前新的歷史時期,全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奮進。我們堅信科學理論與時俱進、歷久常新,正義事業(yè)民心所向、永放光芒,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