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雁冰
新聞記者在廣播電視臺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新聞的質量,要求新聞記者要掌握基本的采訪技巧,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預期的采訪效果,而且也能夠在采訪過程中從被采訪對象挖掘出更有價值的信息,提升新聞的價值,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吸引力,增強受眾群體的黏性。但一直以來我國部分基層新聞記者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不高,無法熟練的運用各種采訪藝術和技巧,這對于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需要重視自身專業(yè)技能,提升自身的采訪藝術能力和水平。
在當前信息爆炸發(fā)展的新形勢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缺乏新穎性的新聞報告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也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要重視自身新聞采訪藝術和技巧的提升,以此來報道出高質量的新聞,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通過提升新聞采訪的藝術性,增強新聞的可讀性,促使人們能夠將新聞分享給周圍的人,加快提升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擴大新聞傳播的范圍。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新聞形式多樣,傳統(tǒng)的新聞采訪越來越無法滿足當前新聞節(jié)目發(fā)展的需求,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重視自身的采訪工作的創(chuàng)新,不斷的豐富采訪內容。在實際采訪過程中還要基于被采訪者的情感出發(fā),深入挖掘更有價值的信息,提升采訪效率,增強采訪的關注度,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將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提供給公眾,以此來保證電視臺的收視率。
目前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面臨著新的情況,雖然新媒體的發(fā)展為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但也為其帶來了新的機遇。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臺要重視對自身的發(fā)展進行定位,并重視新聞記者整體素質的提升,以此來打造高質量的新聞,從而為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新聞采訪工作開始之前,新聞記者需要提前做好采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從而保證采訪的成功。在日常工作中,電視臺需要重視對新聞記者的培養(yǎng),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學習和培訓,全面提升新聞記者的整體素養(yǎng)。在實際工作中,新聞記者要重視對互聯(lián)網信息的利用。在采訪工作開始之前,可以通過網絡認真了解采訪信息,并對采訪設備,進行檢查,保證其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tài),為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新聞記者在開展采訪工作之前通常并不認識被采訪對象,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被采訪者經常會出現(xiàn)過于拘謹甚至恐慌等情緒,在這樣的情緒狀態(tài)下,很難確保采訪的實效性,有時還會導致采訪現(xiàn)場陷入混亂無序的局面,所以,記者要確保良好的采訪效果,就必須注重對現(xiàn)場采訪氣氛的營造。營造氣氛的方法多種多樣,記者在選擇這些方法的時候,應當結合實際采訪情況的需要,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預期效果。例如,若被采訪對象經常經歷這種采訪場面,則記者可與其進行一些有關過往采訪事跡的交談,這樣就能使被采訪者對記者產生好感,從而為后續(xù)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若被采訪對象之前并沒有經歷過這種采訪場面,記者可在正式采訪前與其進行一些日常交流,讓其了解采訪其實并不是一件特別嚴肅、緊張的事,這樣就能讓被采訪者放下心中的戒備,從而在采訪中提供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
新聞記者在實際采訪之前,由于對被采訪者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在具體采訪過程中,則需要從被采訪者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利用較短的時間將被采訪者帶入狀態(tài),從而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在采訪過程中,提問是較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記者通過運用相應的技巧進行提問,不僅能夠掌握更多的細節(jié),同時通過傾聽被采訪者的敘述還能夠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使采訪不斷深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這就需要新聞記者要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在新聞采訪過程中即使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情況也能夠及時應對。在實際采訪過程中,被采訪者針對新聞記者提出的問題許多時候不愿意面對或是回答,新聞記者一味的追問極易使被采訪者情緒激動,導致采訪活動無法繼續(xù)。對于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記者要重視提問方法和技巧的運用,可以臨時引開話題來緩解被采訪者的情緒,從而使采訪能夠繼續(xù)進行。
采訪就好比做題,要學會抓住重點、疑點。這樣即使遇到采訪時間不夠,材料準備不足的條件下也能對一些重點和疑點去分析新聞,對新聞做好填充。有一些記者在采訪的時候沒有抓著采訪的重點和疑點,這樣會導致采訪徒勞無功,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很多真實和細小的新聞內容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容易忽視,這就需要記者要加強善于觀察的能力,通過對周圍環(huán)境的發(fā)現(xiàn)和分析去為群眾報道更加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就好比《焦點訪談》,每一個實時性的新聞都需要記者去對案件進行分析,通過一些普通人忽略的小細節(jié)去發(fā)現(xiàn)新聞,掌握信息的第一手資源,對新聞進行整理和報道,這一系列的完成都體現(xiàn)出記者需要抓住采訪的重點、疑點內容去挖掘新聞。
實事求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準則,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尊重事實。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要秉持嚴謹?shù)墓ぷ髯黠L,對于真實事件進行采訪,并且重視事情真相,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盡可能的向觀眾還原新聞事件。第二,電視新聞對于大眾的輿論引導作用不容小覷,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工作者承擔著引導觀眾行為的責任,所以在新聞采訪時,要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實可信,不能為了吸引觀眾做出虛假采訪的行為。
在當前新媒體不斷涌現(xiàn)的新形勢下,媒體行業(yè)的競爭越發(fā)激烈,廣播電視作為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則需要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并重視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打造更具有新穎性、真實性和有價值的新聞。這就需要新聞記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并在實際工作中重視提升自身的采訪藝術,在實際采訪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技巧,從而深入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提高采訪的質量,增強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進一步促進新聞廣播電視臺整體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