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靜
(沈陽藥科大學 醫(yī)療器械學院)
人工智能課程是全校自由選修課,教學目的要是幫助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學習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學生形成對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尤其是在醫(yī)藥領域的全面認識,激發(fā)學生對藥學研發(fā)的興趣,拓寬藥學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求解問題的能力。
在開課之前,提前召集同學們加入QQ 群,就線上教學的方式向同學們征求意見,85%以上的同學傾向于直播授課模式。為避免單純平臺直播的擁堵卡頓,因此采用了騰訊課堂+超星平臺+QQ通知群結合的模式。
開課前一天與同學們進行了試課,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熟悉騰訊課堂和超星平臺的使用方法。每堂課的要點和課程難點都為同學們錄制了十幾分鐘的視頻講解,連同課程PPT 和一些人工智能發(fā)展態(tài)勢、常用技術資料等一同發(fā)布到超星平臺供同學們下載學習。
本門課程本學期有300 多名同學選課,老師和同學們如期在云端課堂見面了,隨著一聲“同學們好!”和滿屏幕的“老師好!”,我們開啟了人工智能課程的學習。
直播講解過程中,利用案例式、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的思路,步步深入。同學們有問題可以隨時在評論區(qū)留言,我在講解的過程中隨時關注同學們的留言情況,對大家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課堂上的充分互動利于同學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消化。文字的、而非面對面的提問方式,也讓同學們不再膽怯,變得更加大膽。
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在超星平臺發(fā)布問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每次5-10 分鐘,之后老師進行總結和點評,以此來調動同學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學們往往在課程結束后仍然繼續(xù)在平臺上討論著。
課程講述結束后,留出10 分鐘時間,結合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在超星平臺上完成老師預設的簡單小測試,最后老師進行課程總結。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騰訊課堂設置了回放功能,并全程錄屏,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回放隨時進行復習。課程結束后,利用超星平臺統(tǒng)計本次上課同學們的簽到、討論和答題情況,生成本次的課程報告。還要準備下一次課的QQ 群發(fā)布和超星平臺資料上傳等。
特殊時間,在線教學對于老師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模式,課前老師要對整體的課程設計做充分的準備;授課過程中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采用案例式、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課程的學習;課后要充分利用超星等學習平臺,關注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掌握情況的反饋,以便對下節(jié)課的課程設計做出適當調整。特殊時期,同學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學習和鉆研,因此給同學們留的課后作業(yè)更加注重應用性,需要學生在吃透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查閱一定的參考文獻才能完成。希望通過這種研究式的作業(yè)形式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鞏固和強化每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也希望同學們通過人工智能課程的學習,助力于未來藥學科研事業(yè)的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