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六
【摘? 要】線損是衡量供電所經濟效益指標中的關鍵要素。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配電網在正常運行時,線損率達到3%以上,嚴重的將達到10%以上,線損率越高,電力能源的損失量也就越大,進而對供電所經濟效益造成諸多不利影響。通過對線損原因的追蹤與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線損的因素除了電阻作用與磁場作用等客觀因素外,供電所的日常管理漏洞也是導致線損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論文圍繞供電所管理線損的現(xiàn)狀以及采取的有效解決措施予以闡述。
【Abstract】Line loss is a key element in the index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wer supply station.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whe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in normal operation, the line loss rate will reach more than 3%, and the serious one will reach more than 10%. The higher the line loss rate is, the greater the loss amount of power energy will be, which will cause many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wer supply station. By tracing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line loss, it is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action of resistance and magnetic field, the daily management loopholes of power supply station are also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line loss r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ne loss management in power supply station and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it takes.
【關鍵詞】供電所;線損管理;現(xiàn)狀;解決措施
【Keywords】power supply station; line loss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solutions
【中圖分類號】TM7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2-0013-02
1 引言
供電所在管理線損時,由于人為疏忽或者違規(guī)作業(yè),極易產生電能損耗,另外,由于抄表人員在日常工作當中常常出現(xiàn)漏抄、錯抄現(xiàn)象,或者電力能源的計量裝置出現(xiàn)誤差,都可能引起線損現(xiàn)象。因此,為了杜絕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供電所應當從管理人員的主觀意識出發(fā),通過制度完善、培訓教育、宣傳滲透等方法,使管理人員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與大局意識,以降低線損率,促進供電所經濟效益的穩(wěn)步提升。
2 供電所管理線損的現(xiàn)狀
2.1 缺乏責任心,制度形式化
正所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從線損的表象特征看,屬于一種持續(xù)性的、不易于察覺的電能消耗過程,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由于線損造成的電力能源損耗量也將成為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這時,供電所的經濟效益就會受到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供電所的部分管理人員往往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tài),認為配電網每天損耗的電力能源微不足道,少之又少,并不會影響供電質量,也不會關系到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使下,管理人員常常表現(xiàn)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tài),這種缺乏責任心的個人行為,使線損率不斷升高。另外,由于供電所內部針對線損管理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運營機制,但是,對于管理人員來說,在工作當中常常以個人經驗為出發(fā)點去開展各項工作,完全忽略了管理機制的存在感與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了混亂的管理格局,供電所的經濟效益也必將大打折扣。
2.2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計量工作流于形式
電力能源計量管理是供電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對電力能源消耗量的準確計量,能夠及時查找出計量裝置的運行故障,并及時采取排障措施,確保計量數(shù)據(jù)精準有效。但是,由于計量人員的年齡結構、文化水平以及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導致計量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尤其對出現(xiàn)故障的計量裝置來說,如果不及時予以維修或者更換,就會造成大量電力能源的流失,進而對供電所造成巨大損失。
2.3 計算方式落后,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
目前,多數(shù)供電所在計算配電網的線損時,往往采取低壓線損的計算方式,即參照的線損數(shù)據(jù)屬于初始數(shù)據(jù),而忽略了用電區(qū)域內的電量損耗情況以及線路的傳輸狀態(tài),采用這種線損的計算方式,其計算結果數(shù)據(jù)與該區(qū)域的真實用電情況不相匹配,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這就為電力能源使用費用的收取工作帶來諸多影響[1]。
2.4 維修頻次低,線路壽命短
由于低壓配電線路始終處于持續(xù)運轉狀態(tài),當終端用戶用電量增大時,配電線路的用電負荷也將急劇增大,在這種情況下,用電負荷極易超出用電設備的承載極值,而出現(xiàn)運行故障。同時,低壓配電線路如果在規(guī)定的維修時間段內未進行檢測與維修,配電線路在外界惡劣自然條件的影響下,極易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造成線路漏電、放電,這時,電力能源的消耗量就會增大,甚至縮減用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國內部分地區(qū)配電與變電線路所使用的三相電往往存在荷載失衡現(xiàn)象,如果荷載量過大,就會燒毀電力設備,而電力能源損耗值也會增大。如果不及時采取維修措施,供電所的經濟效益將受到嚴重影響。
3 供電所管理線損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責任意識
為了增強管理人員與線損維護人員的責任意識,供電所應當利用口頭交流、微信、QQ等多種宣傳方式,向管理人員滲透和傳達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對線損管理予以高度重視。在宣傳過程中,可以采取現(xiàn)場實地教學指導的方法,對可能產生線損的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向管理人員闡明線損管理工作的利害關系,確保配電線路能夠正常運行。
另外,管理目標是維系供電所正常經營活動,促進供電所經濟效益提升的一條有效路徑,基于此,供電所應當在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的線損管理目標,在目標當中,明確本年度線損率控制在百分之幾以下,并根據(jù)供電所內部的工作考核管理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對未完成管理目標的部門或者個人進行處罰。同時,工作計劃是完善線損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供電所的管理人員來說,應當以個人名義制定一個適用性強的線損管理工作計劃,并將每天的工作內容記錄下來,為制定線損預防與維修方案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參考[2]。
3.2 完善制度體系,明確崗位職責
雖然管理制度對供電所的管理工作來說屬于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能夠有效約束管理人員的個人行為,使管理人員在遵章守紀的框架內,做好分內事。因此,供電所應當結合供變電線路的實際運行狀況,以及線損率的大小,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并與相關責任人簽訂年度、季度或者月度工作目標責任書,承諾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應當完成責任書中提到的工作目標。同時,管理人員應當熟練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崗位職責權限,并將主體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管理人員身上。例如,開展線損數(shù)據(jù)收集與計量的工作時,管理人員應當根據(jù)線損數(shù)據(jù)分析制度,開展各項工作,在保障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將自身的本職工作做好、做細、做實。
3.3 科學選取計算方法,合理進行理論計算
在計算配電線路線損率時,應當參照供電設備的荷載情況,這樣能夠大幅提升計算精準度,而且通過這種科學高效的計算方法,也能夠及時查找和確定線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據(jù)。例如,當負荷電流通過配電線路時,在電阻作用下,該條線路就會出現(xiàn)功率損耗的情況。數(shù)學計算式如下:△P=I2R,在計算式中,△P代表電力能源的損耗值,單位用W來表示;I代表負荷電流,單位用A來表示;R代表導線電阻,單位用Ω來表示。通過這各科學的計算方法,能夠快速求解得出電力能源的損耗值。
3.4 構建培訓體系,提升整體素養(yǎng)
教育培訓是供電所各項基礎性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供電所管理人員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尤其針對線損管理問題。同時,結合線損類型與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權限,建立一個高效的內部培訓教育體系,將產生線損的主觀原因、客觀原因,線損管理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降低線損率等內容納入培訓計劃當中,并借助線下集中培訓、線上遠程培訓、專家座談演講的方式,對管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培訓。為了驗證培訓效果,供電所應當進一步完善內部工作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對在實際工作當中玩忽職守、價值觀錯誤、思想觀念守舊或者屢教不改的管理人員,應當采取二次教育、調離原有崗位或者開除等處分,為管理經驗豐富、責任心與上進心兼具的綜合型管理人才提供廣闊的發(fā)展平臺。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降低電力能源損耗,促進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持續(xù)增長。
4 結語
通過對線損率分析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線損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供電所的經濟效益。因此,近年來,供電所內部的專業(yè)型管理人員在現(xiàn)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對制度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改良,使之適用于線損管理全過程,對不合時宜的制度條款,應當及時予以清除,避免在處理配電線路線損時出現(xiàn)混淆不清的情況,進而影響制度執(zhí)行效果。另外,供電所應當不斷在線損管理工作上面做文章,積極借鑒先進而成熟的線損管理經驗,在保障終端用戶供電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線損率,提升供電所的經營績效。
【參考文獻】
【1】李東東,徐兵兵.研究供電所線損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9):3165.
【2】舒淞.供電所的線損管理工作要點分析[J].環(huán)球市場,2019(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