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一梅 李牧虹 王凝 展玉濤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北京100027
1.1 現(xiàn)病史 患者男性,40 歲,主因“血氨升高、間斷意識不清2 月”?;颊咧髟V2 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嘔吐,無反酸、燒心,無腹痛、腹瀉,伴有手麻。次日出現(xiàn)手抖、小便失禁、言語不清、持物無力、走路不穩(wěn),乏力明顯,無頭痛。查血氨升高,最高400μmol/L,無腹瀉,便血,就診于外院予限制蛋白攝入,予乳果糖、門冬氨酸鳥氨酸等藥物治療,血氨波動在60~300μmol/L 之間,間斷出現(xiàn)意識不清,4 天前查血氨275.4μmol/L,夜間精神錯亂明顯,為進一步診治,于2019 年3 月17 日收入院內消化內科。入院診斷:高氨血癥原因待查:肝性腦???肝豆狀核變性?遺傳代謝性疾?。扛咧Y、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1.2 既往史 新生兒期曾出現(xiàn)黃疸兩個月,診斷不明。高脂血癥12 年,脂肪肝1 年。2004 年至今反復發(fā)作急性胰腺炎共五次。27 年前曾診斷胃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補充既往史:其祖父育有11 子,僅2 子成人,余均于幼年時喪生。平素不吃甜食,喜豆類、堅果、肉食等。自小智力有異常,反應遲鈍。
1.3 查體 輕度貧血貌,皮膚鞏膜無黃疸,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未及,未及包塊,腸鳴音正常,腹水征(-)。神經系統(tǒng)查體:神清,精神可,反應略遲緩,計算力下降,定向力正常。步態(tài)不穩(wěn),撲翼樣震顫(+)雙側肌體肌力,肌張力正常。
1.4 化驗 血氨:3 月17 日至3 月24 日持續(xù)升高,最高774μmol/L,血脂TG 3 月17 日至3 月28 日持續(xù)升高,最高23.6 mmol/L,CHOL3 月17 日至3 月28 日持續(xù)升高,最高18 mmol/L,其余化驗:3 月17 日血常規(guī):WBC 5.57×109/L N43.70%,HGB 103g/L,PLT 165.0×109/L;便常規(guī):正常,OB(-);免疫四項:均陰性;生化常規(guī):ALB 31.3g/L,TBA20.2 mmol/L、凝血五項:PTA 活動度61%;腫瘤六項:陰性;03~23 肝功常規(guī):ALT 49(U/L),AST 52(U/L),Y-GGT 61(U/L);3 月30 日 淀粉酶(血):121(U/L);同型半胱氨酸:22μmol/L;銅藍蛋白:下降;血微量元素:血銅10μmol/L 下降。尿代謝產物檢查:尿素循環(huán)指標明顯異常(uracil、cycle Cit、Orn、orotate、Gln、Cys)。血氨基酸及肉堿濾紙血斑檢測:Cit,Arg/Orn,Cit/Phe,Met/Leu,C0/C16 明顯升高;Ala,Gly,Val,Gln:Cit,Glu:Cit,Orn/Cit,C3/C0 降低;瓜氨酸伴精氨酸升高;血尿篩查結果高度提示為Citrin 缺陷癥。3 月21 日顱腦MRI:示雙側額葉皮質下及放射冠區(qū)白質脫髓鞘改變;3 月29 日腹B 超:肝右葉低回聲,肝島?脂肪肝(輕度)膽囊息肉;3 月28 日腹CT:脂肪肝,胰腺體尾部萎縮;腦電圖:中度彌漫性改變;超聲胃鏡:慢性胃炎,膽總管淤泥?胰腺體尾部萎縮,脾靜脈增寬。基因檢查:患者父母基因檢測結果回報,均檢測到攜帶SLC25A13c.851 delGTATp(Met285fs)突變。
1.5 診斷 中年男性,慢性病程,起病突然。主要臨床表現(xiàn):頭暈、乏力、反應減慢、言語不清、持物、步態(tài)不穩(wěn)。既往:新生兒至嬰兒期黃疸1 月,高脂血癥,反復胰腺炎發(fā)作。體征:撲翼樣震顫(+),無肝硬化體征,肌力肌張力正常?;灒貉鄙?、瓜氨酸升高,伴或不伴精氨酸水平升高。基因檢查:SLC25A13 基因突變引起線粒體天冬氨酸谷氨酸載體蛋白-檸檬素(citrin)缺乏,導致肝臟精氨酸酰琥珀酸合成酶(ASS)活性降低,引起患者肝中尿素循環(huán)受阻,血、尿及腦脊液中瓜氨酸、氨的水平顯著升高。表現(xiàn)特殊,醫(yī)師進行文獻查閱,成年發(fā)作Ⅱ型瓜氨酸血癥(CTLN2),從發(fā)病年齡、性別看是高發(fā)人群,臨床表現(xiàn)反復發(fā)作性精神行為異常,伴意識障礙、消瘦等、反復發(fā)作胰腺炎(無飲酒),從飲食習慣看,患者自小厭糖食,喜富含蛋白質、脂質食物,如花生、豆類、雞蛋、魚肉等?;灒貉鄙?、瓜氨酸升高,伴或不伴精氨酸水平升高。高度懷疑CTLN2 癥狀,配合基因檢測結果,疾病最終診斷:高氨酸血癥:考慮為Citrin 缺乏癥,CTLN2 可能性大(成年發(fā)作Ⅱ型瓜氨酸血癥(adult-onset typeⅡcitrullinemia,CTLN2)。
1.6 治療 減少血氨吸收、降血脂、預防腦水腫:予乳果糖口服、靜點支鏈氨基酸、腸道微生物制劑、間斷補充白蛋白、他汀類等對癥。調整飲食結構,入院時由于患者血氨持續(xù)升高,血氨最高大于700μmol/L,考慮肉類蛋白質攝入過多有關,給予低蛋白低脂飲食,但治療中,患者蛋白過低,既要補充營養(yǎng),又要控制蛋白生成過多,請營養(yǎng)科多次會診,多次調整飲食中蛋白質配置,增加植物蛋白質含量。(嚴格配比:能量1550kcal、脂肪34g、碳水化合物286g、蛋白質37g、鹽6g、低蛋白勻漿膳50g 加餐水果),嚴格飲食原則,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協(xié)助治療。改善腸道酸性環(huán)境,精氨酸靜滴、30%醋酸灌腸治療后,血氨明顯下降。
1.7 護理 患者疾病罕見,在護理實施中有其特殊的護理重點及難點。護理重點在于反復發(fā)作性精神行為異常、轉氨酶及血氨升高,醫(y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合并癥及并發(fā)癥對癥治療,遵醫(yī)囑按時準確用藥。警惕肝衰竭、肝性腦病,腦水腫,肝癌、心腦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等棘手的合并癥,同時要確?;颊叩陌踩W钔怀龅碾y點,在實施護理計劃中,患者主要以高血氨、低蛋白血癥為特點,調整飲食結構、灌腸液的特殊配置均需借助查閱文獻。要求護理人員要有敏銳的預見性和觀察力,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新技術的研學,醋酸灌腸的應用,根據(jù)各疾病護理常規(guī)進行工作落實,每日床旁交班,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7.1 護理重點。(1)患者間斷出現(xiàn)意識不清,夜間精神錯亂,臨床考慮肝性腦病2 期,護理中:①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神志,行為失常、撲翼樣震顫,監(jiān)測血氨及腦電圖,監(jiān)測肝臟合成及儲備功能。②加強飲食管理,低脂低蛋白飲食,調整蛋白質配置,增加植物蛋白質含量,降低血氨。增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攝入,限制鈉鹽攝入。③遵醫(yī)囑降血氨用藥。④防止便秘,保持腸道酸性環(huán)境,應用乳果糖灌腸后,血氨下降不顯著,加用醋酸灌腸后,血氨下降明顯。(2)避免高脂血癥所致的心腦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癥的發(fā)生:①積極控制血脂水平,每日評估患者有無心腦血管缺氧體征,腹部體征、定期監(jiān)測血脂、心腦血管及胰腺炎相關化驗及檢查。詢問患者主訴,警惕胰腺炎復發(fā)及重癥發(fā)生。②做好飲食及用藥宣教。③教會患者早期識別心腦血管疾病的先兆表現(xiàn),早期識別,及時處理。④全員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技術,必要時床旁備好搶救物品及器械。(3)高血氨Citrin 缺陷癥所致肝癌的風險,護理中:①密切觀察患者神志變化,聽取患者主訴,監(jiān)測肝臟合成及儲備功能、相關腫瘤標志物及影像學。②積極降低血氨,控制原發(fā)病,做好相關疾病指導、心理護理。
1.7.2 護理難點。(1)患者存在潛在并發(fā)癥:有腦水腫、肝衰竭的危險。①監(jiān)測患者意識神志、瞳孔、生命體征,有無腦疝發(fā)生及顱內高壓三聯(lián)癥,觀察患者肝衰竭分型,評估患者有無極度乏力,有無短期內黃疸進行加深,監(jiān)測相關指標、記錄出入量。②遵醫(yī)囑輸入白蛋白降低顱內水腫,應用甘露醇降壓,做好靜脈管路及用藥護理。③躁動時保持氣道通暢,頭偏一側并抬高15~30度,避免搬動患者,床旁備好吸引器。④糾正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誘發(fā)肝衰的病因,警惕消化道出血、低血糖。⑤躁動時注意保護角膜,預防壓瘡。(2)調整飲食結構:飲食特殊性指導:citrin 缺乏所致低蛋白:①動態(tài)評估營養(yǎng)狀態(tài)、飲食情況、排泄,體重,IBM 等營養(yǎng)指標。②根據(jù)營養(yǎng)科會診,控制飲食,動態(tài)調整蛋白質的種類為原則,起初低蛋白低脂飲食,由于患者血氨持續(xù)升高,血氨最高大于700μmol/L 考慮肉類蛋白質攝入過多有關,再次調整飲食中蛋白質配置增加植物蛋白質含量,將食物中脂肪成分比例降低。(3 月16 日)低脂低蛋白飲食至(3 月29 日)禁食水至(3 月31 日)流食至(4 月1 日)半流食至(4 月3 日)低鹽低脂飲食至(4 月8 日)低脂低動物蛋白飲食。③保持就餐環(huán)境安靜,飲食多樣化,增加患者食欲,多鼓勵患者,給予心理暗示。(3)改善腸道酸性環(huán)境:灌腸液的特殊配置:(4 月11 日至4 月15 日出院前)短期采用食醋30mL 加0.9%氯化鈉液70mL 灌腸。借助查閱文獻,調整方案,監(jiān)測血氨指標,配合調整腸道微環(huán)境,改善腸道的酸性環(huán)境,最終達到降低血氨的治療目的。
1.7.3 安全護理。跌倒風險和壓力性損傷的風險。(1)高血氨急速升高所致精神、行為異常,伴意識障礙極易導致意外發(fā)生。①每日動態(tài)評估病情變化、有無意識障礙、精神心理、活動能力;動態(tài)評估墜床、跌倒、管路等相關安全。②每日檢查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③責任護士配合醫(yī)生與患者家屬簽署《保護性約束相關告知》,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2)動態(tài)評估皮膚Braden 風險評分,保護皮膚潤澤,避免干燥,躁動時注意保護角膜,預防壓瘡。
1.8 健康宣教 積極查閱文獻學習,組織全員進行??粕钊雽W習。多種方式及途經給予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擴大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
1.9 結果 患者血氨下降,無并發(fā)癥和合并癥發(fā)生,出院后至外院行肝移植治療。
Citrin 缺乏癥在1999 年日本首次報道,發(fā)病率1/23 萬~1/10 萬,并發(fā)癥嚴重,死亡率高,該病預后不良,癥狀出現(xiàn)到死亡平均時間為26.4 月,成人Ⅱ型瓜氨酸血癥(adult-onset typeⅡcitrullinemia,CTLN2)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3],基因突變位點于7q21.3 上的SLC25 A13 上。SLC25A13 基因所編碼的citrin 蛋白主要位于肝細胞、腎細胞及心肌細胞內,作為線粒體內膜上天冬氨酸/谷氨酸載體,主要功能是將天冬氨酸由線粒體轉運到細胞質內,同時將細胞質內的谷氨酸和質子轉運到線粒體內,協(xié)同瓜氨酸參與尿素合成[4-5]。因此,將citrin 蛋白缺乏時,SLC25A13 基因突變引起線粒體天冬氨酸谷氨酸載體蛋白-檸檬素(citrin)缺乏,導致肝臟精氨酸酰琥珀酸合成酶(ASS)活性降低,引起患者肝中尿素循環(huán)受阻,血、尿及腦脊液中瓜氨酸、氨的水平顯著升高,細胞質內天冬氨酸減少、瓜氨酸蓄積,尿素循環(huán)受阻,尿素生成受阻,同時導致胞質內還原性輔酶Ⅰ(NADH)與氧化型輔酶Ⅰ(NAD+)比例升高,導致各種代謝紊亂,如脂肪合成增加、抑制糖酵解、糖異生,干擾蛋白質、核酸合成等[4],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病情進展迅速者可致腦水腫和死亡。CTLN2 臨床異質性大,新生兒至成人均可發(fā)病。因此,早期診斷及治療尤為重要。在嚴重高氨酸血癥時,可采用血透或腹透的治療手段,應用甘露醇可以減輕腦水腫,肝移植是唯一確切有效的治療手段。該患者住院期間血氨控制和各指標控制理想,出院后選擇肝移植治療,后期未跟進家庭隨訪,資料缺失。今后研究中應體現(xiàn)病例的完整性及護理延伸性家庭護理,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料,以供臨床疾病的深入研究及學習。該病罕見兇險,在診療和護理方面欠缺經驗,實施中明顯突出護理難點。飲食結構調節(jié)和灌腸液特殊配置:①飲食方面,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飲食應給予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為主,治療需促進尿素生成,應用精氨酸改善線粒體尿素循環(huán)活性,降低血氨。飲食難點,不僅是簡單補充蛋白而是需要針對個人疾病情況隨時動態(tài)調整飲食結構,既需要間斷補充蛋白減少血氨吸收,糾正低蛋白,又需要依據(jù)文獻指南,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動態(tài)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與植物蛋白含量,使血氨及蛋白指標達到正常。②灌腸液的特殊配置,(4月11 日至4 月15 日出院前)采用食醋30mL 加0.9%氯化鈉液70mL 灌腸三日,改善腸道的酸性環(huán)境,比以往應用乳果糖或溫鹽水灌腸降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護理亮點:①以血氨增高為特點的疾病,重新認知新類病種,不僅疑難而且罕見,資料寶貴。疾病診斷需由基因檢查確認,在護理實施中有其特殊的護理難點及重點,需要查閱文獻研究學習,加深對疾病認知度、拓展??萍膊≈R視野、提高疑難病例的護理水平,突出了??谱o理特色進行全新護理整合。②結合病例診療能夠制定詳細護理計劃,有利于今后臨床工作的正確開展。利于知識發(fā)散與聯(lián)系,病例中側重臨床診療思路,基礎評估和具體可行性護理的實踐指導,重點培養(yǎng)發(fā)展護士臨床思維能力,豐富??谱o理內涵,為護理患者提供明確的工作指引,滿足優(yōu)質護理的需求,更加貼近臨床護理需求,提升科室疑難危重癥護理水平,搭建了對外護理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