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
龔自珍的人生是坎坷的、跌跌撞撞的。
在科考做官的道路上,龔自珍極不順利。就缺少考試運來說,龔自珍在科舉歷史上都可以名列前茅。父母、妻子、前輩、朋友們的期望,一次次地落空,但龔自珍還是鍥而不舍地考了半輩子,可想而知他內(nèi)心的“壓力山大”。人們期望他不要做才子、做名士,而要做名臣、做學(xué)者,他也期許自己是能為中國變法的王安石,但他一輩子只能窩在部委里做一個公務(wù)員。雖然有賢良大臣們征詢他關(guān)于改革的意見,但他在官場上一直是受排擠的、受打壓的。
了解龔自珍的人會承認(rèn)他的才學(xué)和思想,會感嘆他的懷才不遇,但在官場人眼里,龔自珍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書生,是一個刺兒頭,是一個為性格所左右的怪人。他在官場熬了半輩子,也學(xué)會了一些應(yīng)酬,學(xué)會了一些無聊,在玩物中喪志,消磨時光和精神。用現(xiàn)在的話說,他也一度變成了“油膩的中年男”??斓健拔迨烀钡臅r候,他的職場生涯遭遇到了危機,因為官場回避規(guī)則的關(guān)系,叔父做了他的上司后,他必須自動引退。工作單位沒有著落,沒有了薪水,生計緊張,再加上流言蜚語,讓他左右為難,心力交瘁??梢哉f,己亥年之前的一年,是龔自珍極為狼狽、沮喪和內(nèi)心絕望的一年。龔自珍訴說過自己欲哭無淚的至暗時刻:“進(jìn)退雍容史上難,忽收古淚出長安。”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一旦想通了,離開京城,龔自珍的心態(tài)便發(fā)生了變化。他釋放大半生的壓抑,畢其功于一役,“幾人怒馬出長安”。怒者,奴心也。只有怒,才能從房奴、錢奴、官奴的狀態(tài)里解脫出來,從北到南作逍遙游。
英國詩人奧登介紹奧地利詩人里爾克類似的行為時說:“他經(jīng)過十年的沉默、工作而等待,直到在穆佐他顯了全部的魄力,一舉而讓什么都有了個交代?!饼徸哉涞某鲎吆湍嫌文蠚w就是對自己的交代,他的成果中就有《己亥雜詩》,“一個龐然的大物”。
己亥年的四月二十三日。從1839年的這一天開始,龔自珍離開京城,回到杭州、昆山,再北上,再回昆山。他走走停停,一路上飯局、艷遇不斷,一路上話題、詩詞、文字不斷,靈感噴發(fā)。
直到今天的流言蜚語仍以為龔自珍的出走是狼狽的、逃難式的。這些散布流言蜚語者并不知道,一個人一旦決絕地跟自己前半生因循的生活撕裂,雖然有脫胎換骨的陣痛和難堪,但更多的是海闊天空的“作新斯人”。
10年前我從大理回到北京的時候,不止一個年輕朋友問我,怎么能從單位、家庭生活中拔出來呢?一個朋友停薪一年到武當(dāng)山生活,一個年輕人辭職到西南地區(qū)旅游半年,他們回到京城的時候,都由衷地感慨,自由跟財務(wù)多少、功名大小無關(guān)。龔自珍在他的時代已經(jīng)為我們示范過了。很多人讀過他的《己亥雜詩》,但很少有人理解龔自珍這一年的內(nèi)心自由。100多年來的讀書人愿意以《己亥雜詩》為基礎(chǔ)“集龔”,因為《己亥雜詩》里有最為自由酣暢的精神。
里爾克、龔自珍們示范的方法就在于回到自己,表達(dá)自己。是的,如果生活有苦,如果生活無望,如果你懷才不遇,你把它們寫下來,這就夠了。盡管我們?yōu)榛钪?,我們易受誘惑,我們犯下罪錯,但無論如何,這世上還有“我的朋友”,他是世上某處總還存在的一位高人和圣者,他是全知的心靈和畏憫的眼睛,這個“我的朋友”,這個高人和圣者,其實是我們自己。
是的,龔自珍等來了“我的朋友”,就是己亥年的自己。他在己亥年的心思詩語不僅是自由的表達(dá),是性情的寫作,也是他的“天鵝之歌”,是臨終的眼和全知的心靈?!都汉ルs詩》是一部在省思時仍在犯業(yè)、犯業(yè)后及時懺過的自白書或懺悔錄,是一部積郁于胸、呼喚“九州生氣”的宣言書,又是一種充分實現(xiàn)自我的方便法門。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至暗時刻,龔自珍在己亥年的行旅,一舉實現(xiàn)了人生的逆襲。一生的懷才不遇、挫折,中老年生活的崩潰、絕望,突然因為回首往事和立此存照而得到了安頓和至高的意義。龔自珍是唯一的把己亥年變成自己專屬年號的歷史文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