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艷
“口語交際”的課程目標分為兩個,即在日常生活中與人說話、交往。語音、語法、詞匯、語言能力等的培養(yǎng)都是口語交際的重要教學內容,還應注意一些交際規(guī)則的教學,如人際交往中的禮貌素養(yǎng)、環(huán)境、身份關系、文化等。那么,根據這些教學要求,教師要如何實現這些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呢?試做如下分析。
一、口語交際的新課標
口語交際的新課標總目錄中規(guī)定:“具備日??谡Z交際的能力,在各種日常活動中,會表達以及交流?!睆倪@一點足以看出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首先,口語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工具,人們每天的交往、學習、工作和生活都要用到口語交際。往往孩子口齒伶俐會被認為是聰慧的表現,不管是孩子或是成人,好的口才往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能力,做事的成功率也會提高。孩子們想要說出一些詞的時候,就會在大腦里進行詞匯搜索,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語言表達得更加清楚,此外,還要注意語速、語調等。學生的作文水平與平時的口語交際也有很大的關系,進行較多口語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有所提高。因為進行口語交際也是在使用語言,多加訓練會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在寫作文時就能得心應手。
二、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研究
1.在設定的情境中互動
“口語交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所以,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課堂上,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教師不能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要將學生帶動起來,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有互動。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討論、回答,在有問有答過程中,增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才能達到口語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就要為學生設定各種各樣的情景。比如讓學生朗讀課文等。還可以做一些課堂小游戲,像說繞口令、猜謎語等,也可以舉行一些語言類的比賽,如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同時,不能讓學生盲目地學習,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些竅門:(1)保證日常使用普通話的時間,在使用中不能出現歧義性的句子。(2)表達清晰且簡潔。(3)語言表達得體,注意表達的場合與人物。(4)表達時態(tài)度端正,語言清晰,這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些小技巧。
例如,在講《好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在學生提前預習的情況下,創(chuàng)設一個特殊的情景:假如你是老師,現在要給學生講一個故事,你會講什么故事呢?故事的主題是什么呢?然后,學生依次進行表演,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突出兩點要求,即抓住特點、突出重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處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口語能力得到訓練,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2.聯系生活
由于個別原因,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開朗活潑,勇于表達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不要怕出錯,重要的是要敢于踏出第一步。要讓學生卸掉心理防御,使他們知道,他們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確立了教學目標后,教師需具有明確的教學計劃,結合實際的生活情況進行教學。
比如在口語交際“向陌生人問路”的教學中,我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如平時父母出門在外是怎么問路的,要注意些什么問題,覺得父母哪些方面做得較好,是可以借鑒的。學生積極進行討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通過討論學習,學生對口語交際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此后,學生在口語交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家長們覺得孩子和別人說話時變得自信、大方多了。由此可見,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不過有一個問題必要注意,口語交際是一種說話藝術,注重的是說話的內容與技巧,孩子在交際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例如,有些孩子特別能說,但是不注意說話的音量,顯得嗓門很大,這是不正確的。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正確進行口語交際。
3.多樣化的口語交際教學方式
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上課的前一天,可以將教學內容告訴學生,讓學生預習,提前準備好第二天上課所需的材料,為第二天的學習做好足夠的準備。口語交際教學可以采取的教學形式很多,如表演的形式,讓學生代入角色中,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如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用歌聲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與感謝,學生一同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如教學《故宮博物院》一課,讓學生想象自己是一個小導游,其他的學生扮演游客,通過語言交流,達到口語交際的教學目的。
總結:人要生存于社會上,口語交際是必不可少的。口語交際是學生探索未知、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教學中要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