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悅 范小輝
廖家大院坐落于福建省建甌市迪口鎮(zhèn),這座百年古厝鼎盛之時,占地約3至5畝,有房120間,五代同堂,丁口達101人。革命家毛澤民到迪口時曾在此居住。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在瑞金成立,并著手印制發(fā)行中央蘇區(qū)國家貨幣。1932年7月7日國家銀行發(fā)行了首批紙幣。由于國民黨實行嚴密的經(jīng)濟封鎖,印刷紙幣所需的紙張、油墨等材料無法進入蘇區(qū),毛澤民決定自己動手造紙。他和曹菊如(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稽核處處長)一起深入贛南、閩北一帶學習造紙技術(shù),并尋找造紙所需原材料充足的地方。
毛澤民等人于1932年8月3日來到素有“竹海糧倉”美稱的福建省建甌市,當他們得知建甌所轄范圍的以迪口的毛竹林面積最大、質(zhì)量最好,而且當?shù)剡€有許多造紙工匠時,欣喜萬分。毛澤民高興地說道:“天賜良機?!彼麄儼缱魃倘擞?月6日來到迪口,住在龍源一號的廖家大院,雇傭當?shù)匾淮迕駧?,深入迪口村、下房村、值源村、西坑村、店村、龍北溪一帶考察,并向當?shù)卦旒垘煾涤懡淘旒埣夹g(shù),商量購買紙張事宜。
在這次考察的過程中,毛澤民意外的從村民口中得知,龍北溪村一帶有大量的含銅、銀豐富的礦石,這里曾經(jīng)在宋代時期還設(shè)立過龍焙監(jiān)(監(jiān)在宋代是指專門生產(chǎn)銅、銀的機構(gòu),當時全國只有三四個,龍焙監(jiān)是其中之一)。龍北溪村的這次意外發(fā)現(xiàn)讓毛澤民一行人深感迪口是塊寶地。臨走前,他意味深長地對著此次同行的曹菊如說到:“我們應(yīng)該還會來的。”
迪口龍源一號廖家大院
1933年,毛澤民再次喬裝打扮秘密來到迪口鎮(zhèn)龍北溪村,他們在龍北溪村的龍源、龍崗地帶及周邊村落考察了3天,對當?shù)厮颉⒌匦?、礦脈、民風、農(nóng)田等都做了詳細調(diào)查。這次的考察,讓毛澤民有了大膽的想法:在這里設(shè)立中央第二鑄幣廠。他對同行的人說:“8月份,我們剛好在沙縣繳獲一臺沖床,質(zhì)量非常好,如果搬到這里,今后鑄幣就不愁沒有原材料了?!?/p>
由于種種原因,中央第二鑄幣廠最后并沒有在龍北溪村建成,但是隱藏在龍源一號廖家大院背后的紅色故事卻流傳了下來,為我們進一步挖掘建甌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樹立紅色文化品牌,增添了更加豐富飽滿的文化內(nèi)涵和底蘊。
(作者單位系中共建甌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