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半日往返千里;首臺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于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5G開啟商用,半秒能下載一部影片……這是讓世界驚艷的中國成就——今日之中國,1小時能創(chuàng)造超百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大約1.5億斤糧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鐵路,處理約600萬件快遞,往來貨物貿易額超過5億美元……70年滄桑巨變,有一種奇跡,叫“中國速度”。
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導】
這是一則表達社會認知的材料作文。材料以“中國速度”為主題,列舉了改革開放七十年中國的巨大發(fā)展,取了的最大成就,表達了對“中國速度”的理解。寫作時,要對“速度”尋因溯果,深入挖掘,比如中國為什么會有這種速度?這種速度會給人民百姓帶來哪些變化等等。寫作這一題目,可以運用辯證思維,以發(fā)展的眼光談“中國速度”。具體寫作時,可以聯(lián)系熱點素材展開,表達對“中國速度”的認識。
【例文】
中國速度? 領跑世界
□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賀馮源
“中國來了!”不知是哪家媒體最先發(fā)出了這一聲驚呼。仿佛世界才是一頭睡獅,睜著惺忪的睡眼對中國的速度目瞪口呆。
歷史與發(fā)展肯定了中國速度。
在閉關鎖國的禁錮下茍延殘喘,到虎門升起的濃烈復醒黑煙;從飽受欺壓不得正視的列強殖民下,到中原大地爆發(fā)第一顆原子彈;從國民GDP年年甩尾到全民實現(xiàn)小康;從天宮一號冉冉唱響的東方紅到登頂月球背面的玉兔號,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飛速向前,一張張宏偉藍圖,一項項世界工程,中國,是睥睨天下的東方雄獅。中國人民由衷的自豪感和外國媒體過度的恐慌感恰恰證明了中國的崛起。
中國高鐵見證了中國速度。
1978年,鄧小平在日本訪問乘坐時速210公里的新干線時感慨:“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那一年中國的鐵路營業(yè)里程只有5.2萬公里,雖比新中國成立之初翻了一番,但高速鐵路里程還是零。2019年5月,設計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刷新了人們對“中國速度”的認知。如今,中國高鐵已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
5G技術刷新了中國速度。
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70年前,核武器的出現(xiàn)改變世界秩序;15年前,智能手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時至今日,5G技術則左右著新的世界格局。最近,在上海舉行的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我國運營商宣布了5G計劃,今年進行5G規(guī)模試驗后,預計2020年將實現(xiàn)5G商用。這一宣告,標志著5G的入市指日可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速度”。
其實,除了高鐵和中國5G技術,中國新四大發(fā)明中的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也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這些故事都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和道理:中國在很多領域正在實現(xiàn)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即使是跟跑,但只要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彎道超車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
未來中國的速度,依靠誰?靠的是我們青年一代。習近平曾說過:“未來是屬于青年一代的,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未來能否如報告所言那樣震撼世界,藍圖能否完美書寫,我們,應牢記使命,把握當前,刻苦學習,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注力前行!
以夢為馬,御風而行!
中國速度,由我譜寫!
【評點】
文章通過展示“中國高鐵”“5G技術”等兩個方面,逐層深入地展開論證,最后落腳到“青年一代”的自身實際,富有針對性。不足之處,文章流于素材的堆積,對于“5G”背后的中國精神挖掘不足,比如可以和中國的創(chuàng)新、智慧等結合起來分析,讓文章走向思維的深處。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