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竟超
[摘 要] “墨菲定律”被引入空中交通管制體系當中,能有效提高管制服務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提高航空安全效率和安全質量。空中交通管制體系中的各級管理人員利用科學的思維,不但可以保證安全底線,更能提高管理效率。文章結合實際工作對“墨菲定律”引申出的管理思維進行探討。
[關鍵詞]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墨菲定律
中圖分類號: E227 文獻標識碼:A
墨菲是一名工程師,在美國空軍的實驗中,得出了一個著名推斷:“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盵1]它的根本意義在于,可能出錯的事即使是概率再小,隨著時間的延續(xù),只要你做下去,就逃不掉出錯。出錯是必然的,即使它看上去非常得簡單?!澳贫伞北徽J為是20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墨菲定律同海恩法則一起并入民航安全管理模型中,成為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思想和依據(jù)。
空中交通管制(簡稱空管)體系的安全管理和“墨菲定律”有著完美的契合。“墨菲定律”提醒每一個人只要有安全隱患的存在,不管這種可能性多么小,出現(xiàn)問題遲早要發(fā)生。例如,有管制員違反規(guī)定操作的發(fā)生,但因為安全的多重保障,也許一次、十次、一百次甚至一千次違章都沒有發(fā)生管制差錯和事故,但是可能就在第一千零一次違章時,管制差錯甚至航空事故隨即發(fā)生。只有停止違章的行為,才有可能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
空管體系內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都在提醒,不重視“墨菲定律”的客觀性,就必然承受嚴重的后果。這就需要認真思考和理解“墨菲定律”背后科學性和客觀性,用正確的心態(tài)和正確的行為,保證工作安全有效。每一層的安全管理人員從思想上有必要得到有效統(tǒng)一,開展和布置安全保障工作才不會偏執(zhí),有效保障體系內每一個節(jié)點,形成合力保證安全運行。
一、“墨菲定律”中的客觀性
“墨菲定律”中的客觀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不論科技多么發(fā)達和設備多么先進,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例如,即使很多崗位有各種的監(jiān)視設備,航空器應用各種自動化的儀器,也避免不了年復一年人為造成的事故。近年的波音737MAX停飛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空管領域中必須承認,人員水平高低的差異,工作能力的差異,環(huán)境適應性差異等,在空中交通管制各崗位中是普遍存在的。即使空管各層級一直為管制崗位人員設定底線,但是不管畫在哪里,線上線下都有人。實際工作中,管理層更多關注的往往是新進人員,但不得不說,在職的每個人工作能力的保持,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人員道德思想有必要得到足夠的關注[2]。這就像“墨菲定律”的指引,一定會有人去做錯事。
第三,時間是“墨菲定律”存在的基礎,必須承認發(fā)生事件的時刻跟發(fā)生概率無關聯(lián)。不能因為可能的概率小就錯誤的判斷下一時刻也不會發(fā)生。同樣不能因為長時間不發(fā)生預料的事件,就認為沒有風險和隱患,隱患時刻存在。
二、空管安全管理人員有必要具備的思維方式。
空管安全管理人員利用“墨菲定律”可以提煉以下幾種科學思維:
(一)影響安全事件案例起到的是警示作用,警示作用有利于強化安全意識,幫助人們提高對安全隱患的警覺性[3]
安全管理是目標管理,而安全事件又是不經常的和不希望的意外發(fā)生,伴有極大的偶然性。這些意外事件概率比較小。甚至小到往往被忽視并產生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這種思想又正好為下一事件發(fā)生埋下伏筆?!澳贫伞碑a生的事件告誡我們,事件是必然的,對待工作時時刻刻不能放松戒備,為保障安全,就必須從平時預防開始,要時刻有著高度的警覺性。安全事件的案例要時常教育,拿在手中,放在身邊。這種方式對提高安全意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安全管理必須由被動管理變成主動管理,不能等出了問題后再進行教育、亡羊補牢
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管理,不利于發(fā)展變革中的空管體系。只有主動出擊,在不影響日常運行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一種危機環(huán)境,主動創(chuàng)造困難,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更優(yōu)秀的管理方法。在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下,空管在發(fā)展過程中,不可能全面認識并照顧到每一個工作中的重要節(jié)點和安全隱患。那就必須時時刻刻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者要隨時檢查,隨時發(fā)現(xiàn)來自基層運行的有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例如,定期地抽查和突擊檢查,交叉檢查都是有效手段。基層崗位,人員調換,交叉調換也是主動推進自檢自查的有效手段。利用好應急演練,與此同時關注演練的時效性,是分析問題的有效方法。
(三)進行空管安全管理要從正反兩個方向推進,激勵和壓力缺一不可,力量均衡才是發(fā)展的需要
平衡是一門藝術,是需要安全管理者認真思考和實踐的。對于所要管理的人員一味地施壓和一味地激勵都不適合安全管理的需要。針對實際工作,按照崗位的不同,職責的不同,需要的可用手段要足夠的豐富,給予管理人員承擔的責任和可用的權力要對等,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將安全管理的能效最大化。
(四)制定規(guī)則時,崗位標準底線劃定要合理
為保障工作安全有效持續(xù)在底線之上,有必要制定制度將人的隱患剔除,要建立有效的人員淘汰和換崗機制。隨著民航事業(yè)的不斷推進,需要提高各個崗位底線的標準,這是客觀要求。但是又無法保障全員都在這個標準之上。崗位人員剔除和換崗就成了必要手段。但這種制度同樣帶來風險,把控風險是安全管理者必須考慮的問題??陀^的、可操作的制度成為必須項。每個人要牢記,必要時用科學、求是的精神下決心,下狠心。不講情面,保住安全的底線。
(五)要有容忍挑毛揀刺的工作心態(tài)
要重視敢于指正,敢于看不慣違章行為的人。要重視基層領導對安全管理的要求。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敢于直言不諱的人本身就用正直的態(tài)度面對工作的人。這樣的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最可貴。實際中有些人,可能表述越發(fā)難聽,可能站位不夠高度。但都不能否認,這是正確的行為和正確的思維。這種要求對基層一線最為有利。重視基層是要有角度,有方向性的。特殊的事件往往具有示范效果,直接影響到對基層工作的發(fā)展。例如,放縱日常崗位中某些細小的違章行為,如果有人指出,得不到重視或受到干預,必將關閉言路,造成管理失效,安全倒退。所以一定要重視自我表述,關注安全管理者的心和嘴。
(六)不能輕視任何一件安全事件,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規(guī)避隱患制度
剖析安全事件的本質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改正安全隱患則需要制度做保障,督促行動。安全管理者輕視問題的分析是絕對不能有的思想。
(七)要科學的認識時間,過去的成績說明不了問題,所有的事都會比預計的時間長,安全事件中的風險同樣如此
好大喜功是安全管理者最忌諱的事情,草草了事也同樣干不好安全管理。認識安全事件的性質和角度必須放在一個長久的時間基礎上進行,否則更細微的安全隱患就無法被認知和體現(xiàn),造成的就可能是重復性事件的產生。
(八)即使事件肯定會發(fā)生,也絕不能有消極的態(tài)度
在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上應直接影響到對事件的處理結果中。有些人明知道隱患肯定會發(fā)生,卻不做該做的事。這樣的人出了事后,一樣要受到嚴肅的處理。而積極應對隱患的人,即使出了事,也應該得到組織的理解。關懷中孕育的是安全管理的棟梁,能使空管事業(yè)有效地發(fā)展和繼承下去。
(九)“墨菲定律”無時無刻不能成為阻礙發(fā)展的理由。過度憂慮和擔心是很多安全管理者常出現(xiàn)的錯誤心態(tài)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航天飛機事故后,美國錯誤地停止了一切后續(xù)航天飛機計劃。帶來的是發(fā)展的停滯??展軉挝坏暮芏喟l(fā)展項目,或因某個安全事件,也同樣出現(xiàn)了類似情況,其中必然夾雜著類似的恐懼思想和沉重的心理包袱。缺乏的是積極面對未來的信心和決心。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穩(wěn)定心態(tài),穩(wěn)定思維。
三、黨的思想引領作用來應對“墨菲定律”的影響
黨組織教育黨員同志敢于擔當,敢于承擔責任,不但在做事中得到體現(xiàn),更應當在遇事中得到體現(xiàn)。隨著空管事業(yè)的發(fā)展,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安全事件。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反對形式主義,整頓作風,人文主義的關懷。承認自我,客觀看待事情,實事求是,不怕困難,敢于嘗試,都是應對“墨菲定律”的正確思想和有效方法。在應對問題的辦法上,黨的思想和安全管理的思維從本質上是相通的。安全管理者同時要繼承黨的思維意識,將黨的思想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參考文獻:
[1](美)阿瑟·布洛赫.墨菲定律[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2]班永寬.航空事故與人為因素[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2.
[3]崔全會. 簡論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墨菲定律的啟示[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9(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