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摘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年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殷切期盼。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愈加富裕,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卻越來越貧瘠,道德對人們的約束作用也變得更少,尤其是未成年人對傳統(tǒng)先賢文化的感觸也更是稀薄。未成年人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未來國家發(fā)展的新鮮活力,弘揚先賢文化,在未成年人心中構筑強大的中國夢,能夠切實加強和改進對未成年的教育。
關鍵詞:未成年人;先賢文化;中國夢
一、走進古鎮(zhèn),傳承先賢文化
古圣先賢由來已久,比如人文初祖的伏羲,中華民族始祖的炎帝,人文始祖的黃底,又比如孔孟和莊子等等,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先賢。走進圣賢的故鄉(xiāng),弘揚先賢文化,引導未成年對先賢文化的深入學習,增強對未成年的思想文化教育。
千燈古鎮(zhèn)是江蘇省歷史文化的有名地方,位于昆山市,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新石器時代,這片美麗的土壤就孕育出了燦爛文明的史前文化,至今仍保留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棋盤式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同時這片土地還造就了杰出的思想家和愛國學者顧炎武,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的發(fā)源地。隨著昆山精神文明的建設,千燈古鎮(zhèn)便確立了“保護古鎮(zhèn)、傳承先賢精神,弘揚昆曲文化”的中心發(fā)展思想。古鎮(zhèn)中的“牡丹亭”,立了一座石像雕塑,是為了紀念昆山腔的創(chuàng)始人顧堅先生而建造。通過開展“走進先賢故里,傳承先賢文化”的主題研學教育活動,引領未成年人走進昆山千燈古鎮(zhèn),讓學生切實感受“三賢精神”,傳承先賢文化,構筑心中的中國夢。
二、緬懷英烈,傳承先賢文化
中華民族傳承上千年,經歷了輝煌的秦漢時期,享譽世界的唐宋時期,同時也經歷了近代山河破碎、沉重屈辱的帝國主義侵略時期,直至今日,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歷史發(fā)展目標,凝聚力幾代中國人民共同的心愿。清明作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是對祖先祭祀的重要日子。起初清明只是一種節(jié)氣,是晉文公將寒食節(jié)的最后一天定為了清明節(jié),該項節(jié)日始于周朝,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袄ド饺t”歸有光、顧炎武、朱柏廬激勵抗日救亡,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對后世對我們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學習進而敬仰?!熬乓话耸伦儭焙?,抗日的情緒和聲浪不斷高漲,在1932年昆山將歸有光的墓地重新修整并建立了一座“御倭亭”。后來還在昆山以三賢命名了馬路,分別是震川路、亭林路和柏廬路,并且沿用至今。經濟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安寧穩(wěn)定,是無數英烈以骨為筆、血為顏料,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帶來的光明世界,因此,清明時節(jié),引導未成年人挖掘英雄先烈背后的故事,弘揚愛國情懷,鑄造英雄之魂。在中小學、高中學校以及幼兒園等教育基地,開展紀念革命先烈、緬懷先賢的專項活動,能夠進一步推動中國夢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構建,提升愛國思想教育。
三、詩書傳萬里,傳承先賢文化
正所謂“最是書香能致遠”,中華文化傳承千載,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先賢的思想融入其中,比如《論語》、《弟子規(guī)》、《滿江紅》等文學著作,傳承先賢文化離不開對經典詩篇的學習和誦讀,能夠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對民族的熱愛。顧炎武除了是一名愛國英雄,同時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其故居更是吸引了無數前來參觀游客的心神向往。顧炎武的文學才華很少有人所知,但是他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勵了無數青年志士,也曾被列為“中華七十二偉人”之一。顧氏也曾撰寫了《日知錄》,其內容大多為治國方略,被道光皇帝所贊賞。顧炎武著名的詩詞有“秋山復秋山,秋雨連山殷”,“日入空山海上侵,秋光千里自登臨”,也有“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的壯志。引導未成年人誦讀經典名著,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將中國夢內化為行動,不但能夠提升思想道德教育,還能提升中國自信,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傳承人。
四、學習昆石,傳承先賢文化
昆石產自昆山的玉峰山,又名巧石和玲瓏石,與靈璧石、太湖石和英石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昆石的開采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至今也已有兩千多歷史,宋代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是對昆石大有稱贊,在七律“雁山菖蒲昆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蹦壳坝袃勺ナ⒎逄幵诶ド降耐ち止珗@中,一是“春云山峋”,一是“秋水橫波”,其陳列在顧炎武的紀念館中。另一方面昆石的價值,還在于其稀有和脆弱性,它的歷史較之于喜馬拉雅山脈也不遑多讓,我們學習昆石,傳承昆山文化,在學習中鍛造愛國、誠信、友善的文明精神。引導未成年人對昆石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干的“昆山精神”,不斷激勵未成年人內心勇敢和創(chuàng)造的靈魂建設。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要振興中華、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未成年人的先賢教育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未成年人國家的希望,是國家發(fā)展的先進動力,在這個物質文化蓬勃發(fā)展,精神層面卻極度空虛的世界,更要抓緊對未成年人中國夢的進一步構建。通過多樣化的先賢文化教育活動,增強未成年人的責任感,弘揚先賢文化,傳播正能量。
本文系蘇州市重點立項課題“校外實踐特色課程“昆山人家”的開發(fā)和實施研究”(編號:16121033)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益斌.傳承創(chuàng)新佛山先賢文化的意義、路徑與愿景[J].文教資料,2019(24):79-80+84.
[2]李潤芳.探尋先賢足跡 感悟朱子文化[J].朱子文化,2019(01):56.
[3]侯小玲,劉昌國.用先賢品格影響學生行為、思想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