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我們家有七個孩子,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又當?shù)之攱專瑸榱损B(yǎng)活我們,給我們掙學(xué)費,父親做起了糖葫蘆,然后走村串鄉(xiāng)去賣。
父親先是從縣城的水果站批發(fā)回來一麻袋山楂,還有幾捆竹簽兒,一口袋白糖。先把山楂倒在桌子上挑一遍,然后把山楂洗一遍,把山楂拿在手上,另一只手拿一把小刀,用刀把山楂橫著輕輕地割一半,然后用錐子尖把里面的籽兒輕輕一挑就挑出來了,再把去掉了籽兒的山楂用竹簽穿上,下一步就是熬糖了,白糖下到鍋里,遇熱就熔化了,變成了液體,于是就把已經(jīng)穿好的糖葫蘆拿過來,放到鍋里蘸一下糖,還要滾動一圈,讓所有的山楂都能蘸足糖再把它拿出來,放到事先準備好的鐵板上,再去蘸下一串兒……都蘸完后,停幾分鐘,糖葫蘆就結(jié)冰了,整個工序就完成了。
然后,父親就把所有的糖葫蘆都插到一捆事先做好的草把子上,把草把子放到小推車上,父親就推著車走了,到各村去賣。
父親每天早上三點多就起來熬糖、蘸糖葫蘆,每天要準備一百串,蘸好的時候,天剛蒙蒙亮,父親就上路了。父親每天要走六七個村子,有時遇上有集市,還要去鄉(xiāng)里,所以每天要走五六十里的路。中午餓了,父親也舍不得進飯店吃飯,而是吃從家里帶的玉米面饃饃,渴了就向人家要一口水喝。父親一直賣到天黑,把所有的糖葫蘆都賣完了才能往家走,而這時,天已經(jīng)全黑了,所以每天父親都是踩著月光回來的?;貋砗?,匆匆地吃完飯,還要帶著我們洗山楂、挑山楂籽兒、穿糖葫蘆……忙完了這些,已經(jīng)到半夜了,父親這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入睡,但只睡不到四個小時,就又得起來蘸糖葫蘆……
那些年,父親就是用他的糖葫蘆為我們掙來了學(xué)費、掙來了買衣服買鞋的錢,使我們在那樣艱難的日子里都能完成學(xué)業(yè),并順利地成長。
父親已經(jīng)去世十多年了,每到冬天,我都能想起父親的糖葫蘆,想起父親那熟悉的聲音:“糖葫蘆,賣糖葫蘆了!”有的時候,我也會在街邊買一個糖葫蘆吃,在北京出差的時候,我還在前門品嘗過北京的糖葫蘆,但總感覺沒有父親做的好吃,在我心中,父親做的糖葫蘆是最好吃的,因為那里面濃縮著父親對我們的關(guān)懷,有著甜甜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