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蔽镔|(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推動精神生活的發(fā)展。今年,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多數(shù)家庭早已物質(zhì)優(yōu)渥,有人認為奢華的穿戴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雖然點明了觀點,但是用穿戴代替衣食,有偷換概念之嫌。)
大家是否記得朱自清《歐游雜記》中那座豐盈而又空虛的龐貝古城?豐盈的是城中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豪奢生活,空虛的是城中人閑極無聊、飲酒縱樂的靡亂場景。衣食的豐足非但沒讓龐貝人進取,反倒催生了滿城惰怠的懶漢,著實應了那句“飽暖思淫欲”的古話。
(《歐游雜記》的素材引入頗有亮點,但是作為應用文體,缺少對寫作任務情境的交代。)
反觀現(xiàn)實社會,不知你是否有過酒足飯飽而陡生懶散,小有成就而停步不前的想法?一時的滿足感充盈心房,遮蔽了你進取的遠大心胸,阻礙了你前進的穩(wěn)健步伐。于是你愈發(fā)安于現(xiàn)狀。然而中國青年奮起的步伐決不能被一時的安逸所阻擋,我們應胸懷前程,修明德行。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些讀書人有志于學習圣人道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飯食為恥,不僅恥于己,更是恥于他人。家庭出身各有差異,追求生活富裕是人之常情。孔子認為,富者安其富,要有修養(yǎng),不能去侮辱清貧的窮人;窮人雖出身一般,但不應為自己的貧窮而感到羞恥,而應安貧樂道,恬于進趣。內(nèi)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對材料的分析缺少亮點,語言過于乏味。)
衣食足而更思自身修養(yǎng)。言行和衣裝,是一個人的“形象”,也就是現(xiàn)代人稱之為“風度”的理念。這兩個看似隨意的問題,其實關乎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工作中若與一位信口雌黃,對自己的言論毫不負責的人在一起,斷然談不上和諧;而與一位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人在一起,也不是一件開心的事。再者,若和一位衣著不得體的同事出去辦事,成功率就可能要大打折扣——沒有人相信衣著輕浮的人會踏實認真地做事。
(本段分論點最好與上一段照應,且作為主體段缺少有力例證,使得作文說理性不強。)
同學們,人之所以貪圖享受,是因為心中缺乏真正的信仰,缺乏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真正的修養(yǎng)應該是“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與氣質(zhì),即使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只要胸中有學問,氣質(zhì)自然光彩奪人。希望大家能將戒奢以儉、推己及人的修養(yǎng)銘刻于心。(結(jié)尾聯(lián)系現(xiàn)實,但語言過于空洞,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也未能體現(xiàn)發(fā)言稿的文體特征。)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升格指導
同學們在寫作時,首先就要體現(xiàn)寫作任務情境,否則極易偏離寫作要求,特別要注意應用文體的格式和表達情境。發(fā)言稿的語言要清晰有力,不能過于平淡乏味,要做到以理服人,啟人深思。素材貧乏會削弱議論的力度,同學們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些素材,寫作時才能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