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政府總量掌控,向民眾定量平價供應口罩。
自從1月20日,韓國發(fā)現第一例新冠肺炎以來,到3月3日,短短的43天,確診病例達到了5186例,死亡31人,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增加,體溫計、洗手消毒液、防護服尤其是口罩供應就顯得極為緊張,口罩銷售價格直線上升。近期韓國人最常用的KF94口罩,疫情前是700-800韓元一枚(合人民幣約4.5元),目前在藥店、超市等實體店的售價是2000韓元一枚,網上售價則超過4000韓元(合23元人民幣),增長了五六倍。乃至很多電視購物頻道紛紛推出了口罩專門銷售節(jié)目。有一家庭購物公司2月8日的口罩特別電視銷售節(jié)目,現場就銷售了4000套(1套100個)KF94口罩。
在口罩暴利行情下,部分口罩生產商、銷售商(藥店為主)就出現了囤積居奇、囤貨惜售的現象。對此,韓國政府圍繞著口罩的產銷制定了一系列管控對策。
為保證口罩的充分供應,韓國政府與各口罩制造企業(yè)合作建立緊急應對體系,通力合作,增加供應源,最大限度啟動國內生產設施,保證產品供應。生產廠家24小時不間斷生產,每天至少生產1000萬個口罩。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相當于我國的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處長表示,“2月3日時,口罩制造商大約還有3110萬個口罩庫存”。
2月4日,韓國企劃財政部頒布了《禁止對醫(yī)用口罩與洗手消毒液囤積居奇的公告》,明確規(guī)定,如果口罩生產和銷售者,對數量超過2019年月均銷量150%的口罩囤貨5天以上,即可視為囤積居奇行為。開業(yè)不滿2個月的新商戶在一批口罩采購后10天內沒有退貨也沒有出售的,也將被視為囤積居奇。對囤積居奇者,公告指出, “將采取最強力取締措施”,最高將處以2年有期徒刑和5000萬韓元(合30萬元人民幣)罰款。政府將在食藥處和各市、道設立舉報中心,由公正交易委員會和國稅廳等政府機構出動120人,組成30個聯合行動小組,對90個地方進行調查,專門取締相關行為。這一告示為限時告示,實施期限截至4月底。
限制韓國口罩出口量。韓國食藥處攜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產業(yè)部、中小風險企業(yè)部、農林畜產食品部、關稅廳(海關)組建跨部門工作組規(guī)定,從2月26日零時至4月30日實施緊急調整措施,防止口罩大量出境,生產商的出口量限制在當天生產量的10%以內,銷售商則不許向國外銷售口罩了。
與此同時,口罩生產商需向食藥處申報每日產量、出貨量、出口量及庫存量;若銷售商向一家商店一天出售1萬只以上的口罩也需申報售價、銷量及購買方。
政府總量掌控,向民眾定量平價供應口罩。2月26日,企劃財政部在首爾政府大樓召開“采取追加措施穩(wěn)定口罩供應的工作會議”,作出了如下決定:
韓國全國每天口罩生產量約為1000多萬個,政府要求口罩生產商將每天口罩產量的50%以上500多萬個供應給官方定點銷售處。其中240萬個口罩將按照每家藥店100個的數量,分別供應給全韓國各大都市的2.4萬余家藥店;110萬個口罩分配給地方縣市的1400家藥店和1900多家地區(qū)農協網店;向韓國疫情最重的大邱、慶尚北道供應100萬個口罩;政府每日還將向全國醫(yī)療機構和大邱醫(yī)生協會供應50萬個口罩。此外,政府再向大邱市、慶尚北道追加提供500萬個口罩。剩余的口罩將通過國營家庭購物等渠道線上銷售。政府建議官方定點銷售處根據口罩成本價格和運輸成本制定合理的銷售價格,非常時期要盡可能零利潤經營,并限制每人一次最多只能購買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