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娟
【摘要】目的:分析貧血患者的血液紅細胞臨床檢驗的效果。方法:我院選取在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間接收的缺血性貧血患者的40例為甲組、地中海貧血患者40例為乙組,以及經檢測健康狀況正常人40例為丙組,作為研究對象。三組對象均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要求受檢對象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血,抽取患者靜脈血液3毫升,檢查患者的血液成分。觀察對比三組受檢對象的血液紅細胞含量(RBC),紅細胞體積(MCV)血紅蛋白水平(Hb)以及紅細胞體積分步寬度(RDW)等幾項指標之間的差異。結果:觀察比較三組受檢對象血液中各項指標,甲組和乙組血液中的紅細胞RBC、MCV、Hb三項參數均顯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的丙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血液紅細胞臨床檢驗貧血患者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血液檢驗
【中圖分類號】R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149-01
前言
貧血是由于患者在長期的慢性失血中造成的一種臨床表現,這種癥狀主要表現為患者的不定期的出現頭暈、身體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氣短等現象[1]。嚴重貧血者可能會出現昏倒后死亡的現象。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逐漸呈現老齡化現象。很多老年人會由于一些慢性基礎性疾病到自的多種器官衰竭的現象,老年人的細胞衰竭導致其促紅細胞的功能以及儲鐵功能都直接下降。所以缺血的現象多是在老年人中出現。貧血的類型有很多,主要包括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幾種[2]。類型不同的貧血癥實際治療方式也不同。所以在治療前對患者貧血情況進行鑒別診斷至關重要。本次研究中就血液紅細胞臨床檢驗貧血患者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選取在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間接收的缺血性貧血患者的40例為甲組、地中海貧血患者40例為乙組,以及經檢測健康狀況正常人40例為丙組,三組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缺血性貧血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35.42±10.28)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39.23±12.58)歲;經檢測健康狀況正常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36.45±11.50)歲。三組接受研究的對象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三組對象均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要求受檢對象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血,抽取患者靜脈血液3毫升,檢查患者的血液成分,選擇全自動血液檢測分析的方法進行檢查,同時采用配套的儀器和藥劑,執(zhí)行操作時保證精確無誤。抽取完成后加入抗凝劑,分析血液中的紅細胞韓玲進一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貧血問題,以及評估患者的貧血類型。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三組受檢對象的血液紅細胞含量(RBC)、紅細胞體積(MCV)、血紅蛋白水平(Hb)以及紅細胞體積分步寬度(RDW)等幾項指標之間的差異,從而判斷貧血患者的貧血類型以及和正常人之間差異。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根據SSP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x±s)以t檢驗,計數資料(%、n)以X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比較三組受檢對象血液中各項指標,甲組和乙組血液中的紅細胞RBC、MCV、Hb三項參數均顯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的丙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內容見表1:
3?討論
貧血患者中比較常見是缺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貧血疾病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身體內缺乏鐵元素,或者是患者機體造血能力差,導致出血以及血液系統(tǒng)性疾病的產生[3]。當前,隨著缺血患者的增多,很多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的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這種貧血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所以治療時需要根據患者的貧血的類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辦法。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含量極其各項指標是判斷是否存在貧血問題的重要依據,所以對貧血患者進行診斷治療時,很多醫(yī)學研究者都是通過檢測儀檢測分析患者體內的實際紅細胞含量,。從而給患者后期治療做好準備。本次研究中,我院將缺血性貧血患者、地中海貧血患、經檢測健康狀況正常人共同研究,分析不同受檢者血液中的紅細胞各項指標不同的影響。甲組和乙組血液中的紅細胞RBC、MCV、Hb三項參數均顯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的丙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綜上所述,血液紅細胞臨床檢驗貧血患者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徐茂茂, 汪秀英. 腎性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臨床檢驗探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7, 19(5):451-454.
[2]?劉萬元, 賈春艷. 腎性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臨床檢驗探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 v.18(73):156-157.
[3]?黃燕鳳. 長期透析致貧血患者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系列參數的檢測意義[J]. 實用檢驗醫(yī)師雜志, 2017, 9(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