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芳, 盧曉, 譚艷芳, 張翠雁
近年來,乳腺癌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患者對化療接受程度的增加,乳腺癌患者存活率顯著上升[1]。然而,由于化療等后續(xù)治療導致治療過程延長,乳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生活質(zhì)量。心理問題與癌癥患者存活率呈負相關(guān),因此,對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尚缺乏心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影響的相關(guān)研究。本研究擬通過制定護士主導的心理干預項目,探討其對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為心理干預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提供臨床依據(jù)。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乳腺癌術(shù)后擬行化療患者166例,按照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干預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3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已確診為乳腺癌,已行乳腺癌根治術(shù),同意術(shù)后接受化療;③評定為抑郁高風險患者,流調(diào)用抑郁自評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評分≥16分[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疾?。虎谝汛_診為抑郁患者,正服用抗抑郁藥物;③合并其它精神疾?。虎軣o法配合電話交流。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相關(guān)知情同意書。記錄兩組患者年齡、教育程度、腫瘤分期和手術(shù)方式等一般資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照組患者術(shù)后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的基礎(chǔ)上,予心理干預。參與心理干預的所有護理人員均接受了與乳腺癌化療、醫(yī)患溝通和心理學相關(guān)的知識培訓,總結(jié)適合乳腺癌術(shù)后患者的心理干預方法,完成培訓后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的護士方可參與本計劃。心理干預主要包括3部分內(nèi)容,即健康教育、應對方式和情感支持。健康教育包括針對患者的疾病進展和治療過程提供營養(yǎng)、化療副作用和癥狀應對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應對方式包括行為訓練、壓力管理和認知療法。情感支持主要是家庭、朋友和醫(yī)務人員對患者的鼓勵和支持。心理干預項目實施時間總7周,每周1次,每次約30~60 min,具體如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通過心境狀態(tài)(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量表評估患者不良情緒狀況,該量表包括了40個題目,每項最低0分,最高4分,最后得出5個維度,分別是焦慮、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得分越高,情緒控制情況越差[3]。記錄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后第7周時POMS量表評分。
通過歐洲腫瘤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zhì)量核心問卷(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Questionnaire version 3.0,EORTC QLQ?C30)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問卷包括3個主要維度,分別是總健康狀況、功能狀況和癥狀狀況??偨】禒顩r用作評估患者總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質(zhì)量;功能狀況包括5個項目,分別是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癥狀狀況包括9個項目,分別是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每項得分為0~100分,總健康狀況和功能狀況得分越高說明總健康和功能越好,癥狀狀況得分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
通過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x±s,兩組之間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率(%),兩組之間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乳腺癌化療患者主要的心理問題分別為焦慮、恐懼、悲觀、猜疑、自卑和無助,比例分別為86.75%、83.13%、72.89%、39.16%、59.04%和21.69%。
表2 心理干預內(nèi)容
表3 乳腺癌化療患者主要心理問題[n(%)]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前POMS量表焦慮、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后焦慮、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評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心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前EORTC QLQ?C30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心理干預后軀體功能、角色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評分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干預后總健康狀況、情緒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心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總健康狀況、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3 兩組患者POMS量表評分比較(分,x±s)
化療常用于治療乳腺癌術(shù)后復發(fā)率較高的患者,然而,化療會引起患者焦慮、抑郁和生活質(zhì)量下降,曾接受化療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顯著降低[4]。Bigatti等[5]發(fā)現(xiàn)乳腺癌門診中接近一半的患者有輕至重度焦慮和抑郁,然而焦慮和抑郁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和診斷。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與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密切相關(guān)。當患者伴有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時可能會難以承受來自于癌癥的壓力,生活質(zhì)量隨之嚴重降低。Sellick等[6]認為抑郁應該得到正確的診治和隨訪,不然抑郁會加重患者身體癥狀,引起患者功能障礙,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焦慮和抑郁作為心理疾病會導致患者身心功能障礙,心理干預應該成為癌癥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精神支持和心理治療可減輕患者化療后的孤獨、焦慮和抑郁等心理癥狀[7]。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焦慮和抑郁癥狀[8,9],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增強患者免疫功能[10],提高患者存活率[11]。因此,對于乳腺癌化療患者,尤其是抑郁高風險患者,應進行適當?shù)男睦砀深A。
本心理干預項目的重點是與化療相關(guān)的癥狀管理教育,治療過程中負面情緒應對指導和情感支持,它包括了應對壓力方法,表達對癌癥復發(fā)的恐懼,克服困難技巧,社會資源利用、自我接納和經(jīng)驗共享。目前已有相關(guān)研究通過心理干預項目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干預[9,12],上述心理干預項目通過癥狀管理、教育和行為治療來減輕患者心理問題,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zhì)量。張小萍等[13]對乳腺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住院期間進行心理干預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焦慮和抑郁得分,減輕患者疼痛、惡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然而,上述研究心理干預時間為2周,干預時間較短。楊多[14]對乳腺癌術(shù)后患者住院期間進行心理干預同樣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后12個月仍可顯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焦慮和抑郁得分,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可降低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PMOS量表焦慮、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評分,與上述研究結(jié)論相似。通過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指導患者減輕化療相關(guān)不良反應的方法,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可降低患者對化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他們的焦慮和抑郁,提高他們治療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自律性[10]。
表4 兩組患者EORTC QLQ?C30評分比較
張靜等[15]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可提高乳腺癌化療患者希望水平評分,提高EORTC QLQ?C30總健康狀況、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降低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評分等癥狀狀況評分。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干預可提高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EORTC QLQ?C30總健康狀況和功能狀況評分,降低癥狀狀況評分,與上述研究結(jié)論相似,這可能與情緒表達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總健康狀況有關(guān)[10,16]。生活質(zhì)量方面,本心理干預項目對乳腺癌化療高風險患者角色、情緒及社會功能等均有良好的影響。大部分患者出院回家后抱怨有被隔離感,此外,化療不良反應也限制了患者社交活動。鼓勵患者積極利用社會資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可幫助患者克服人際關(guān)系方面的困難。交流期間指導患者減輕化療相關(guān)不良反應,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與患者進行耐心的交流,可以幫助患者掌握身體狀況,緩解心理痛苦,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本心理干預項目可有效地減輕患者化療不良反應,如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和腹瀉等。乳腺癌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眠和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化療期間惡心嘔吐、抑郁、疲勞、失眠和焦慮等癥狀會更為嚴重,乳腺癌化療患者抑郁風險越高,其失眠和疲勞等癥狀越嚴重[17,18],這說明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更需要進行特殊心理干預。本心理干預項目是及時有效的,在改善乳腺癌化療患者心理健康的同時可緩解他們化療相關(guān)不良反應的癥狀。
綜上所述,護士主導的心理干預可改善乳腺癌化療抑郁高風險患者身心健康,緩解患者化療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