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靜靜
摘要:戲曲作為我國傳統(tǒng)藝術中的瑰寶,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戲曲藝術家的傳承與發(fā)展,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放光彩。隨著現(xiàn)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很多戲曲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沒有對角色的人物性格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唱腔、道白、身段等基本功之外,對情感的表現(xiàn)不足,很難引發(fā)人們的共鳴這樣也就造成戲曲表演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特色,很難促進戲曲表演的傳承。
關鍵詞:戲曲演員;塑造人物;人物性格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必須要深刻認識角色,這樣才能夠按照角色的具體生活情況做出合乎常理的選擇,通過讀劇本認識人的方式對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進行深入分析,全面體驗人物的情感。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從臺詞中挖掘角色的意向,也能夠讓演員對角色的情感變化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劇本中的臺詞是表演的重要骨架,不僅可以介紹劇情展開矛盾,而且也能夠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一、通過閱讀劇本對人物性格進行深入分析
在進行戲曲表演之前,演員最主要的就是研讀劇本,認真完整的去揣摩劇本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更好的去分析角色,在不同故事走向下的內(nèi)心活動,進而將自己帶入到角色之中,促進演員與角色之間的心靈交融[1]。
很多的青年演員在演戲之前往往缺少對劇本的研讀以及準備工作,很難把握劇情的重點,導致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與角色的性格,生活以及心態(tài)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距,使觀眾產(chǎn)生不真實的表演感覺。現(xiàn)代人物形象與古代人物形象,由于生活習慣差距較大,戲曲演員除了要對角色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之外,還應該結合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以及背景,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角色之中,完成整個戲曲表演。
戲曲表演與現(xiàn)代影視劇表演最顯著的差別在于戲曲表演屬于實時的表演,不能夠進行現(xiàn)場的剪輯,對戲曲演員的表演技巧要求更高,要具備一定的臨場反應能力。在認識角色時,最主要的就是通過角色的語言認識其思維內(nèi)涵,劇作家可以運用語言來塑造人物,豐富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演員則必須要對語言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人物的性格[2]。通過人物的語言推理也可以理解角色的思想變化,進而感受人物的思想脈絡,通過長時間的舞臺經(jīng)驗積累,能夠?qū)θ宋镞M行準確的感覺與判斷。舞臺上一個藝術形象的塑造,是由一系列的舞臺行動來完成的。離開了舞臺行動,也就談不上人物塑造。
二、正確運用動作與表情
對戲曲表演來說,在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表現(xiàn),吸取人物賦予其獨具特點的人物特征必須要積極的將生活中特有的動作通過藝術加工,運用在戲曲人物表演的過程中,這樣更貼合戲曲人物的形象。例如,在演出《宇宙鋒》飾趙艷蓉一角,劇本規(guī)定情景是封建社會里趙艷蓉身為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可是面對自己的父親為了自己的權勢,攀附皇親,要把趙艷蓉獻于皇上。此時該怎么辦?抗旨不尊是欺君大罪,違抗父命是不孝,趙艷蓉只能用自己的辦法自我救贖——裝瘋,這就為演員的表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程式的水袖外畫人物的內(nèi)心痛苦,對父親的表演是“瘋”,對觀眾的表演又是一種悲痛,反復地跳進跳出。要想塑造好這樣的一個角色,演員就必須將生活中瘋子的各種特有姿態(tài)借鑒過來,再進行藝術的夸張美化,變成舞臺上美化過的這個“瘋子”。一次裝風“戲弄”的反抗,一場經(jīng)典戲劇的演繹。
三、加強基本功的練習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每一位戲曲演員來說,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全面的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戲曲表演之前,戲曲演員最主要的就是對唱、念、做、打等程式化的表演形式進行熟練的掌握,尤其是演員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唱,在曲目演繹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情緒發(fā)展變化以及不同的人物個性化特點,形成不同的流派唱腔,塑造出一個真實活靈活現(xiàn)的戲曲人物,讓觀眾能夠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表演時,通過優(yōu)美的音律可以讓人物的形象更加的出色,也可以激發(fā)聽眾的興趣。
四、具備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
很多戲曲演員由于從小接受戲曲表演訓練,往往忽視了文化藝術的培養(yǎng),這樣就導致大多數(shù)的戲曲演員自身對文學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內(nèi)涵不夠深入,隨著現(xiàn)在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追求擁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觀看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除了對演員的外在表演進行鑒賞時,對戲曲文化內(nèi)涵的鑒賞也在不斷增多,為此戲曲演員必須要提高對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注重對文化藝術的熏陶,例如可以多多閱讀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名著,通過積累大量的文學作品提高演員自身的文化鑒賞能力,理解戲曲劇本的深刻內(nèi)涵。在戲曲表演時,通過戲曲演員自身對文化藝術素養(yǎng)的理解,能夠更加真實生動的將戲曲人物展現(xiàn)出來,對作品有著更加深刻的領悟。為廣大觀眾塑造更加完美的人物形象。戲曲演員自身應該不斷的去學習,加強對生活的感悟是豐富自身的閱歷,這樣使自己的表演水平不斷提高,更好的演繹傳統(tǒng)的曲目[3]。
為了可以更好的塑造人物,戲曲演員自身必須要掌握純熟的表演技巧,這樣才能夠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靈活自如的通過動作,神態(tài),表情等來傳達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舞臺表演時,戲曲演員自身必須要明確何時做什么樣的動作,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果,只有這樣才能夠與觀眾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在表演的過程中演員更應該融入真摯的情感通過運用高超的表演技巧讓整個舞臺表演更加的真實生動靈活,而且表演者自身還應該對戲劇的發(fā)展具有深刻的掌握,嚴格按照表演的規(guī)定以及事件的發(fā)生順序做出合理的舉動,只有這樣才能夠盡可能的讓人物形象更加的鮮明生動[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戲曲演員在進行人物角色塑造的過程中,除了對程式化的表演進行訓練之外,還應該加強對人物個性化特征的訓練,對人物性格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理解,讓表演者與角色本身進行完美的融合,增強整個戲曲表演的藝術感染力,讓更多的觀眾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特征,進而深入理解整個劇目表演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祝婕.眼神與刻畫人物性格的密切聯(lián)系[J].戲劇之家,2018 (13):31+33.
[2]時明.論戲曲程式動作的規(guī)范與運用[J].黃河之聲,2018 (17):132-133.
[3]王安琪.論戲曲人物和戲曲行當對民族舞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D].南京藝術學院,2018.
[4]樓培琪.《七十二家房客》與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