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燕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目的是通過設置一定的學習情境,為當前的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jù)。情境教學法從教學改革的規(guī)律及學習者的心理出發(fā),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情境中掌握英語知識。
著名學者克魯克斯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情境教學法”的概念(陳秀英 2014)。情境教學法以情境教學理論為基礎,其主要目標是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幫助教師順利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也使學生可以在營造的生動情境下高效地掌握一門語言(Richards&Rodgers 2014)。
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包括情境認知理論及結構主義語言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Situated Cognition)最早是20世紀80年代由珂什納和惠特森(Kirshner&Whitson 1997)提出,并隨著不斷的發(fā)展而逐步得到完善。著名學者布朗(Brown)和科林斯(Collins)等人在論文《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中也提出:個體的學習活動絕不是單純地行使知識的堆積。情境認知理論從一個側面強調了知識的傳授過程應該是以學習者學習為主體,并強調了教學內(nèi)容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情況(李靜、趙偉 2003)。
結構主義語言理論由著名學者索緒爾(Saussure)于 1916年提出(索振羽 1994),他指出語言的學習應該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符號系統(tǒng),其出版的《普通語言學教程》標志著結構語言學的誕生。同時,索緒爾進一步提出了語言中的各個成分之間應該存在一定的相互關聯(lián)并相互依存的關系,為研究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于情境教學法的理解,進行如下傳統(tǒng)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差異對比。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大多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包括以下幾個典型步驟(見表1):
表1: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傳統(tǒng)教學法實施步驟
【案例】以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6 The Animal Kingdom Lesson 17 Interesting Animals的詞匯教學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下:
T:Boys and girls,let's review again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Lesson 16?
S:Some wild animals,such as giant pandas,zebra,dolphin and so on.
T:OK,today,we will continue to learn about some new wildlife animals.
(教師板書:penguin,crane,sparrow,feather,swan,eagle,wing)
T: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silently after the teacher has finished speaking them by themselves.
(教師板書:I like...because...,讓學生模仿該句式造句。)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學生被教師牽著走,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積極性并不高。
下面分析情境教學法的主要教學步驟(見表 2):
表2: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情境教學法實施步驟
【案例】以與“水果”相關的詞匯為例,在以上步驟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在介紹完“水果”的詞匯后,通過列舉簡單的例子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對所學“水果”進行自由表達。
S1:Today,I have just eaten a peach.It is my favourite.
S2:OK,in fact I like apples best.
S3:An apple is a good choice.It is well known that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在相關情境中快速針對所學知識進行思維聯(lián)系,活躍思維,提升興趣??梢娡ㄟ^設置語言情境讓學生在對話中學習單詞,能促進其思維能力及聽說能力的提升。
為了更好地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本部分提出一些基本的應用策略。
一詞多義在英語中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xiàn)象。為了理解相同詞匯在不同句子中的含義,需要通過句子所表達的實際情況來深入理解整個詞匯所蘊含的語境情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理解詞匯的基本含義,其余的含義都是圍繞著基本含義而展開。以live為例,如下是相關語句:
1.Moles live underground.
2.“Live and let live”was his motto.
3.I haven't heard live music in a while.This is fun.
live是初中英語中的一個核心詞匯,其基本含義是“居住”,但是以上三個句子中的live涉及三個不同的含義。
第一句中的live很顯然是“居住”的意思,這是該詞匯的基本含義。
第二句中的live則不能簡單地翻譯為“居住”,因為該句是理解“……是他的座右銘”,顯然“居住”不合邏輯。從上下文可以進一步得出,該句子中l(wèi)ive的真實含義是“活著的人”。
第三句中l(wèi)ive的含義應該理解為“……的音樂”,借助情境教學法,根據(jù)語言的環(huán)境可以很容易理解此處live的含義是“現(xiàn)場的”,這樣整個句子的含義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初中英語中很多詞匯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特性,而詞匯是靜態(tài)個體,為了引導學生加深對于這類具有動態(tài)特性詞匯的理解,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避免死記硬背。例如,表示“不同動作”的jump,run,sleep 分別代表“跳躍”“奔跑”“睡覺”等含義,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做相應的動作以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教師通過設置小游戲及開展團隊合作的方式,針對詞匯所表達的意思可以呈現(xiàn)比較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通過游戲將詞匯的真實含義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另一方面,可以為課堂教學增添無比多的樂趣。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通過實物及相關圖片可以實現(xiàn)對詞匯含義的最直觀理解。以key為例,如下是有關key的語句:
1.Put give me a key to do a measure.
2.The key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oor.
在初中英語詞匯中,key的基本含義是“尺子”。
第一句中key很顯然是“尺寸”的意思,這是該詞匯的首要含義。教師可以將尺子等教具放在學生面前,以加強學生對該詞意思的理解。
第二句中key若理解為“尺寸”,那么整個句子就會顯得十分別扭。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增加拿著鑰匙做打開大門的動作,那么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將key譯為“鑰匙”。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實際化的場景解說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讓他們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
根據(jù)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學需要,只有不斷加強情境教學法并不斷提升詞匯教學的多樣性、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基礎。詞匯教學不能脫離實際情境,針對情境教學法的基本教學步驟進行分析,并提出基本應用策略,可以為更好地深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