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說,宋徽宗非常喜歡《清明上河圖》,把它當成心肝寶貝。其實不然。傳說“清明上河圖”這幾個字是宋徽宗題的,其實也不是,因為宋徽宗寫的是瘦金體,但《清明上河圖》上寫的不是瘦金體,說明并不是宋徽宗題的字。人們傳說,宋徽宗題完字后,又在上面蓋了個雙龍小印,以證明這是從他的畫院里出去的畫作。然后,宋徽宗就把這幅畫送給他的舅舅了。
宋徽宗對書畫不僅僅是喜歡而已,他在書法和繪畫上都具有相當高深的藝術造詣。宋朝雖然有米芾、蘇軾和黃庭堅這樣的書法大家,但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絕不遜色于這幾位。至于繪畫,可以這么說,在北宋的一百多年間,宋徽宗的繪畫技術稱得上頂級。除了書法和繪畫,宋徽宗還懂音樂,印章藝術造詣也很高。這樣一位皇帝,他對繪畫作品的鑒賞力自然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如果真的是傳世名畫級別的作品,他肯定會留下來自己收藏。但宋徽宗并沒有收藏《清明上河圖》,而是把它送了人。
因為向太后對宋徽宗有恩,所以他就把《清明上河圖》賜給了向太后的弟弟。反正向太后的弟弟也不是什么風雅之人,藝術性太高的畫作他也欣賞不了,這種寫實的風俗畫就像小人書一樣,可以展開當故事看,這邊的馬跑了,那邊的牛在回頭看,不遠處的驢又受驚了,挺有意思,正好當成小禮物送給這位不懂藝術的舅舅。
(摘自《曉松奇談》 高曉松/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