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近幾年熱播的國產(chǎn)都市劇中,女主不幸的理由卻是相同的——原生家庭。前不久播出的都市劇《安家》中,女主房似錦的遭遇,似乎讓觀眾再次感受到被原生家庭支配的恐懼。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原生家庭的奇葩父母接連走紅,“原生家庭?!睅缀醭蔀楸铍娨晞”貍涮茁?,但這個梗越用越爛了。
小眾概念變網(wǎng)紅話題
電視劇《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產(chǎn)中介店長房似錦可謂都市成功女性典范,但她卻有個很能“作”的母親潘貴雨,后者的“戰(zhàn)斗力”是“樊勝美媽媽”幾倍。潘貴雨張口就管女兒要100萬給弟弟還房貸,被拒絕后直接跑到女兒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大鬧一通,以此脅迫女兒給錢。劇集播出后,與“原生家庭”有關(guān)的多個話題迅速躥上熱搜。
原生家庭原本是一個社會學(xué)概念,指某人與其雙親組成的家庭。但電視劇《歡樂頌》(2016年)中樊勝美的“吸血鬼父母”多次沖上熱搜后,這個小眾概念突然變身“網(wǎng)紅話題”?!稓g樂頌》中親人只想“榨干”樊勝美——不僅要她賺錢供養(yǎng)父母,還要為哥哥貸款買房,由此掀起原生家庭的全民討論熱潮。從此,原生家庭梗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國產(chǎn)劇中,尤其是包含家庭元素的都市劇。
“比慘”越來越狗血
樊母盡管霸道無情,但對待樊勝美既有殘忍也有苦苦哀求,人物邏輯在線。樊勝美原本因為貪慕虛榮并不受觀眾待見,但人物形象后期憑借原生家庭梗更加豐滿,角色反倒大受同情。2019年的《都挺好》中,蘇明玉不受母親待見的原因仍有較為細(xì)密的鋪墊。但與《歡樂頌》不同,《都挺好》中的原生家庭問題,幾乎成為貫穿全劇的核心主題,原生家庭梗的使用被進一步固化。
《安家》中房似錦前期的冷漠好勝與獨立自強,讓觀眾仿佛看到樊勝美和蘇明玉的合體,而房母則成為加強版樊母,只會變著法子向女兒要錢。本劇大結(jié)局也未交代潘貴雨的生死,因為角色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去年12月播出的《精英律師》中,精英秘書栗娜則攤上酗酒耍無賴的父親,也只能令觀眾感到“純粹的惡”。
如果說《歡樂頌》《都挺好》還試圖討論應(yīng)該如何解決原生家庭問題,《精英律師》和《安家》則對于原生家庭的意義、給主角帶來影響避而不談,戲劇沖突設(shè)置越來越極端,原生家庭梗甚至已經(jīng)成為吸引熱度的工具。有編劇稱,雖然知道劇情狗血,但編寫劇本時平臺和制片方會提供過往成功模板,原生家庭梗正是其中之一。
“套路”會一直重復(fù)嗎
過去的國產(chǎn)劇中,原生家庭并不是戲劇沖突的重點,即使在所謂“家庭倫理劇”中,最常見的也是出軌和婆媳沖突。1999年播出的《牽手》常被視為國產(chǎn)家庭倫理劇發(fā)展之始,婚姻危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成為國產(chǎn)劇主要故事類型,后來的《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家庭倫理劇則將“婆媳矛盾”推上高潮。
但扎堆的出軌、婆媳題材逐漸讓觀眾產(chǎn)生審美疲勞,都市劇編劇急需新鮮元素。《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父母則似乎瞬間帶來新思路,原生家庭梗讓“奇葩父母”替代“惡婆婆”成為反派,吸引觀眾追看并引發(fā)社會討論。“原生家庭?!痹緫?yīng)為塑造人物個性服務(wù),最后卻成為利用女主“美強慘”人設(shè)展開戲劇沖突、制造噱頭的工具,例如《安家》中男女主都需要面對并化解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稓g樂頌》之后,原生家庭梗已進入流水線模式,女主人設(shè)也迅速同質(zhì)化,原生家庭梗也必然走向套路化。
其實“套路”本身并沒有問題,經(jīng)過實踐驗證的成功模板也確實招觀眾喜歡,但重復(fù)的虐心梗、糟心媽,還有雷同的臺詞和受虐的女主,真的能一直留住觀眾的視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