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要】文本結合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經常出現的病害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處理方法,同時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保證農村公路運營良好。
【關鍵詞】病害;瀝青路面;原因;處置;農村公路
前言
瀝青路面是農村公路最常用的路面形式之一,它受到行車荷載持續(xù)作用及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一些破壞,影響路面的正常使用或引起交通事故。為此,需要掌握不同病害及破壞的主要特征、成因,采取相應的養(yǎng)護措施,有效防止病害進一步擴大,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
1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分析
1.1路面變形。由于車輛的不斷增多,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很容易出現變形現象,降低瀝青路面結構的穩(wěn)定性。如果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出現嚴重的變形,不僅會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而且有效縮短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降低居民的出行質量。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出現變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公路路面壓實度較差,有部分農村公路路面沒有得到相應的壓實,當外界車輛荷載較大時,公路路面很容易出現變形現象;二是由于農村公路運行時間比較長,再加上外界車輛荷載不斷增大,會降低公路路面的承載力,影響車輛的順利通行。
1.2路面松散。在農村公路正常運行過程中,一旦出現路面松散現象,很容易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降低居民的出行質量。例如,在某農村公路工程中,由于瀝青路面出現嚴重的松散現象,部分路段瀝青混合料直接脫落,降低了農村公路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由于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結構比較復雜,瀝青路面施工難度較大,當運行車輛較多時,瀝青路面會出現嚴重的松散現象。另外,由于農村公路運行時間較長,部分路段路面出現松散現象,施工人員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養(yǎng)護處理,路面松散面積不斷擴大。
1.3路面裂縫。在眾多的公路瀝青路面病害中,路面裂縫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病害,降低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結構的安全性。如果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出現較大裂縫,會影響公路的正常運行,嚴重的還會引發(fā)交通事故。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由于農村公路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瀝青路面很容易出現較大裂縫,影響車輛的正常運行。此外,如果農村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式不合理,農村公路軟土地基很容易出現較大沉降,出現嚴重的瀝青路面裂縫。
1.4坑槽。也是一種常見的瀝青路面病害,不僅高發(fā),而且還具有蔓延性與突發(fā)性等特點?;诖?,如果發(fā)現坑槽,則必須根據坑槽的嚴重程度,結合路面結構,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處理,以免造成更大面積的破壞??硬鄣漠a生原因為:路面同時受到車輛沖擊與水的作用而出現輕微病害,而未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導致病害擴大、惡化,以坑槽形式出現;基層強度未達到要求、不穩(wěn)定,面層開裂,有水滲透至下方基層,受行車荷載后病害加劇,產生坑槽。
2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病害處置技術
2.1裂縫修補。傳統(tǒng)的裂縫修補技術主要使用改性瀝青進行灌縫,現在可以開槽后使用專業(yè)灌縫膠修補或者直接進行自黏壓縫帶粘貼等多種方式修補縫隙,能夠有效避免裂縫次生病害。裂縫修補技術受氣候影響小,在保證路面使用效果的同時,對交通影響小。
2.2大面積坑槽修補。應用銑刨機銑刨路面,若路面基層情況較好則可重新澆筑新面層,若路面基層情況較差則需進行基層處理后方可澆筑新面層。
2.3稀漿封層。以一定比例的骨料、填料、乳化瀝青、水、添加劑等材料進行攪拌形成稀漿混合料,然后在設計的寬度和厚度的基礎上進行攤鋪。鋪筑厚度以3~10 mm之間為宜。稀漿封層技術致力于改善和恢復病害不嚴重的瀝青路面,增強路面的防水、防滑和耐磨能力,減少路面病害的發(fā)生。因此,稀漿封層技術一般用于路況相對較好的路段。
2.4碎石封層。需要使用專用設備將攜帶的級配碎石骨料和改性瀝青同步噴灑,再以膠輪碾壓設備壓實直到形成一層磨耗層,這層磨耗層具有將路面磨損轉化為磨耗層的功能,使路面的生命周期增長。
2.5霧封層。在原瀝青路面的表層噴灑一層以瀝青或改性瀝青為原料的防護劑,具有保護膜的功能。封水防護作用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瀝青路面的抗摩擦能力和承載力,減少外界環(huán)境對路面的影響。無霧封層技術在對原有路面不造成損壞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原路面的整體性能,經濟又環(huán)保。
2.6路面翻修重建。主要包括現場冷再生法、現場熱再生法及廠拌熱再生法三種。其中現場熱再生方法又包括整形再生、重鋪再生及復拌再生三種方法。
3做好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
3.1加大現場施工監(jiān)管力度。農村公路現場施工管理會對瀝青路面質量產生的嚴重影響,導致相應問題病害出現。因此,生產人員應該加大這方面監(jiān)管力度,保障農村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在實際中,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加大網絡計算機技術利用,通過在現場安裝相應的監(jiān)控攝像頭來規(guī)范員工的工作行為,避免出現一些瀝青混泥土搭配比例不合理情況出現。同時管理人員也可以培養(yǎng)員工的監(jiān)督意識,能較好避免路面瀝青混泥土攤鋪不均勻等現象出現。工程生產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實行崗位責任制來落實生產行為,明確各崗位的責任和義務,實現現場施工良好管理。
3.2提高施工專技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應該加大資源投入,促進專技人員專業(yè)素質水平提升。在具體操作中,負責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生產人員專業(yè)能力提升。首先,管理人員需要對生產建設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可以采用定期集中培訓方式進行專業(yè)知識教育,如講述面對路面裂縫時,應該采用什么養(yǎng)護方法,以及其中注意的事項。其次,工程負責人員需要創(chuàng)建相應的激勵制度,對于農村瀝青路面養(yǎng)護較好行為進行物質獎勵,提高建設人員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員工主動學習。
3.3定期的維護和管理。公路管理人員應該對公路進行嚴格的監(jiān)管,對車輛行駛進行嚴格限制。同時對于瀝青路面進行定期的察看,對那些即將出現路面混泥土進行防護預案制定,保證路面養(yǎng)護工作有序進行。
結語
總之,農村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處治是個不容忽視的課題,施工人員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并采取具體的應對防控措施,以精準有效控制施工環(huán)節(jié),顯著提升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蔣文戩.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破壞特征及預防養(yǎng)護措施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4):124-125.
[2]冉彪.探析公路瀝青路面破壞特征及預防養(yǎng)護措施運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52-53.
(作者單位:鹽城市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