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洐良
推薦語:金理(復旦大學)
談衍良身在上海寫作,他將為“文學上?!痹鎏硎裁礃拥目赡苄??近年來,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大致表現(xiàn)有三點:靠著對酒吧、咖啡廳、摩天高樓等組成的時尚地標進行精致的消費生活展演,為中產(chǎn)階級勾勒迷人而夸飾的都會神話?;蛘咭浴皽鄙矸葙s續(xù)司湯達筆下于連式、巴爾扎克筆下拉斯蒂涅式的形象:當龐大的都市在面前展開時,外省青年內(nèi)心充滿野心與狂想,既要拼命融入,又總是感覺到處處排擠和累累傷痕?;蛘咦跃淤F族、“老靈魂”而指斥前述兩者的虛妄,以繼承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風華為傲……文學如何選擇地理空間,現(xiàn)實中的城市如何被寫入文學中的城市,當然不是簡單的反映論問題,背后聯(lián)系著深廣的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tài),以及個人視野與才思。與文學前輩相比,談衍良與城市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松弛,他給了我們一雙看待上海的、與此前不同的眼睛?!陡蟆匪鶗鴮懙纳鐓^(qū),不是“文學上?!眰鹘y(tǒng)內(nèi)的中心地帶,談衍良卻寫出了這一社區(qū)以及生活其間的人們內(nèi)在的尊嚴、活力與豐富性。
我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不免將談衍良與我這一代的寫作者初登文壇時的情形相比較。一種對“80后”的慣??捶ㄊ?,這代人的寫作往往沉迷于“獨語”,沉迷于對個人經(jīng)驗的反復書寫。略顯悖謬的是,鎖閉在個人經(jīng)驗的迷戀中,未必能敞開自我的深刻與復雜,反而顯得單薄,當然這一“單薄”也是歷史性的“單薄”,伴隨著所謂“總體性社會”的解體。在當下世俗生活中,人不僅在精神世界中與過往的有生機、有意義的價值世界割裂,而且在現(xiàn)實世界中也與各種公共生活和文化社群割裂,在外部一個以利益為核心的市場世界面前被暴露為孤零零的個人。談衍良的寫作似乎有所不同,《福報》中的汪嘉康興許與作者年齡最為接近,除了接受這個時代中青年人共享的新知之外,談衍良將其置于一組一組的關(guān)系中:家族、社區(qū)、地方小傳統(tǒng)……這樣的關(guān)系在談衍良筆下顯得生機勃發(fā)。在小說集《烏鴉妖怪與隨機數(shù)偵探》中,有更加眾多的人物攜帶著各自鮮活的聲口、性情、氣質(zhì)而興致勃勃地登場。談衍良在關(guān)系中寫作,讓人物在八面來風中自由呼吸……
《福報》的藝術(shù)風格是老實而低調(diào)的,卻透露出基本功。不妨引入魯迅的意見做個參證。魯迅具備極高的美術(shù)鑒賞力,尤其對木刻藝術(shù)的見解往往度越流俗,曾在書信中委婉批評當時的一批青年美術(shù)家:“好大喜功,喜看‘未來派‘立方派作品,而不肯作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畫,刻苦用功。人面必歪,臉色多綠,然不能作一不歪之人面,……譬之孩子,就是只能翻筋斗而不能跨正步?!笨膳c此番見解相溝通的是,徐悲鴻有一段話闡明藝術(shù)精進之過程,發(fā)人深?。骸岸畾q至三十歲,為吾人憑全副精力觀察種種物象之期,三十以后,精力不甚健全,斯時之創(chuàng)作全恃經(jīng)驗記憶及一時之感覺,故須在三十以前養(yǎng)成一種至熟至準確之力量,而后制作可以自由?!币簧蓴《速嚩畾q時的刻苦用功,將來方可成其大、成其藝術(shù)自由。從談衍良的寫作中能夠感受到他對生活世界的熱愛與沉浸,在熱愛與沉浸中“分析精密之物象,涵養(yǎng)素描功夫”。話說回來,這種老實的專業(yè)精神并不意味著平庸乏味的現(xiàn)實主義,比如《福報》中飛機阿姊與劉轟隔著炸鍋的幾番對話,充滿著諧趣與“文學的余裕”。
我從以上三方面來把握談衍良寫作的意義,當然這只是對起跑線上出發(fā)姿態(tài)的觀察。如此年輕的一位寫作者,我們理當期待他未來的文學世界更為搖曳多姿。
一
羅斌杰今天上午到永壽寺里請了一炷十塊錢的香,站在香爐面前立了二十分鐘,出門之后,又在廟門前的大轟哥炸雞店買了一包十二塊錢的香酥雞?,F(xiàn)在他該回去了,阿姊要是想見到他的話,下個禮拜六至少得早晨十點以前就到廟里來——客堂間的桂師傅告訴飛機阿姊,飛機阿姊又把這事兒告訴了坐在廟門口折錫箔的顧阿姨,顧阿姨說:“我不曉得什么羅斌杰,我只曉得今天早上來上香的人有五個,五個都是穿了跑鞋。”
從仲凱南路學府街公交站——八個月以前正式改名叫易購廣場公交站——往東走一百米,穿過門廳,穿過香爐,進大殿拜上一圈,點一炷香。飛機阿姊是這樣做的,她相信羅斌杰也是這樣做的。據(jù)飛機阿姊從大轟哥炸雞店的老板劉轟那兒聽來的消息,羅斌杰是復旦大學佛學院的博士。沒有人會通過“復旦大學佛學院的博士”聯(lián)想起一個穿跑鞋的男人,所以飛機阿姊又跑出廟門去問劉轟:羅斌杰今天是不是穿了跑鞋?劉轟的兩個炸鍋都熱烈地沸騰著,手上還在用菜刀斬著一塊裹了面包糠的雞肉,發(fā)出鈍器撞擊的重響。于是飛機阿姊又大聲地問:羅斌杰今天是不是穿了跑鞋?
劉轟的腮幫子近乎咆哮,但他的聲音還是只能當作沸油的陪襯,他說:“你站那兒能看見我穿啥鞋嗎!”
飛機阿姊還真看不到劉轟穿著什么鞋,她只能看見自己穿了一雙女式尖頭黑皮鞋。康康在他六歲的時候就教會了飛機阿姊“光沿直線傳播”的道理,也就是說,飛機阿姊看不見劉轟的鞋,劉轟也就看不見飛機阿姊的鞋。要是羅斌杰買香酥雞的時候站在飛機阿姊現(xiàn)在站著的位置,劉轟也就看不見羅斌杰是不是穿著跑鞋。飛機阿姊說:“那就謝謝你,他下一趟來你就幫我看一下?!?/p>
飛機阿姊也不知道是劉轟沒有回答她,還是她沒聽見劉轟回答了她。她轉(zhuǎn)身鉆進大轟哥炸雞店邊上的敬文香燭店,問:“陸老師,你曉得那個每個禮拜都要來拜佛的羅斌杰嗎?是個大學生,我還從來都沒見過每個禮拜都會到廟里來的大學生?!?/p>
陸老師說:“我不認識羅斌杰,我只曉得機電三班有個叫劉斌杰的。我也沒看見劉斌杰來過廟里,不過他可能是來易購廣場買衣服的,順道就來廟門口看一看。你搞清楚你要找羅斌杰還是劉斌杰了嗎?”
飛機阿姊說:“我搞清楚了,要尋的是復旦大學佛學院的羅斌杰,不是你們機電三班的劉斌杰?!?/p>
陸老師放下手里的兩沓紙錢,從柜臺下面掏出一捆線香:“現(xiàn)在線香價錢漲了,十五塊。阿姊還是老樣子?”
飛機阿姊摸出一張棕色的二十塊:“老樣子,現(xiàn)在啥物什都漲價了,陸老師到底是個老師,漲價也漲得是最晚的。下趟禮拜六的時候你幫我看看,有沒有一個到廟里來的小伙子,穿跑鞋來的,名字叫羅斌杰?!?/p>
陸老師把二十塊錢放進長滿銹斑的銅皮盒子里,推了一下他那張倒大臉上的金絲眼鏡,然后他嘴巴一咧,笑出了森林大風的聲音:
“羅斌杰,我想起來啦,飛機阿姊找這個人已經(jīng)找了三個禮拜了。我還曉得阿姊是沒有那么容易尋著他的,阿姊,你曉得這是為什么嗎?”
飛機阿姊用手指在自己的嘴巴前面搖了一下,陸老師立刻就笑著閉上了嘴。飛機阿姊知道陸老師要說什么,這個詞可還是飛機阿姊教給他的。
“現(xiàn)世報”這個詞,飛機阿姊是從她的奶奶那兒學來的。飛機阿姊的奶奶曾因為每天給她臥病在床的男人燒一炷香而被鎮(zhèn)上人稱作“心腸最好的女人”。飛機阿姊身為汪嘉康的奶奶,盡管尚未在永壽寺建立起名聲,也成功地讓他在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就學會了“現(xiàn)世報”的用法。它通常以一個感嘆詞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在汪嘉康奔跑而摔倒,或者摔了碗盤筷子和他的模型車的時候,“現(xiàn)世報”可以用于取代“哎喲喂”的位置。
如果汪嘉康把別的孩子推倒,或者砸了別人的模型車,“現(xiàn)世報”三個字就不足夠了。飛機阿姊會說這是汪嘉康他姆媽的現(xiàn)世報,或者汪嘉康他奶奶,也就是飛機阿姊自己的現(xiàn)世報。對于飛機阿姊從她奶奶那兒學來的用詞,汪嘉康的推論是:一個人活得越久,積累的罪業(yè)就越多,“現(xiàn)世報”也就越重。飛機阿姊贊成他的觀點,但現(xiàn)世報也有善惡之分,飛機阿姊足夠虔誠,所以她養(yǎng)出了兩個當飛行員的兒子;在永壽寺邊上開購物中心則是褻瀆,所以整個易購廣場的三十八家店鋪里倒閉了三十六家,剩下的只有一間麥當勞和一間沒招牌的成衣批發(fā)店。
汪嘉康通常會在這時候開始笑,從而展示他也不是一個虔誠的人。
飛機阿姊說:“康康,笑話觀音菩薩,還是在笑話我?”
汪嘉康笑著回答:“沒有,我誰也沒有笑話。我是覺得你講得對才笑的,這就叫會心一笑,心如明鏡臺?!?/p>
鬼才相信汪嘉康這是會心一笑,汪嘉康一次都沒給菩薩磕過頭,一次都沒給佛祖燒過香,他還在永壽寺門前吃香酥雞,吃炸香菇,他說:“我在廟門口吃炸香菇,就等于是請佛祖吃炸香菇了。真正的佛祖是什么都吃的,百無禁忌,沒有你們這些瞎講究?!?/p>
大轟哥炸雞店里一共就只有兩個炸鍋,一個是炸香酥雞用的,一個是炸雞腿用的,炸香菇用的大都是炸香酥雞用的炸鍋,因為炸香酥雞的溫度比炸雞腿稍微高一點兒。南無阿彌陀佛,汪嘉康還是個孩子,他沒有對菩薩不敬的意思。
從法律的角度看,汪嘉康還要過兩年才會脫離“孩子”這個群體。觀音菩薩興許不太在乎現(xiàn)在的法律,飛機阿姊只指望菩薩能聽自己一句話。飛機阿姊的心最誠,每天都到廟里來,她不怕菩薩不理會自己,怕的是兩年以后,汪嘉康從智華中學一畢業(yè),成了一個大學生,他就不再是孩子了。
飛機阿姊是不說謊的,一旦她覺得汪嘉康不是個孩子,她就不能對菩薩說汪嘉康是個孩子了。南無阿彌陀佛,汪嘉康雖然不是一個孩子,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她會原諒汪嘉康的,看在飛機阿姊的面子上。
二
飛機阿姊一個人住在仲凱二村四十六號四○二的二室一廳已經(jīng)一年零四個月了。一年零四個月以前,飛機阿姊的老公——也就是飛機爺叔——被送進醫(yī)院以后,這一間七十五平方米的屋子里就只剩下飛機阿姊一個人。
其實飛機爺叔住院以前的幾年里,這間屋子也都是飛機阿姊一個人安排的,飛機阿姊親自在陽臺上搭了棚,在廚房的窗外頭拉了鐵欄桿。飛機爺叔進了醫(yī)院以后,飛機阿姊又在陽臺上的塑料棚里給瓷雕菩薩搭了一個屋子。有菩薩就得有蠟燭,但是汪嘉康不喜歡蠟燭,他說點燃的蠟燭有股腳臊臭。菩薩的面前哪能沒有蠟燭呢?于是汪嘉康幫飛機阿姊在網(wǎng)上買了兩支二十八塊九毛八的節(jié)能燈假蠟燭,三十一厘米的假蠟燭,是菩薩的兩倍高。
飛機阿姊剛給菩薩安了家的第一個晚上,她的第一個兒子阿大就回來了。飛機阿姊說:“你回到家里來,晚上的飛機誰來開呢?”
阿大檢視了仲凱二村四十六號四○二的每一個角落,他說飛機阿姊的床墊該換了,脫排油煙機的濾網(wǎng)也該換了;陽臺上的塑料棚在下雨的時候聲音肯定比鑼鼓還響,飛機阿姊的聽力一直不錯,窗外有兩只鳥叫就會睡不著;阿大還說:“這兩支蠟燭也太高了,長得像菩薩家里的廊柱?!?/p>
阿大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飛機阿姊的第二個兒子阿二也回來了,她第一次發(fā)現(xiàn)阿二的頭頂心是禿的。飛機阿姊說:“你回到家里來,部隊里誰來管呢?”
阿二從飛機阿姊臥室的電視機前走到小臥室里堆滿餅干罐子的柜子邊上,從堆滿餅干罐子的柜子邊上走到新?lián)Q了濾網(wǎng)的脫排油煙機下邊,從脫排油煙機下邊走到了陽臺上的菩薩面前。阿二說:“換了新房子以后,在廳里放一個大一點的,差不多可以到腰那么高。”
晚上,飛機阿姊的第三個兒子阿華帶著汪嘉康回來了。阿華說:“小萍今天夜里要幫學生補課,就不過來了。我們到爸的醫(yī)院里去看一眼,然后再去吃個飯。五個人,開車正好?!?/p>
阿華駕著他三成新的越野車從仲凱二村開到永壽寺,從永壽寺開到街道衛(wèi)生服務中心。飛機阿姊坐在汪嘉康的邊上,汪嘉康坐在阿大的邊上。滿街的車走走停停,仲凱街道的燈火早就今非昔比。衛(wèi)生服務中心前的五岔路口,易購中心灰暗的霓虹燈管底下,阿華為一個九十九秒的紅燈熄了火。飛機阿姊說:“我以后每天都可以坐960路公交車去看一趟老頭子,看完老頭子之后,我就走到永壽寺。你們還記得顧桂花嗎?就是張志利的姆媽,她每天都在永壽寺門口折錫箔紙。還有桂新盛,就是那個桂光頭,他在客堂間里冒充和尚,收香燭銅鈿。拜完菩薩之后,永壽寺門口有一部1208路公交車,我就坐1208路公交車回家,它有一站是停在鐵路邊上的,就是仲凱二村的后門外面?!?/p>
躺在床上的飛機爺叔已經(jīng)是個傻人了,他不會說話,也沒人知道他能不能聽懂別人說話,所以他的三個兒子就沒有和他說話。飛機阿姊坐在床邊長嘆:這就叫現(xiàn)世報,老頭子年輕的時候把永壽寺里唯一的一座木頭佛像給拆了,鋸成自家的椅子,報應來得晚,但是也來得厲害。這把椅子飛機阿姊是沒有坐過的,她也從來不讓阿大、阿二和阿華坐。汪嘉康三歲的時候被飛機爺叔攛掇著爬到這把椅子的椅背上,飛機阿姊第二天就偷偷把椅子給扔到了鐵路邊上的垃圾回收站里。佛像是不該進入垃圾回收站的,但焚毀總好過受辱,佛陀理應原諒飛機阿姊的罪過。
汪嘉康說:“那我也算是往佛像的頭上坐過一次了,照你這么說,現(xiàn)世報是不是也該落在我的身上?”
沒什么好擔心的,這已經(jīng)是十五年前的事情,該發(fā)生的報應也早該發(fā)生了——飛機阿姊本該這么說的,可惜她幾分鐘前才說了一句“報應來得晚,但是也來得厲害”,那可是飛機爺叔四十年前造下的孽。
飛機阿姊早在八年前就已經(jīng)辯不過汪嘉康了,那一年他學了解方程,學了寫八百字的作文,他還看了一本《一本書帶你讀懂周易》,從書里學會用拋硬幣的方法幫人算命。
病床頂上的紅外燈光閃爍,飛機阿姊用整間六人病房都能清楚聽見的聲音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飛機阿姊的虔誠有了回報,那就是她對于虔誠的延續(xù)。在她給菩薩點了LED蠟燭的第一個夜里,她對著那間淺米色塑料板搭成的小廟念了二十分鐘。這二十分鐘里,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要阿大或者阿二回來,她從不祈禱她的兒子回到她的身邊,也不祈禱她的兒子不回來。
她的阿大陪了她三天,阿二陪了她兩天,阿華終于沒有說要把飛機阿姊接去凱輝天錦園九號樓1501的新房子里住。從凱輝天錦園去到永壽寺得換三趟公交車,或者走路一個半鐘頭,飛機阿姊覺得這就是汪嘉康從來沒進過去永壽寺的原因——飛機爺叔剛進公交公司上班的時候,凱輝天錦園是一片荒地,現(xiàn)在它在公交地圖上依然是一片荒地。
現(xiàn)世報??!飛機爺叔在公交公司當了十五年的調(diào)度員,排了十五年的線路表和時刻表,結(jié)果他的孫子想要去一趟永壽寺都沒公交車可坐。飛機阿姊慨然長嘆,她沒能想起——或者只是暫時沒去想起汪嘉康每個假期都會到仲凱二村里住上兩個星期,而從仲凱二村到永壽寺只要坐一部1208路公交車,再走兩分鐘的路。
第二天一早,阿華送阿二去了機場。阿大說他也跟著一起去送阿二,然后在機場坐地鐵二號線直接到火車站。飛機阿姊喊汪嘉康跟大伯、二伯說再會,阿二說:別叫醒他,讓他好好睡吧,我們走了。
飛機阿姊知道汪嘉康已經(jīng)醒了,阿二可能也知道。她看見她的三個兒子——三個已經(jīng)長成老頭兒樣子的兒子,從咯吱響的綠色防盜門里走出去,然后她走進汪嘉康的房間,汪嘉康說:“你等一會兒,我把這張卷子寫完。”
飛機阿姊倒退著走出房間,她決定等汪嘉康寫完卷子之后就帶他去永壽寺。她也知道汪嘉康是不會去的,汪嘉康會說:“到廟里去拜佛既是對我的羞辱,也是對佛的羞辱?!?/p>
三
飛機爺叔住進衛(wèi)生服務中心已經(jīng)一年零四個月了。這一年零四個月間,一成不變的飛機阿姊成了到訪衛(wèi)生服務中心頻率最高的家屬,成了到訪永壽寺頻率最高的香客。
禮拜五,飛機阿姊照例先去街道衛(wèi)生服務中心給飛機爺叔喂了一個生梨。阿華硬要她出門帶把陽傘,所以她就在正午十二點的太陽底下?lián)沃陉杺阕叩接缐鬯碌拈T口。這一早上,顧阿姨已經(jīng)折了五捆五十個的錫箔元寶,也就是兩百五十個錫箔元寶。她剛巧在吃飯,咸菜毛豆子炒筍絲,五捆錫箔元寶就橫躺在竹籃子里。
飛機阿姊一走進門堂,顧阿姨就立馬放下了她的飯盒子,說:“今天早上有一個小伙子來過了,他穿的不是跑鞋,也不是皮鞋,我講不清楚那是什么鞋子,不過它是黃色的。”
飛機阿姊每天中午都來一趟永壽寺,從來就沒有見過什么小伙子。羅斌杰是唯一一個會到永壽寺來的小伙子了,但他每次都是禮拜六早上來的,大概十點到十二點。他大多時候是燒一炷香,偶爾是兩炷,二十分鐘,或者四十分鐘。這比飛機阿姊燒一次香的時間要久一點兒,但還沒有久到足以發(fā)生一場偶遇,每次他一走,飛機阿姊就到了。
飛機阿姊早就想好了,今晚汪嘉康會住在飛機阿姊的家里,第二天一早,他們就一塊兒先坐1208路公交車去永壽寺,然后再去看飛機爺叔。汪嘉康不樂意去永壽寺,但探望一個神志不清的爺爺是他理應做的。飛機爺叔年輕的時候喜歡嘲笑一切虔誠的信徒,他衰老的軀殼卻為汪嘉康的虔誠做出了貢獻,是他讓汪嘉康在這一年零四個月里四次經(jīng)過永壽寺的門口,吃了四次大轟哥的香酥雞和炸香菇。
明天一早,大概是八點半的時候,飛機阿姊就會喊汪嘉康起床,然后說:我們先去廟里,然后中午再到醫(yī)院去,這兩天天氣熱了,我想看看他們每天中午都喂你爺爺吃什么。汪嘉康當然是會同意的,他會和飛機阿姊一起在早上十點到達永壽寺,會在廟門前的小石佛邊遇見羅斌杰,會和羅斌杰一起買香酥雞,會跟著羅斌杰進到廟里,拜菩薩,燒香,在香爐邊上立二十分鐘。但現(xiàn)在不會了,羅斌杰今天已經(jīng)來過了。
顧阿姨說:“你急什么呢?我只記得他的鞋子,又不記得他的人。你最好是先去問一問桂師傅,那個穿黃鞋子的小伙子到底是不是羅斌杰。”
桂師傅說他打了一早上的算盤,客堂間外面的事情一樁都沒看見。飛機阿姊又去問劉轟,劉轟照著飛機阿姊吼叫了一通,說他沒工夫看人的鞋子。陸老師從香燭店里跑出來喊:“阿姊,今朝進貨來的錫箔紙比以前的要厚,要買幾沓回去嗎?”
飛機阿姊跟著陸老師進到香燭店里頭。正午的陽光是正直的,它照不到屋子里,整爿店就只靠一個二十瓦的白熾燈泡照亮。陸老師把飛機阿姊拉進兩排不銹鋼貨架當中,說:“今朝早上,我看見劉斌杰了?!?/p>
昏暗的屋子里流動著窸窣的電流聲,還有電風扇轉(zhuǎn)動的聲音。飛機阿姊把耳朵貼得離陸老師的倒大臉更近了一點兒,陸老師深重的嘆息全都嘆到了飛機阿姊的耳郭里。陸老師說:“娘希匹的劉忠志,有干部不當,跑到外國去尋屁吃。他不當這個副校長,肯定就得讓我來當這個副校長了。我左想想,右想想,當了副校長以后,還開一爿香燭店,就落人話柄了。但是我又不好不當這個副校長——”
飛機阿姊不認得劉忠志,也不知道這事兒和她、和羅斌杰有什么關(guān)系。陸老師喊了一聲“哎呀”,又把飛機阿姊往貨架深處拉了幾步,“劉斌杰是劉忠志的兒子呀,也是我們機電三班的班長。我今朝早上去劉忠志的家里了,劉忠志跟我講,我把香燭店盤給別人,我就當一個董事長,也是蠻好的。”
飛機阿姊往后退了一步,看著陸老師蹙緊的眉頭,她搞不清楚陸老師是真傻還是裝傻,飛機阿姊只好說:“現(xiàn)世報?。∧氵B劉斌杰跟羅斌杰都分不清楚,還神秘兮兮跟我講什么呢?”
飛機阿姊回到家的時候,汪嘉康正躺在床上看一本《未來簡史》,汪嘉康喊飛機阿姊不要睬陸老師,他光看面相就不像是個好人。飛機阿姊已經(jīng)七十一歲了,陸老師大概五十歲上下,正是最會騙人的時候,他顛來倒去地說些故事,目的無非就是要讓飛機阿姊接手他的香燭店。汪嘉康倒是不知道如今什么生意能賺到錢,什么生意只能虧本,但光看陸老師那雙小眼睛和寬下巴,汪嘉康就能猜到他是一定不肯讓自己少賺一分錢的。汪嘉康合上書,假咳了一聲,“總而言之,奶奶下趟就不要去他的店里了,香燭在網(wǎng)上也是可以買到的?!?/p>
飛機阿姊說:“你不要假裝咳嗽,你爺爺就是天天干咳,天天干咳,咳到最后就咳成肺炎了?!?/p>
按照飛機爺叔的講法,他是從小聞香燭的味道才把呼吸道聞壞了。飛機爺叔在永壽寺正門對面——也就是如今易購中心麥當勞的位置——住了三十五年,從一歲一直住到三十六歲,他的確是聞了半輩子的香燭味道,但是哪里有人會聞香燭聞出肺炎的呢?
飛機爺叔六十七歲那年,也就是三年以前,他急性肺炎大病初愈的時候,在病床上做過一次辯解。他的這段辯解是講給汪嘉康聽的,汪嘉康告訴飛機阿姊:“爺爺說,他把佛頭鋸成凳子也屬因果輪回的一環(huán)。永壽寺的佛每天都接受香火供養(yǎng),這些香火卻傷到了小時候的爺爺,讓他落下了肺炎的隱疾;爺爺成年以后趁著時勢毀壞了佛像,只是踐行了佛陀本身應當遭受的業(yè)報?!?/p>
飛機爺叔是不會說“因果輪回”“香火”“業(yè)報”這種詞的,躺在病床上的飛機爺叔當然就更不會。飛機阿姊不知道汪嘉康是聽飛機爺叔咕噥了幾個詞還是罵了幾句娘,竟然給他歸納出邏輯這么嚴密的一套叛逆言辭,說的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幸虧汪嘉康講完以后補了一句:“他砍人家佛頭的時候沒有得肺炎,怎么能說他是為了報復呢?他的時間順序就有邏輯漏洞?!憋w機阿姊也就當他是站在佛陀這一邊的。
汪嘉康第一次講這段故事的時候,飛機阿姊本想和他辯駁兩句,她打算告訴汪嘉康:這就是飛機爺叔自己的現(xiàn)世報。幸虧她那時候沒這么說,肺炎治愈之后一年多一點兒,飛機爺叔就變成了一個傻子。成為傻子顯然比一場得到治愈的肺炎更適合成為褻瀆佛陀的現(xiàn)世報應。
汪嘉康重新翻開了他的《未來簡史》。飛機阿姊瞟了一眼《未來簡史》的封面,星云飄浮在純凈的黑色中央,“明朝早上我先去廟里,然后再去看你爺爺。你跟我一道去吧?!?/p>
四
上午九點三十分,飛機阿姊果然沒能見到羅斌杰。汪嘉康在陸老師的店里坐了半個鐘頭,但汪嘉康沒能見到羅斌杰。汪嘉康當然是不知道羅斌杰這個人的,但他也一定知道飛機阿姊試圖把他引見給某人。汪嘉康六歲的時候,飛機阿姊用烤豬肉脯把隔壁家的阿生哥哥誘到自家來,是為了讓汪嘉康交上第一個朋友;汪嘉康八歲的時候,飛機阿姊把阿大的老婆的弟弟的兒子接到仲凱一村來和汪嘉康一起住了個把月,是為了讓汪嘉康好好學數(shù)學。
從結(jié)果上看,飛機阿姊的行動頗有成效,汪嘉康在那之后三個月就得了幼兒園奧數(shù)比賽第一名。可事實上,雖然阿大說他老婆的弟弟的兒子的數(shù)學成績不錯,但這個數(shù)學成績不錯的十二歲男孩只是在飛機阿姊的家里玩了一個月的電腦游戲而已。依照汪嘉康的理論,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這個沒用的奧數(shù)比賽第一名與阿大的老婆的弟弟的兒子有關(guān)。
汪嘉康當然也不會認為他信不信佛能和一個素未謀面的復旦大學佛學院博士生——或者和任何人有關(guān)。他只是一個一炷香能燒二十分鐘的陌生人,和一個一頓飯能吃五斤飯的陌生人沒有什么差別。沒人會因為一個能吃五斤飯的陌生人而嘗試去吃五斤飯,但飛機阿姊相信汪嘉康是有信佛的潛質(zhì)的。相比飛機爺叔,汪嘉康顯然長得更像飛機阿姊一點兒,握筷子的手勢也更像飛機阿姊一點兒。飛機阿姊二三十歲的時候也不信佛,汪嘉康現(xiàn)在還不到十七歲。
飛機阿姊從廟里走出來,看見十七歲的汪嘉康坐在四十七歲的陸老師的香燭店里。陸老師說:“你曉得這么一個小廟每年能賺多少銅鈿嗎?嘿,你不曉得的呀。你看看馬路對面的易購中心,想要借永壽寺的光,結(jié)果倒是永壽寺把它們的光給吸光了。”
飛機阿姊走到陸老師背后往他的肩膀上打了一記:“你跟康康瞎三話四什么呢?”陸老師卻沒有停嘴的意思,他說永壽寺賺的錢越來越多了,永壽寺外面的香燭店反倒是越來越賺不到錢了。過兩天,易購中心的廣場中間要辦一個什么世界美食什么展覽的,聲勢很大,旁邊幾個小區(qū)里廣告都打滿了,但是現(xiàn)在誰還會去什么美食展覽呢?都是騙人的東西。
飛機阿姊這幾天看著太陽傘和塑料桌子一個個在廣場中央支起來,泡沫塑料盒子從路邊的小卡車上往下搬。飛機阿姊現(xiàn)在知道了,那些盒子里裝的都是些烤肉串、雞翅膀。南無阿彌陀佛,誰不知道易購中心開在永壽寺對面就是犯了忌諱呢?飛機阿姊喊汪嘉康準備走了,陸老師兩只手撐著桌子從柜臺里站起來,“還沒有等到劉斌杰,怎么就要走了?”
飛機阿姊的腦子里閃過一句“佛曰”,然后閃過一句“不該說出來的事情就不要多嘴”。這句話不是佛說的,而是飛機阿姊自己說的,飛機阿姊不能替佛發(fā)言,單一句“不要多嘴”又顯得有點兒無力,于是飛機阿姊說:“現(xiàn)世報??!”
飛機阿姊每次喊“現(xiàn)世報”,陸老師都是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他裝作是在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其實就是什么也不想說。陸老師在工業(yè)學校除了每周上十節(jié)體育課,就是坐在辦公室里和打了架、犯了錯的學生談話。陸老師告訴飛機阿姊,他的絕招就是每當學生試圖辯解的時候,他就只管推眼鏡,一點兒聲音也不出。壞學生各有各的壞處,陸老師這招就叫作以不變應萬變。
陸老師靠著他這招以不變應萬變從德育處副主任做到德育處主任,然后又連著做了九年半的德育處主任。飛機阿姊不知道陸老師怎么能夠同時是德育處主任和香燭店老板。她被汪嘉康攙著往衛(wèi)生中心走,在衛(wèi)生服務中心和永壽寺中間的一座橋頭前,飛機阿姊說:“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善報,賣香燭錫箔是好的?!?/p>
飛機阿姊和汪嘉康上橋,然后下橋,走進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大門。飛機阿姊扭頭看了一眼汪嘉康無動于衷的臉:“我曉得了,你今天跟陸老師說了那么久的話,就是學了一招以不變應萬變。”
汪嘉康說:“也不光是學了這一招。劉斌杰是什么人呢?”
太陽越來越高,衛(wèi)生服務中心樓外的空地地面開始發(fā)燙。汪嘉康在空地中央停著的一輛黑色轎車邊上站定,飛機阿姊也在他邊上站定:“劉斌杰是陸老師他們工業(yè)學校機電三班的,也是他們教務處主任劉忠志的兒子。我曉得他跟你講的是羅斌杰,陸老師記名字就沒記對過,前段時間還老是把你叫成王嘉杰——三個字只說對了一個。羅斌杰是復旦大學佛學院的博士生,每個禮拜都來廟里拜一次佛。復旦大學離這里要坐四十分鐘的公交車呢。他每個禮拜都要燒香,每次燒香都要靜靜看它燒完,不多不少,每一炷都是二十分鐘?!?/p>
汪嘉康拉著飛機阿姊繞過停滿車的空地,走進衛(wèi)生服務中心空無一人的大廳。汪嘉康癱坐到等待掛號用的椅子上,喊飛機阿姊快去看飛機爺叔吧,他要先買一個痤瘡膏。
飛機阿姊說:“那我等你買好再過去?!?/p>
汪嘉康喊醒掛號處的護士,然后喊醒取藥處的護士。汪嘉康說:“我知道你要喊那個羅什么的來帶我一起去廟里。我說了多少次了,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是沒有用的。你想想,為什么你找了他那么多次就是沒有找到?”
飛機阿姊推了一下她的老花眼鏡。
汪嘉康拆開藥盒子,擰開藥膏的蓋子,涂在自己的嘴角。飛機阿姊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汪嘉康的嘴角上長了一個包,他歪著臉,咧著嘴:“你想找到羅斌杰,我不想讓你找到羅斌杰,結(jié)果你沒有找到,如了我的愿。你覺得,這能不能算是一種現(xiàn)世報呢?或者說,這是因為我的福報高過了你的福報?”
五
飛機阿姊沒有答應替陸老師接手他的這爿香燭店以后,陸老師像是下定決心要停了他的生意,安心做他的副校長了。顧阿姨說,陸老師開了這么些年的店,錢已經(jīng)賺得夠用,孩子也快大學畢業(yè),準備從新西蘭回來了。陸老師還不到五十歲,今天當上副校長的話,還有升任正校長的機會——在工業(yè)學校當校長是難了點兒,但是被調(diào)去當旅游中專的校長還是有可能的,旅游中?,F(xiàn)在的校長已經(jīng)六十歲了,兩個副校長都只有三十來歲。陸老師對來賣香燭的每一個客人說:“我不是因為怕被查才不開這家店了,我是想要專心投身于教育事業(yè)之中。我前幾年一邊開店一邊當老師都能當上副校長,你想想——”
“對啊,你要是認真當老師,那現(xiàn)在就得是教育局局長了,”客堂間的桂師傅說。
飛機阿姊猜想陸老師是有可能成為教育局局長的,但她還是覺得桂師傅是在笑話陸老師。飛機阿姊第一次跟陸老師說“現(xiàn)世報”這個詞的時候,他還不知道“現(xiàn)世報”的意思。香燭店老板怎么能沒聽過“現(xiàn)世報”這個詞呢?飛機阿姊告訴陸老師因果輪回的道理,陸老師一邊點著手里的鈔票一邊說:“那不就是‘遭報應了嘛,我懂了,‘現(xiàn)世報就是‘遭報應了的意思。飛機阿姊臉上長麻子了,真是現(xiàn)世報啊——我用得對不對?”
一個禮拜以前,陸老師說飛機阿姊見不到羅斌杰是因為現(xiàn)世報;昨天,汪嘉康說飛機阿姊找不到羅斌杰是因為現(xiàn)世報。飛機阿姊一共也就教會過這兩個人“現(xiàn)世報”的用法。飛機阿姊點香的時候燙了一下右手的無名指,線香的味道殘留在她的關(guān)節(jié)上。她想著她每天燒香拜佛,給菩薩磕頭;她想著她每天去看臥病在床的傻老頭子,給他洗屁股,還給他削生梨吃。
飛機阿姊記得她的爺爺在她四歲的時候生了肝病。據(jù)說他生了肝病以后,臉黃得像是一個廣柑一樣,但飛機阿姊沒這個印象,她對那個老頭兒的所有認知都來自贊美,對她那個忍辱負重的奶奶的贊美。
她喂那個老頭兒吃粥,每一頓都喂,每天都用熱水給他擦臉,還給他燒香。那時候的永壽寺還只有一個主殿,殿里的和尚都認得她,說她是鎮(zhèn)上心腸最好的女人,她的名聲一直流傳到一公里以外,一直流傳到六十年后。顧阿姨第一次在永壽寺見到飛機阿姊的時候,她說:“你就是好阿婆家里的大女兒吧?”
汪嘉康第一次聽“好阿婆”的故事的時候,慨嘆了一聲“現(xiàn)世報”。飛機阿姊告訴他:“‘現(xiàn)世報不是這么用的,我平時喊‘現(xiàn)世報的時候,那都是在罵人?!?/p>
這時候汪嘉康十一歲。汪嘉康說:“現(xiàn)世報不光是指惡報,也可以指福報。這樣吧,‘現(xiàn)世報這個詞你們聽不順耳,那我以后就直接喊,‘福報?。「?!”
飛機阿姊點上一支香,就坐在廟門口和顧阿姨一起折錫箔,她說,“顧阿姨今朝夜里要不要買點毛豆子回去”,“我不光喊不動汪嘉康,他還說我是現(xiàn)世報”。她看見大轟哥炸雞店排著隊的五個女孩兒,還看見易購廣場中央已經(jīng)排成三長列的長桌和陽傘。麥當勞里零散坐著幾個人影,成衣批發(fā)店的大門已經(jīng)鎖上,陸老師坐在柜臺前面發(fā)愣,用一捆蠟燭輕敲著玻璃桌面。陸老師一走,永壽寺就快變成一個美食城了。
飛機阿姊說:“顧阿姨,你反正每天都坐在廟里,為什么不去幫陸老師開店呢?”
顧阿姨只管自己搖頭晃腦折錫箔,看著就不像是能開店的樣子。飛機阿姊從板凳上立起來,走進客堂間里,說:“桂師傅啊,你坐在廟里也是算賬,去幫陸老師開店也是算賬,為什么不去接手陸老師的店呢?”
桂師傅沉著腦袋往上撥了三顆算珠,然后往下?lián)芰舜蟾艃深w,“我?guī)完懤蠋熼_店也是算賬,坐在廟里也是算賬,我干嗎不好好坐在廟里呢?”
飛機阿姊一路踱出廟門,幾乎一腳踩在門檻上。她看見大轟哥炸雞店門口排隊的女孩兒只有一個了,劉轟抄起他的鐵罐子,在砧板和砧板上的肉上撒了厚厚一層粉紅色的粉末。女孩兒下身穿著工業(yè)學校的校褲,衣服是粘著好多亮片的嫩黃色,她咬開塑料袋里的紙袋里的肉排,葷油味從她的嘴唇間往外滲。
飛機阿姊見過很多炸雞店,它們大多很安靜,就像是劉轟停工的時候一樣安靜。飛機阿姊說:“你屋里的油鍋天天就跟爆炸一樣,下鍋的時候把肉上的水擦擦干不行嗎?”
劉轟關(guān)了鍋,微沸的油脂平靜下來,劉轟說:“聲音響點兒能礙什么事兒呢?該來吃雞排的還是照樣來吃,不吃雞排的還是不吃?!?/p>
飛機阿姊拿了店門口的小團扇開始給劉轟扇,扇子上印著新菜品雞翅包飯,九塊五一整只,嘗鮮價八塊錢。劉轟湊到飛機阿姊跟前,抽走她手里的扇子,插回扇子框里,“你也知道羅斌杰每個禮拜六早上會來了,過兩天早點來候著他就好。上個禮拜六他要去看親戚,所以才提前一天來的。不過我勸你是別操那么多心,連我都能看出來你準備干啥,你家孩子能看不出來嗎?看破不說破,佛經(jīng)里面有沒有這句的?”
飛機阿姊第一次聽劉轟說這么長一段話,也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劉轟有點兒大舌頭,說話的時候像是嘴里在嚼一個饅頭。劉轟往他的躺椅上一攤,對飛機阿姊勾了兩下手掌。劉轟的店里一共也就夠四五個人站立的空位,還被他的躺椅占了一半位置,飛機阿姊說:“我不進來,我就是問問你,你要不要把陸老師的店也買下來,然后雇一個店員?能不能賺到鈔票是一回事,重要的是積累善報,把你開炸雞店的現(xiàn)世報給抵消掉?!?/p>
卡車停在馬路邊上,發(fā)出悠長的泄氣聲音,從易購中心的玻璃頂棚下邊涌出的男人們打開卡車的箱門。劉轟也發(fā)出了短促的泄氣聲音,他說:“你還是在想辦法讓你孫子來信佛,找我沒用,我不信佛。”
飛機阿姊看著卡車上的燒烤架被一個一個往外搬,一個一個堆在黃色紅色和綠色的格子地磚上;飛機阿姊看著陸老師點他手里的一沓一百塊錢,點了一遍,點了第二遍,然后他開始把一張張綠色的五十塊錢從錢堆里往外挑;飛機阿姊看著劉轟眼皮沉落,發(fā)出呼嚕聲;飛機阿姊看著1208路公交車在十字路口停下,在永壽寺站下車的只有一個人,他在公交站臺的頂棚底下站了二十秒,然后開始走向橋的方向,飛機阿姊大約只能看出他是個男人,穿著白色的衣服,黑色的褲子,還有一雙黃色的鞋子。
飛機阿姊看著這雙黃色鞋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她想:今天是星期三,還是星期四?汪嘉康期末考試考完了嗎?美食節(jié)開張以后,1208路公交車會不會沒有位置,會不會有很多人帶著肉串進到廟里來?那時候,陸老師的香燭店是不是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
這雙黃色的鞋子就消失不見了。
六
“易購中心第一屆世界美食嘉年華”的橫幅掛在香燭店正對面的兩座五層樓中央,彩旗繞著空曠黯淡的易購中心掛了三圈。飛機阿姊看見五個年輕面孔走下1208路公交車,他們看起來都沒比汪嘉康大多少歲。陸老師拖著大紙箱子后退著走路,撞到飛機阿姊的腳跟上,他喊飛機阿姊的名字,沒有回應,于是他抬起手在飛機阿姊眼睛前面晃:“明天就禮拜六了,你帶他來美食節(jié),順便到廟里去,說不定還能看見羅斌杰呢?!?/p>
飛機阿姊沒有回陸老師的話,陸老師把他的卷簾門往下拉,一直拉到底,然后上鎖。陸老師說,再會。
飛機阿姊回到永壽寺門檻里邊的矮凳上,天色開始變得昏暗。易購廣場的霓虹燈閃爍起不太明亮的光,串聯(lián)著每一頂太陽傘的彩色燈泡也開始躍動,顧阿姨說:“看看倒也蠻漂亮的?!?/p>
顧阿姨把剛折完的三捆元寶安置在正廳的角落里,然后把掰好的豇豆裝進紅塑料袋里,顧阿姨說:“阿姊今朝哪能不回去?”
飛機阿姊說:“你猜猜看,明天早上會有多少人坐在大殿的臺階上吃他們的雞翅膀和雞排呢?”
顧阿姨說:“我要回去了。阿姊明朝早上來看看就曉得?!?/p>
飛機阿姊說:“你還有錫箔嗎?我再幫你折一捆?!?/p>
陽光迅速地沉沒,飛機阿姊折到第二十七個元寶的時候,陰影從飛機阿姊的頭頂侵蝕到她的雙手、她的腳跟。門外的燈光越來越刺眼,稀疏的人聲搖晃著飛機阿姊耳邊的空氣。飛機阿姊聞見大轟哥雞排的味道——花椒的臭味。她原本以為美食節(jié)開始以后,劉轟的雞排就賣不出去了。她看著隊伍從大轟哥炸雞店的門口一直延伸到永壽寺的門檻前面,然后越過永壽寺。站在飛機阿姊面前的短頭發(fā)女孩子說:“叫你早點排隊你不肯來?!焙退畎榈拈L頭發(fā)女孩子說:“不就是一個雞排嗎?”
昨天夜里,飛機阿姊打電話給阿華:“康康期末考試考完了嗎?”阿華回答她:“我們明天帶你出去吃個晚飯吧?!?/p>
飛機阿姊覺得現(xiàn)在大概已經(jīng)五點四十分了。阿華去年在德國給飛機阿姊買了一塊淺藍色的手表,飛機阿姊把它放在床頭柜里的鐵皮盒子里。飛機阿姊覺得往日里空無一人的易購廣場前至少擁擠著兩百個人,他們都是來吃晚飯的。吃炸雞排沒什么不對,炸雞排的味道確實不壞;還有烤肉串,辣椒粉和炭烤的味道灌入飛機阿姊的鼻腔,那確實挺香的。握著大轟哥雞排的男孩被單手捧著一個奶油蛋糕盒子的老頭兒領(lǐng)進永壽寺的門里,飛機阿姊說:“平常這個時間廟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下一趟你們早一點來。”
飛機阿姊把她剛折完的錫箔元寶撂在半開著的大門邊上,從矮凳上猛地站起來。她站得有點兒快,眼前充滿光暈的景色變成一片慘白,她扶著厚重的木門,另一只手扶著正準備邁步出門的老頭兒。老頭兒說:“夜飯還沒有吃吧,我們剛才買的雞蛋仔還沒吃過,你不要低血糖了?!?/p>
飛機阿姊抬起頭。天空被門檐遮蔽了一半,另一半是玫瑰紅色,有一道航跡云,沒有星辰。去年過年的時候,飛機阿姊問阿大和阿二:“天上永遠都是一片藍,晚上變成一片黑,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一百年前也是這個樣子。你們開飛機不會覺得沒勁嗎?”她現(xiàn)在知道了,如今的夜空不再是黑色的,而是玫瑰紅色,它也許永遠都不會變回黑色。
飛機阿姊說:“我不是低血糖,我就是坐太久了。我進去看看電有沒有關(guān)好,你們把矮凳拿出去,在門外面坐吧?!?/p>
沒有等待回應,飛機阿姊關(guān)上大門。寂靜,昏暗,空洞,永壽寺理應如此。
漫射光鋪灑在菩薩的臉上,露出一雙眼睛和半張嘴,飛機阿姊撣了撣蒲團上的灰塵,把散亂在供桌上的鳳梨酥擺成三層的金字塔形。顧阿姨折的幾千個元寶都堆在角落的紙板箱里,明天就會有好多客人進到這間廟里了,這些元寶還是放在客堂的柜臺后面安全一些。
飛機阿姊提起一箱元寶,它很輕,汪嘉康一頓就能吃掉這么重的豬大排。她拉開客堂間的折疊門,門的關(guān)節(jié)處被風吹出骨折的聲音。客堂間的玻璃柜里擺著細的蠟燭、粗的蠟燭、線香、紅色黃色和綠色的香、寫著“學業(yè)有成”的祈福帶,還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飛機阿姊把紙板箱子擺在桌上,擺了一箱、兩箱、三箱、四箱。第四箱遮住了貼在桌角的支付寶付款碼,飛機阿姊把它挪到了第一個箱子的右邊。
飛機阿姊把散落在正廳門邊的二十七個元寶挨個兒疊起來,她的左手虎口張到最大,恰好足夠用一只手把它們帶去香爐里頭。香爐上的灰塵阻遏了月光反射,只有打火機的淺紅色塑料殼閃爍微光,飛機阿姊點燃了第一個元寶,用第一個元寶點燃第二個元寶,二十七個元寶恰好夠繞整個香爐一圈,寂寞的奢侈。
大殿兩側(cè)坐著二八一十六個各式各樣的佛教神仙,中央坐著的是如來佛祖,或者只是俗稱如來佛祖。汪嘉康讀過《一本書讓你記住佛教史》,還讀過《佛教神話圖鑒》,只有他才能說出這十七個佛的真名?!皫湍棠陶J識一下這十七個佛”實在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借口——比她曾經(jīng)用過的三四十個借口都更有說服力。如果飛機阿姊早點兒想到,汪嘉康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是個虔誠的信徒了。
但這就是現(xiàn)世報,飛機阿姊不該試圖以一己之力對抗命運的。她第一次抬頭直視如來佛祖,佛是金色的,竟然還有些漂亮,紅唇閃亮,手指尖上煥發(fā)著黯淡的夜光。
飛機阿姊磕了三個頭。
她聽見自己的呼吸聲,聽見發(fā)梢與蒲團輕觸的摩拭聲,她聽見腳步聲,一個輕快又沉重的腳步聲,她說:“桂師傅,是我,我馬上就準備回去了。”
嘈雜涌入,燈光涌入,豬油香氣涌入。大門打開了,飛機阿姊聽見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他通常冷漠,但很少慍怒,他的聲音已經(jīng)是個男人了,但他依然是個孩子:
“你總算看見我進到廟里來了。這下子你滿意了吧?”
七
飛機阿姊坐在阿華二成新的越野車的后排,汪嘉康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汪嘉康顯然已經(jīng)根據(jù)飛機阿姊的行動推斷出了她陰險而周到的計劃,一個連飛機阿姊自己都還沒理清的計劃。阿華說:“汪嘉康期末考試禮拜二就考完了,我跟他說要不要禮拜六帶上你一起去美食節(jié),他說你肯定不喜歡的,他現(xiàn)在比我還要了解你。”
燈火閃耀,寂靜的空氣,剎車,汪嘉康瞥了一眼后視鏡。阿華說:“這么一點點小事,你跟奶奶有什么好生氣的?!?/p>
越野車開進仲凱二村的小門,小門的寬度恰好足夠越野車穿過。阿華在羊腸小道里穿梭、轉(zhuǎn)彎、倒車,然后熄火。阿華說:“姆媽,你以后是不是不要一個人去看爸爸了,也不要一個人去廟里了?”
飛機阿姊說:“好呀。”
飛機阿姊打開車門,汪嘉康已經(jīng)站在路沿上等著扶她了。她看見汪嘉康穿著一雙淺色的運動鞋,還看見他纖長的手指。汪嘉康說:“我爸說話從來都不過腦子的,奶奶怎么能不去廟里,怎么能不去醫(yī)院看爺爺呢?”
假使飛機阿姊從明天開始不再去永壽寺,顧阿姨是會想念她的,但這些天進到廟里來的人有那么多,他們都穿著不一樣的鞋子,有穿跑鞋的也有穿皮鞋的,黑色白色和黃色的。還有,要是進到廟里來的十個人里有一個會化錫箔,一次化五十個,顧阿姨疊錫箔的速度就跟不上了,她得加班加點,還得專心。然后是桂師傅,他不能再整天玩兒他的算盤了。客人是買小蠟燭還是大蠟燭、買一支香還是每捆十支的三捆香,都全憑他的一張嘴,他不能再說他南邊鄉(xiāng)下拗口難聽的土話了,仲凱北路街道的老人們都喜歡飛機阿姊的鎮(zhèn)上口音。
等到美食節(jié)結(jié)束,他們也就該忘記飛機阿姊這個名字了。假使他們沒有忘記,他們就會回到家告訴自己的孩子:廟里曾經(jīng)來過一個叫飛機阿姊的老太婆。她要別人叫她飛機阿姊是因為她的兩個兒子都是開飛機的,她的二兒子是個什么尉還是什么校,等同于營長還是團長。她就知道炫耀,但是有誰會羨慕她呢?兩個月前她突然消失了,年紀這么大了,恐怕是身體不好吧。
還有老頭子住的醫(yī)院。護工桂花,隔壁七號床家的王阿狗和八號床上的羅老頭,飛機阿姊和他們認得一年多了,他們知道飛機阿姊有個孝順的孫子,但汪嘉康說得對:這世界上有幾百萬個孝順的孫子,沒人會在乎誰是其中的一個。
汪嘉康牽起飛機阿姊的右手,“羅斌杰的確是個值得羨慕的人”,汪嘉康說。
飛機阿姊和飛機爺叔結(jié)婚沒多久的時候,飛機阿姊手上還戴著她奶奶給她的一根紅繩子,這根紅繩子是在她出生的那天從永壽寺里求來的。飛機阿姊結(jié)婚的時候,永壽寺已經(jīng)變成了一間空房子,最大的佛頭已經(jīng)成了飛機爺叔屁股底下的凳子。
那天晚上,飛機爺叔提了半斤肉排骨回家,飛機爺叔說:“阿大快要生出來了,你把手上的繩子丟掉吧?!?/p>
阿大的出生和飛機阿姊手上的紅繩能有什么關(guān)系呢?飛機爺叔那時候還是個漂亮的男子,飛機阿姊望著他臉上的淚痣,把排骨倒進鋼盅盆子里,然后摘下手上的紅繩,她說:“你幫我拿去丟?!?/p>
這根紅繩沒有被飛機爺叔藏起來,也沒有被某個秘而不宣的信徒從垃圾箱里翻出來當作寶物。就像是被飛機阿姊丟進垃圾場的矮凳一樣,它從此消失,就好像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樣。
但汪嘉康和飛機阿姊不一樣,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受迫的人。
阿華回家了,汪嘉康躺在沙發(fā)上。汪嘉康說:“你知道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和天魔大戰(zhàn)的故事嗎?”
門鈴響了,汪嘉康說他喊了外賣,一個是茄汁蛋包飯,一個是咖喱蛋包飯,他問奶奶要吃哪一個。
飛機阿姊拿出柜子里的筷子,汪嘉康把餐盒擺在桌面上。飛機阿姊吃了茄汁的,純粹的番茄醬味道。汪嘉康說:“蛋皮只有這么薄一層也配叫蛋包飯嗎?”
飛機阿姊咀嚼著一嘴的番茄醬味米飯,飯里還有些輕微的隔夜味,飛機阿姊把筷子架在塑料飯盒上:“康康啊,我剛剛呆在廟里,不是想著要把你騙到廟里去的?!?/p>
汪嘉康沒有回應飛機阿姊的話,他開始講他的故事:天魔的戰(zhàn)象寬二十里,手中神兵能讓整片大地顆粒無收整十二年,他的大軍遮天蔽日,連地底下也布滿了他手下的魔鬼。利箭、烈火、狂風、黑暗,佛陀卻只是坐在菩提樹下,一切滅世之災全部化作飛花與塵埃。
汪嘉康說:“這要是放在語文考試里的話,就是一道送分題?!畲蟮臄橙司褪亲约?,說得好容易。”
飛機阿姊說:“這就是現(xiàn)世報啊。”
汪嘉康說:“這應該叫作福報?!?/p>
飛機阿姊起身開燈,汪嘉康跑進廚房拿了兩個勺子。“這不就是味多美油咖喱的味道嗎?”汪嘉康拍桌大喊。
飛機阿姊看著日光燈管閃爍閃爍閃爍,像是美食節(jié)攤位上的彩燈閃爍閃爍閃爍,像是大轟哥炸雞店頂上壞掉的霓虹燈閃爍閃爍閃爍。
飛機阿姊說:“我打算以后就不去永壽寺了,反正美食節(jié)開張的這段時間肯定不去。不過我還有一樁事情,你不要不高興?!?/p>
四目相對。汪嘉康說:“我去一趟就去一趟吧,只要你不跟別人說‘汪嘉康跟我去廟里了這種坍臺的話?!?/p>
飛機阿姊搖頭,硬是帶汪嘉康進到廟里又能有什么用呢?飛機爺叔小時候在永壽寺里坐的時間也不比飛機阿姊短。
然后飛機阿姊干咳了一聲:“我就想看看羅斌杰是個什么人。”
八
飛機阿姊已經(jīng)不記得她第一次聽說“羅斌杰”這個名字是在什么時候了。大約是大轟哥炸雞店剛開張的一兩個月里,工業(yè)學校的學生還大都不知道這家店的存在,劉轟還有點兒和人聊天的空閑的那段時間。
飛機阿姊是不太愿意和劉轟聊天的。易購中心里早就開過那么幾家炸雞燒烤店,飛機阿姊親眼看著它們一個個變得門可羅雀,然后消失不見。劉轟在廟門口賣炸雞并不值得責備,生意人有生意人自己的規(guī)則,但現(xiàn)世報該來還是會來,飛機阿姊并不樂于結(jié)識一個轉(zhuǎn)瞬即逝的人。
但劉轟的生意超出了飛機阿姊的預料,進貨的小車從一周來一次變成五天來一次,又變成一周來兩次。等到飛機阿姊想和他好好講兩句話的時候,大轟哥炸雞店前的隊伍已經(jīng)沒個休止了。飛機阿姊推測劉轟暗地里一定是個虔誠的人,說不定每次他上班之前都要偷偷去拜佛,也可能是晚上打烊以后。飛機阿姊從來都看不見他拜佛的樣子,就像她也沒見過羅斌杰拜佛的樣子一樣。
飛機爺叔住院以來的兩年間,飛機阿姊每天十點鐘出發(fā)去飛機爺叔的衛(wèi)生服務中心,看著護工喂他吃完午飯,然后給他洗屁股。這時候大約是十二點鐘,羅老頭家的老太婆差不多剛好提著飯盒進到病房里來,她道個好就走去永壽寺,走到永壽寺的時候就快下午一點了。羅斌杰每周六到永壽寺來的時間都在上午九點到十點之間,在廟里大概也就逗留半個小時,買香酥雞再花個十幾分鐘。他最晚一次離開是在十一點三十分,那天他是看著表匆匆跑走的,連香酥雞都沒有來得及買。
飛機阿姊當然想知道羅斌杰是個什么樣的人,她先是從桂師傅那兒知道了他是復旦大學佛學院的博士生,然后從顧阿姨那兒得知他喜歡穿黃色跑鞋。當年桂師傅還是桂光頭的時候,桂光頭總是喊他的數(shù)學老師“將軍的女兒”,她的父親大約的確是個軍隊里的干部,但軍銜一定比阿二要低上一些。如此推測,羅斌杰也許不是復旦大學佛學院的博士生,他可能只是個復旦大學的學生,可能只是個佛學院的學生,也可能只是個博士生——但再怎么說他也得是個學生。再過一年多,汪嘉康就會是某個大學、某個學院的本科生了,這也就與羅斌杰有了一點兒共通之處。
有了一個共通之處,就能有兩個共通之處。羅斌杰信佛,汪嘉康也就可以信佛。飛機阿姊下定決心要與羅斌杰會面是在一個星期五的傍晚,她一邊給汪嘉康盛蘿卜湯一邊說:“我明天出門的時間打算稍微早一點。”飛機阿姊相信羅斌杰是有用的——按汪嘉康的話說,這不能叫作“有用”,而該叫作“有善緣”。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為了迎接這段善緣,她提前離開了衛(wèi)生服務中心,放棄了在羅老頭家的老太婆面前給飛機爺叔擦屁股的機會。但她來得還是太晚了些,她沒能見到羅斌杰。
第二個星期六,為了防止再次錯過,飛機阿姊決定下半日再去衛(wèi)生服務中心。她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就在永壽寺門口候著,一直候到十二點鐘。她還是沒見到羅斌杰。
第三個星期六,勞動節(jié),周五就放了假的汪嘉康會到奶奶家里住一晚上,正是翌日早晨偶遇羅斌杰的最好機會。計劃未能成功實施,顧阿姨說羅斌杰周五就已經(jīng)去過了永壽寺,周六當然就沒有去。
第四個星期六,阿華帶飛機阿姊去鮮花節(jié)看花。羅斌杰準時到了永壽寺。
第五個星期六,飛機爺叔的屁股上長了息肉,飛機阿姊陪著他吊鹽水。羅斌杰準時到了永壽寺。
第六個星期六,飛機阿姊早上九點鐘到達永壽寺。羅斌杰沒有出現(xiàn),沒人知道羅斌杰去哪兒了。
第七個星期六,羅斌杰沒有出現(xiàn)。星期天的下午,顧阿姨告訴飛機阿姊:那個黃色跑鞋的早上來過了。
飛機阿姊有時候會覺得羅斌杰是故意在躲著她,但羅斌杰不光是沒道理知道飛機阿姊的行蹤,他甚至都不該知道有一個叫作飛機阿姊的人。
飛機阿姊沒法解釋她為什么就是沒法見到羅斌杰,這或許確實只能說是現(xiàn)世報應:飛機阿姊的功德不及羅斌杰,而羅斌杰也不愿意認識一個擾人的老太婆,不愿意為她扮演一個傳教士。汪嘉康在拒絕飛機阿姊的時候總愛說:“信仰是一個人的事?!彼c羅斌杰或許確實有些相似。
三個禮拜以前的一個晚上,飛機阿姊把仲凱二村四十六號四○二的電話號碼交給劉轟,喊劉轟把號碼交給羅斌杰——能把羅斌杰的電話號碼也給要來就更好了。劉轟說:“羅斌杰不會把電話號碼給你的,他不喜歡別人知道他來廟里。”
飛機阿姊喜歡別人知道她來廟里,她希望所有人都記得她天天都來廟里。拜佛是件好事,是件值得驕傲的事。飛機阿姊說:“那為什么你們都知道他來廟里了呢?你們連他的名字都知道了,連他在什么學校讀書都知道了?!?/p>
劉轟不太愛笑,即使是笑的時候,也是喉嚨先響動起來,再勉強把嘴唇帶動。他的嘴里噴薄出兩聲鵝叫,在第二聲剛停下來的時候就剎住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復旦大學根本就沒有佛學院,只有哲學學院?!?/p>
劉轟深吸一口氣,對飛機阿姊扇了兩下手掌,一個表示“快走”的手勢:“客人來了——哎,你要吃啥?”
九
早上八點半,飛機阿姊坐在永壽寺門口的矮凳上。矮凳還是那個矮凳,美食節(jié)還沒到開幕的時間。顧阿姨說:“你認得羅老頭嗎?他跟你家老頭住在一個醫(yī)院里的。他的兒子跟我的兒子是小學同學、初中同學,現(xiàn)在也就四十幾歲。小小年紀就生癌死了,作孽啊。”
飛機阿姊沒跟羅老頭說過一句話,飛機阿姊認識羅老頭的時候,羅老頭就是不會說話的。飛機阿姊想起羅老頭家的老太婆說起過她的孫子,說他喜歡吃雞腿菇,還喜歡韭菜炒蛋。飛機阿姊問顧阿姨:“你知不知道羅老頭的孫子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叫羅斌杰?”
顧阿姨當然不知道,她只知道折錫箔,剝毛豆,只知道羅斌杰穿的是黃色的跑鞋,廟外面錘子電鋸的響聲也沒法讓她從椅子上站起來。飛機阿姊順著聲音走到香燭店的門口,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香燭店了,留胡茬的工人把十尺寬的招牌從房檐上拆下來。飛機阿姊說:“這爿店怎么這么快就拆掉了?”
回應飛機阿姊的是一個穿著工業(yè)學校校服,手里提了兩大馬甲袋炸雞排的高個兒男孩,他說:“陸老師——就是香燭店的前一任老板,下個學期開始要回我們學校上課了,說是香燭店生意不好。”
“他當了副校長以后反而要上課了?”
校服男孩顯然沒聽懂飛機阿姊在說什么,他遲疑了三五秒,然后點頭答應:“對,副校長當然也要上課的,不過上得不多。陸老師上得就比較多,要帶一個年級的體育課?!?/p>
飛機阿姊看著男孩的背影,他的身形有些窄,但是走路的姿勢和汪嘉康一模一樣。飛機阿姊沖著他的背影喊:“你認得羅斌杰嗎?”
男孩沒有回頭,他假裝專注的樣子也和汪嘉康一模一樣。汪嘉康專心的時候很多,看書、寫作業(yè)、走路、打游戲都能讓他聽不見每一句飛機阿姊問他的話。其實汪嘉康的耳朵很靈,他什么都知道。
飛機阿姊二十五歲的時候,每天早上出家門,穿過馬路,然后右轉(zhuǎn),經(jīng)過永壽寺的大門,一路直走,就能走到仲凱路幼兒園。她也不是非得求神拜佛,磕頭燒香的,她走過永壽寺的時候,也就只想過要看一眼殿里的佛、蓮花臺上的菩薩——或者只是供桌、梁柱、青石地板。她有時候真的會進去看上一眼,和坐在正殿里踩縫紉機的小王和小張打個招呼,說:“我是特地來看你們的?!?/p>
飛機阿姊也不是非得說自己是去看小王和小張的,她有資格看看這座陪她長大的廟。到了廟里的佛被重新立起來的時候,她就不只是有資格了,拜佛很快就成了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但飛機阿姊沒有做這件值得驕傲的事。
直到阿大走了,阿二走了,飛機阿姊搬進仲凱二村,然后阿華搬進凱輝天錦園,永壽寺對面的老宅被改造成易購中心,飛機爺叔身體敗壞到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飛機阿姊也沒去做這件值得驕傲的事。
飛機爺叔被送進永壽寺邊上的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那一天,飛機阿姊在病房里聽說兩個整天坐在廟里無所事事的人,一個叫顧桂花,一個叫桂光頭。飛機爺叔得了肺病的那段時間里,飛機阿姊已經(jīng)在自家陽臺上立了菩薩像,還學會說“南無阿彌陀佛”,學會傳達“現(xiàn)世報”的內(nèi)涵。這一天,飛機爺叔終于變成了一個傻人。
這是一場多漫長的旅程啊。飛機阿姊的信仰行走了五十年才到達起點,但汪嘉康不需要了。汪嘉康第一次讀《釋迦牟尼成佛記》是在七年以前,他早就站在起跑線上,只等著開始奔跑的一刻。
美食節(jié)上的攤位一個個活躍起來,羊肉串在烤架上開始翻滾。大轟哥炸雞店門前的隊伍又開始拉長,在飛機阿姊眼前盤旋。羅老頭家的老太婆領(lǐng)著渾身照燒汁香味的女孩兒走進廟里,飛機阿姊說:“八號床阿姨,你今天來廟里呀?”
“帶我外孫女來美食節(jié),等一下就一起去醫(yī)院了。你知道的呀,我們老頭子迷信得要死,他就是不喜歡聞肉的味道,只喜歡聞香的味道。上次我和我的孫子從廟里過去的時候,他一聞到我們身上的味道哦,就瞇著眼睛咯咯笑!”
飛機阿姊陪笑了兩聲,“那你的孫子今天沒來?”
“忙得要命!他說他學校里有論文要寫,今天回不來了?!?/p>
羅老頭家的老太婆和外孫女走進廟里,然后是一對挽著手的夫妻、戴著耳機和兜帽的高個兒、吃雞排的三個女孩兒、光頭和麻子、大波浪和胖子、奔跑但沒有尖叫的背心男孩、追不上他的高跟鞋媽媽。人影從飛機阿姊的頭頂上掃過,一個一個掃過。美食節(jié)會場里并沒有太多的人,這些不太多的人里也沒有幾個在喧囂,但美食節(jié)確實是喧囂的。飛機阿姊說:“看起來我是可以準備回去了?!?/p>
汪嘉康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這世界上有幾百幾千萬個孝順的孩子,沒人會在乎你是不是其中的一個?!睘榱瞬¢缴系臓敔敹フ慈鞠慊鸬臍馕妒莻€有創(chuàng)造力的善行,但善行是可揣測的,是不可復制的。等到飛機阿姊臥病不起的那一天,汪嘉康一定會在網(wǎng)上買一個香爐,而不是試圖讓一些飄忽不定的氣味分子附著到自己的衣服和皮膚上。
汪嘉康最不喜歡的就是形式。事實上,也沒有人知道現(xiàn)世報的衡量標準究竟是儀式還是信仰本身。
顧阿姨說:“再會?!?/p>
這聲音跨過十四個人的身體縫隙,鉆進飛機阿姊的耳郭里。
十
飛機阿姊低著頭走在路上,周遭全是吵鬧,她隱約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飛機阿姊”。先是一個陌生的男人,再是一個陌生的女人,然后又是一個陌生的男人。飛機阿姊回頭,她聽清楚了,他們說的是“大轟哥喊你”。
飛機阿姊小跑到大轟哥炸雞店的柜臺前面,大轟哥喊:“你怎么就走了呢?”
飛機阿姊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她看不見大轟哥,大轟哥也理應看不見她??纱筠Z哥不光看見她,還知道她要走。飛機阿姊說:“你怎么知道我要走呢?”
大轟哥沒有回答她的問題,他把香酥雞交到客人的手里,“等下準備去廟里逛逛?”他顯然是故意裝作不經(jīng)意地說。然后他沖著飛機阿姊喊:“你在這兒等到十二點!”
飛機阿姊沒道理繼續(xù)等下去,羅老頭的孫子今天不會來了。盡管沒人說過羅斌杰就是羅老頭的孫子,但飛機阿姊也不想問,她已經(jīng)得到了一個答案。飛機阿姊也就是想要一個答案。
“羅斌杰今天不來了。你要是見到他,可以給我打個電話。”
“不來個屁!我跟你說等著你就等著,沒錯的!”
大轟哥把炸香菇和炸雞鎖骨裝進一個塑料袋,“二十八號好了——哎,永壽寺是百年老廟,進去轉(zhuǎn)一圈,出來就餓了,餓了就再買一份大雞排?!?/p>
飛機阿姊理解了大轟哥的現(xiàn)世福報。
飛機阿姊等在1208路公交車的站臺座位上,看著一車一車的人下車,走進美食節(jié)的場地。她看見老金、老汪和他的孫子、阿許、仲凱二村的夜班保安老譚和他的老婆、徐老師。她一個一個和他們打招呼,十一點,十一點半,十一點四十分,又一個一個和他們告別。
飛機爺叔當調(diào)度的時候,站臺上連個時刻表都沒有?,F(xiàn)在的公交站臺不光有時刻表,還能顯示下一班車的到達時間,就連下一班車再過幾分幾秒能到站都算得準。現(xiàn)在的世界確實不同于往昔,飛機阿姊覺得自己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樣虔誠了。易購廣場瀕臨倒閉的時候她拍手稱快,但她現(xiàn)在竟然也開始覺得大轟哥是個有功德的人。
1208,又來了一輛。飛機阿姊回頭,透過淺綠的玻璃窗和兩個肩膀,她一眼就看見了汪嘉康。飛機阿姊迎到汪嘉康的面前,“你怎么自己一個人坐公交車過來呢?”
“我回家換了個鞋子?!?/p>
飛機阿姊看見汪嘉康腳上的黃色跑鞋。汪嘉康說:“我爸去年去德國的時候給我買回來的,我現(xiàn)在鞋子太多了,穿不過來?!?/p>
汪嘉康沒有給飛機阿姊留一個說話的當口,他輕牽著飛機阿姊的袖子,往永壽寺的方向邁開步子,“我一直覺得,那些求著被菩薩聽見,被佛陀看見的功德都算不上是功德。菩薩不會喜歡那些總把自己的名字念給她聽的人,他們只會因為貪欲而遭受懲罰。奶奶,你覺得你真的想把你的功德浪費在認識一個莫名其妙的羅斌杰身上嗎?”
十二點還沒有到,飛機阿姊還沒打算離開公交站,但汪嘉康牽著她就走,穿過人潮。汪嘉康真的一點兒也不像飛機爺叔,就連他邁步的勇武姿勢也極像年輕時候的飛機阿姊。
“不過,今天來廟里的人這么多,就算我把我的名字念給菩薩聽,她也會覺得我是個湊熱鬧的。我們進去吧,汪嘉康第一次拜佛,還蠻值得紀念的”
飛機阿姊看著汪嘉康跨過門檻,直奔客堂,問桂師傅要了三捆香。飛機阿姊站在門廳里望著汪嘉康,望他腳上黃色的跑鞋,他拜佛的時候確實是有點兒像樣。
汪嘉康用蠟燭點燃了三捆香。它們均勻地燃燒著,均勻地化為灰燼。汪嘉康敬拜四方八位,把點燃的香插進香爐的東南角。
飛機阿姊想要用“現(xiàn)世報”形容她所目睹的場景,盡管“現(xiàn)世報”是個發(fā)怒的時候才能用的詞。她知道,“報應不光指惡報,也可以指福報”,這是汪嘉康十一歲的時候就教會飛機阿姊的知識。汪嘉康說過,遇上好事的時候可以直接喊“福報”,但飛機阿姊實在是一點兒也不想說出“福報”兩個字,她就是想管這叫作“現(xiàn)世報”。
于是飛機阿姊仰起頭,邁步——
她的耳畔響起佛音,天地翻覆,她的頭顱擊中一個柔軟的東西,腳底踩上一個堅硬的東西。
飛機阿姊閉上眼,她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能好好地呼吸,還是能好好地說話,她張開嘴唇,吸氣——
“哎哎哎,我看你一張嘴就知道你要講什么了,你不要講出來——”
她聽見汪嘉康的聲音就在她的耳畔:
“——你以為絆倒在門檻上這種小事情,就夠當你的現(xiàn)世報了?”
責編:周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