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衣拉·衣馬木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動脈狹窄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88例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診斷的疑似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結果:觀察組診斷符合率(95.45%)高于對照組(68.18%),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漏診率(2.27%)、誤診率(2.27%)均低于對照組(13.64%)、(18.18%),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上疑似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進行診斷時,采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高,漏診率和誤診率均比較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頸動脈狹窄病變;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94-02
頸動脈狹窄病變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有數據顯示,我國發(fā)生腦卒中的幾率為13.0%,并且由頸動脈狹窄所導致的腦卒中占腦卒中發(fā)生率的15。0%以上[1]。目前,我院以將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作為了診斷頸動脈狹窄病變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選取了88例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診斷的疑似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詳細的分析了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動脈狹窄病變的診斷價值。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88例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診斷的疑似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納入標準:(1)同意參與本次研究;(2)臨床資料完整,積極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臟器疾病;(2)合并精神疾病;(3)伴有語言障礙,不能與其有效溝通。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8例,年齡59~77歲,平均年齡(67.52±2.34)歲;觀察組中男27例,女17例,年齡58~78歲,平均年齡(67.01±2.59)歲。本次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下進行。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給對照組患者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診斷人員行Seldinger穿刺技術,在患者一側的股動脈行插管,對其行選擇性全腦血管造影檢查,然后并分別在患者雙側頸部總動脈、椎動脈、頸內動脈、主動脈弓等進行血管造影檢查,分別對血管實質期、靜脈期和動脈期進行攝片檢查,取正位片和側位片,如有必要,還需對其行斜位造影拍片。
觀察組?給觀察組患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診斷人員采用本院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進行診斷,同時選用與超聲儀匹配的凸陣探頭、扇形變頻探頭和線陣探頭,本次診斷采用了實時解剖M型血管超聲測量軟件,在超聲儀的輔助下,采用超聲測量軟件依次對患者頸內動脈顱外段、頸外動脈、頸總動脈進行探查,詳細的觀察患者的血管走向,并仔細測量其管徑內-中膜厚度,通過觀察患者血管中斑塊的分布、大小以及管壁內膜結構的變化情況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種診斷方法診斷效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在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處理時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將其中的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和%表示,并分別用t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判斷標準。
2?結果
2.1比較兩組診斷符合率
觀察組診斷符合率(95.45%)高于對照組(68.18%),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兩組診斷符合率比較
2.2比較兩組漏診率和誤診率
觀察組漏診率(2.27%)、誤診率(2.27%)均低于對照組(13.64%)、(18.18%),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兩組漏診率和誤診率比較
3?討論
一般情況下,人體頸內動脈顱段處并沒有血管的分支,當機體出現病變時,頸內動脈顱段處血管會逐漸出現閉塞,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頸內動脈顱段處整條血管會發(fā)生完全閉塞,往往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本次研究給對照組實施了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此種診斷方式的缺點逐漸顯現了出來。給觀察組患者實施了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此種診斷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了診斷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的臨床上,此種診斷方式操作簡便[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診斷符合率高于對照組,漏診率和誤診率均低于對照組,其結果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這與王麗紅[3]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提示對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較高。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疑似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進行診斷時,采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高,漏診率和誤診率均比較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建議將此種診斷方式推廣在更多的臨床上。
參考文獻
[1] 賀啟秀,董瑞鈺.腦梗塞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的價值分析[J].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19,28(09):2089-2090.
[2] 李艷芬,張凱秀.超聲診斷頸動脈狹窄病變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41(04):394-395+398.
[3] 王麗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動脈狹窄病變的診斷價值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9,40(04):?86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