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霞
【摘要】興趣是游戲的必備條件,是游戲活動本身特有的內在要素。將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寓于趣味性很強的游戲載體中,能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表現(xiàn)等情緒化的心理需要,并有效提升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彰顯活動價值。因此,在選擇幼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時,要根據(jù)幼兒身心特點,以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身心特點為依據(jù),設計符合幼兒興趣和認知水平的趣味性體育游戲,把握基本動作和活動方式的難度,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關鍵詞】趣味性體育游戲? 興趣培養(yǎng)
一、豐富準備環(huán)節(jié),營造參與情境,調動幼兒安定愉快的情緒
(1)安定愉快的情緒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對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趣味性體育游戲是一種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活動,是幼兒最喜歡也是最經常的活動。在游戲中兒童感受的主要是積極情感,伴隨著歡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與滿足、宣泄、盡情、自得、輕松等有關的內心體驗。正如弗洛伊德的觀點,游戲是由快樂原則支配的,所以游戲往往給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游戲是自由的,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兒通過游戲自然地表達情感,將內心存在的問題通過“玩”暴露出來,使緊張、焦慮、恐怖等不滿消極情緒體驗得到充分地表達和發(fā)泄,使安定愉快的情緒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發(fā)展起來。
良好的感受和體驗是幼兒形成安定、愉快情緒的基礎。幼兒若能經常性地獲得良好的感受和體驗,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模式和習慣。因此,在設計與組織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時,一定要以幼兒為中心,發(fā)揮幼兒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帶著愉快的情緒玩游戲,幼兒能玩的盡興,較好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水平。
(2)生動有趣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對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游戲情境法是幼兒園組織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一個潛在性原則。所謂游戲情境法,是指創(chuàng)設一定的游戲情境,來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煉的實踐性方法。一是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在趣味性體育游戲過程中,幼兒從“模仿學習”轉變?yōu)椤疤剿鲗W習”,從“被動游戲”轉變?yōu)椤爸鲃佑螒颉薄T诨顒舆^程中,幼兒使體育器具“活”了起來,而反過來,趣味性體育游戲器具也為幼兒活動提供了可能。?二是充分挖掘利用廢舊資源,豐富幼兒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材料。發(fā)揮聰明才智,運用靈巧的雙手,制作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可玩性的體育活動器材,體現(xiàn)獨特的教育價值。
二、師幼共設趣味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幼兒參與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在六歲以前形成??梢娪變浩谑侨松己眯袨榱晳T形成極為重要的階段。把趣味性的規(guī)則設立在每一節(jié)趣味性體育游戲中,讓幼兒習慣規(guī)則,并能在規(guī)則中找尋到快樂。
對于幼兒來講,趣味性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既有來自于大中小型玩具的,比如,小孩子喜歡滑梯、攀登架、秋千這樣的大中型玩具,也喜歡三輪車、輪胎、球、風車、沙包等這樣一些小型玩具,而玩趣味性體育游戲就意味著可以玩這些玩具了,自然高興,自然充滿樂趣;除此之外,趣味性體育游戲的趣味性還來自于沒有太多約束羈絆的開闊空間,可以“撒野”,可以奔跑追逐,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和四肢獲得充分的舒展。但是每到游戲活動初期,無論什么游戲幼兒都是興致勃勃的,爭先恐后亂作一團,教師喊破嗓子,很難維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種好玩的器械上,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將規(guī)則趣味性化,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三、豐富趣味性體育游戲過程,讓幼兒充分體驗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樂趣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jù)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睘榇?,在傳統(tǒng)的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中,應與實際相結合,采取多樣化的組織形式。來自幼兒的東西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所以在組織活動時,教師要大膽放手,把材料交給幼兒,自己做一名觀察者、協(xié)助者、總結者。我們由呼啦圈的玩法引申到玩皮球,師幼一起探索出了抱球接力跑、傳球、投球、兩人運球、踢球、趕球回家、拋接球等。一味的更換、增添體育器材這從人力和物力上來講都不現(xiàn)實。其實簡簡單單的一種玩具只要我們多思考可以有多種玩法,在組織活動時及時的觀察孩子們的表現(xiàn)隨機改變我們的活動方式,會讓我們的活動生動、有趣,讓我們的活動更有成效!
四、正向的積極引導與評價策略,調動幼兒參與的興趣
《綱要》指出,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老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位幼兒,成為他們游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對孩子在游戲中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每個集體中都有強有弱,有些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強,在活動中不僅能達到老師預期的活動目標,而且還能創(chuàng)造性地想出了一種器械的多種玩法。還有個別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差,相對自信心也較差,為了鼓勵能力差的幼兒對活動感興趣,能力有所提高,我們尊重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難慢慢引導,幫助他們,尤其是有過失敗經歷及不敢嘗試活動的幼兒,教師的態(tài)度會改變孩子做事的態(tài)度,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活動的興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形成活潑、向上的性格。
總之,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需要老師用心培養(yǎng),老師要作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在活動中時時注意幼兒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動,有意識的發(fā)展幼兒各方面的興趣,要使幼兒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幼兒對某些事物或某個活動的興趣,多是直接的、暫時的、不穩(wěn)定的,這種興趣多是由幼兒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幼兒對它的疑問解除,興趣就消失。所以我們要注意使幼兒游戲活動與高層次需要聯(lián)系起來,與幼兒遠大的理想結合起來,在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著,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調整、不斷地總結,培養(yǎng)幼兒對趣味性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甘婷婷.大班幼兒角色游戲規(guī)則化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7,(22).
[2]吳雪梅,吳悠.小游戲,大智慧——初探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快樂策略[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