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銳
摘要: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得到了較快、較好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領域也需要應對時代發(fā)展做出一定改變,以迎合時代發(fā)展,滿足社會需求。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需要積極應對時代改變做出一定調整,進一步確保相關操作效果,保障人才培養(yǎng)質量,確保能夠源源不斷為社會輸出滿足時代需求的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開展教學,給予學生具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感受,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0-0028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所以對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并沒有實現(xiàn)應有的教學價值,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要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將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良好提升。
一、生活化教學探索分析
生活化教學就是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讓學生成為教材和學習的主人公,在課堂教學中引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然后進一步輔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認知,從而促進學生較好地理解與應用相關知識。在該課程的教學中,此類教學方法的關鍵性價值和意義非同小可,作用意義也相對較為突出。素質教育應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道德觀念等情況,教育從來不是單一的指標,其關鍵在于需要具備全方面和完整性特點,這需要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fā),利用不同的教育策略適應不同的學生。正因如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采取生活化教學,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相關教學,利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向學生普及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充分進行學習。伴隨著教育改革與教育的發(fā)展,教材不斷更替與改變之后,教材內容也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相關生活化教學的方式開展有關教學。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在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是因為初中時期是學生成長的特殊時期,通過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收獲做人的優(yōu)秀品格和遵紀守法的良好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為學生設計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家的意味》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相關教學視頻:“一名中年男子,到家剛準備敲門時,一名兩鬢斑白滿臉皺紋的老人為他開了門,這位老人就是該男子的父親,男子的母親多年以前就已經去世了,父親自己一人獨自生活五年已久,而該男子長期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時間來看望父親,這次剛好有時間回來看望他,二人交流不久之后,父親為他做了一盤餃子,男子吃了幾口,餃子的味道非常咸,男子眼含淚水,原來他的父親患上了健忘癥,他一把抱住父親痛哭流涕,然后鏡頭緩緩地離開了人們的視線……”當視頻播放完之后,一些學生也想到要珍惜自己的長輩,進而流下感動的淚水。通過這種觀看影片的方式,可以實現(xiàn)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讓學生感受到貼近生活的學習場景,能夠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分析
1.構建生活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思考
單調的知識講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層次,聯(lián)系其他部分的知識講解能夠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學生對所學習知識的印象。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素材來源于最真實的生活場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反向教學,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教師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能夠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得到觸動,進而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思考。教師在選擇生活情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材內容的關聯(lián)度,選擇恰當?shù)纳钋榫场?/p>
例如,“友誼與成長同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解友情的珍貴和可以從友誼中得到的收獲等不同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明白友誼的可貴,并學會珍惜友誼以及從朋友身上學習各種可貴的品質。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如下描述:“同學們,你們都會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選擇向哪一位朋友尋求幫助?理由是什么?”學生在教師的問題情境中進行思考,對自己的友誼狀況進行回想,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從而構建生活情境。教師利用問題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對友誼交往產生回想,有利于學生在反思中進步。
2.開展生活化體驗教學活動
體驗式教學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不僅掌握教材中涵蓋的知識,還能夠學會教材中未涵蓋的課外知識。學生進行生活化體驗興趣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體驗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教師應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對現(xiàn)階段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制定符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體驗式教學計劃。如在進行《積極奉獻社會》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將班級學生按照座位順序進行分組,每組四名學生,分別扮演讓座的初中生、年邁的老奶奶、冷漠的年輕人、熱心的公交車司機,教師設置“讓座”生活化體驗主題,讓每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進行角色扮演。在學生角色扮演結束之后,教師為班級學生預留幾分鐘的思索時間,讓班級學生思索“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我們承擔著什么樣的責任”,然后抽取幾名學生進行回答,教師依據學生回答的結果進行點評。
綜上所述,想要將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深入研究現(xiàn)有的各項教學方法,并且利用教學知識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點,選取恰當?shù)纳罨虒W知識內容,并且采取情境設置、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方式,使班級學生主動探索課堂教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班級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實現(xiàn)培養(yǎng)班級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郊區(qū)教學研究室04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