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臻博,魯 萍,黃永坤,趙亞玲,羅 艷,段 晶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云南昆明 650032)
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將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定義為沒有喘息、氣促等癥狀,而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1]。CVA 是哮喘的一種不典型類型,也是引起我國兒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見病因,咳嗽時間越長,進展為典型哮喘的可能性就越大,且若不及時干預,會進展為典型哮喘[2]。CVA 診斷依據(jù):(1)咳嗽持續(xù)>4 周,常在運動、夜間和(或)凌晨發(fā)作或加重,以干咳為主,不伴有喘息;(2)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jīng)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3)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3]。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臨床容易誤診為支氣管炎,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會隨著病情的加重發(fā)展成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zhì)量。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并不明確,且發(fā)病機制相對復雜,多認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本質(zhì)與哮喘相同。在臨床上,糖皮質(zhì)激素與支氣管擴張劑均是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常用藥物,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但易損傷氣管及組織功能,患兒不良反應多,臨床療效不理想。臨床上逐漸使用孟魯司特鈉與西替利嗪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并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4-5]。本研究對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診治咳嗽變異哮喘30 例患兒應用孟魯司特與西替利嗪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方案效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診治咳嗽變異哮喘60 例患兒資料,按隨機數(shù)表分兩組,對照組30 例,其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齡5~13 歲,平均(7.70±2.07)歲,病程28~53 d,平均病程(36.50±3.31)d;研究組30 例,其中男例17 例,女13例,年齡5~12 歲,平均年齡(7.24±2.18)歲,病程28~55 d,平均病程(38.26±6.70)d。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均確診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資料完整者;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無過敏史。排除標準:臨床依從性低者;合并其它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常規(guī)檢查與對癥處理,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等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47)與鹽酸西替利嗪糖漿(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889)治療,每次口服4~5 mg 孟魯司特鈉,每晚1 次;每次使用5~10 mg 西替利嗪,2 次/d;兩組療程均為4周。
顯效:咳嗽、哮喘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兒咳嗽、哮喘等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變,甚至惡化;對比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FEV1(第1 秒用力的呼氣容積/預計值)、FEV1/FVC(第1 秒用力的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與PEFpred(最大呼氣流速占個人預計值比);對兩組患兒不良反應進行比較,包括頭痛、皮疹、腹痛等。
兩組療效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為93.33%高于對照組73.33%(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Tab.1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n(%)]
兩組肺功能治療前,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組患兒治療后FEV1pred(89.00±5.27)%、FEV1/FVC(89.24±6.28)%與PEFpred(86.17±5.22)% 指標高于對照組FEV1pred(84.00±5.26)%、FEV1/FVC(85.96±6.17)%與PEFpred(82.86±4.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治療前后比較,*P<0.05;與對照組和研究組治療后比較,#P<0.05。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6.67%少于對照組26.67%(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引起兒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一定季節(jié)性,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通常以早上和晚上刺激性咳嗽為特征,抗生素治療無效果[6-7]。患有該疾病的兒童中約30%~54%的咳嗽變異性哮喘進一步惡化,發(fā)展成典型的支氣管哮喘。隨著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生活習慣,咳嗽變異性哮喘正呈現(xiàn)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大大影響了學習,孩子身心健康受到到影響[8-9]。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發(fā)展,交通及建筑業(yè)等的迅速發(fā)展,致使空氣及環(huán)境污染愈加嚴重,導致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10]。嚴重困擾兒童健康,由于病因診斷困難,多被誤診為呼吸道感染而多次使用抗生素,具有遷延不愈、病情可反復等特點,臨床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多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或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雖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容易損傷患兒氣管及組織功能,致使病情遷延難愈。本研究對收治咳嗽變異哮喘60 例患兒資料分析,為探討孟魯司特與西替利嗪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效果,為臨床相關應用提供參考。
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高度特異性和選擇性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減少血管的通透性和減輕氣道水腫,可有效改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氣道炎癥。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zhì)激素,可增強細胞膜穩(wěn)定性,改善免疫反應,緩解支氣管痙攣。西替利嗪是一種常用于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抗組胺藥,近年來也被用于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在一些相關的研究中,孟魯司特鈉與布地奈德或抗組胺藥物已被證實在咳嗽變異性哮喘中很好的治療效果[11-14]。然而,很少有關于孟魯司特鈉,西替利嗪和布地奈德這三種藥物在咳嗽變異性哮喘中的療效,肺功能及安全性分析的比較研究。
本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患兒總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3.33%(P<0.05);研究組治療后 FEV1pred(89.00±5.27)%、FEV1/FVC(89.24±6.28)%與PEFpred(86.17±5.22)%指標高于對照組 FEV1pred(84.00±5.26)%、FEV1/FVC(85.96±6.17)%與PEFpred(82.86±4.9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6.67%低于對照組26.67%(P<0.05)。表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使用孟魯司特鈉與西替利嗪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臨床療效顯著,不僅能改善患兒肺功能,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高。臨床對患兒單一使用一種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逐漸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并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15-16],能有效緩解患兒臨床表現(xiàn),改善其肺功能,臨床效果佳。因受外部環(huán)境與樣本例數(shù)及觀察時間等因素制約,關于兩組患兒生活質(zhì)量,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補充。
綜上所述,臨床使用孟魯司特與西替利嗪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不但能改善患兒肺功能,還能減少其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