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描繪塞外雪景的壯詩、美詩,向來為人稱偉贊奇。教讀本文恰可扣住一“奇”字展開,引導學生感悟、品析詩歌意境之奇絕,揣摩寫作手法之奇妙,領悟作者情懷之奇?zhèn)?,以領悟詩歌的獨特魅力和作者的浩然情懷。
一、課前鋪墊
⒈岑參,唐代詩人,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切身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多為佳作。其邊塞詩向來以想象奇絕、大氣磅礴、積極樂觀著稱?!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是他的代表作。
⒉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送武判官(即其前任)歸京,寫下此詩。
⒊詩由詠雪和送別兩部分組成。詠雪為送別營造環(huán)境氛圍,為送別作渲染鋪墊。
⒋學生結合注釋疏通詩意。
二、課中品奇
㈠朗讀
⒈學生自由讀、齊讀。教師注意發(fā)現學生讀不準確的字、詞。
⒉指導朗讀、范讀。
開篇兩句要讀出氣勢,“卷”“八”兩字重讀,以突顯北風之烈、雪飛之早。第三句“忽”字要讀得“忽然”一點,以表現其出人意料。第四句的“開”字要拖音延長,語調要上揚,以現眼前到處是瓊枝玉樹的開闊美妙意境,給人陶醉其中的感覺。接下來四句寫雪中奇寒,可讀得平緩些?!板j@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是詩中又一開闊畫面,要讀得稍高稍慢,以示讀者在遼遠的天地間游目馳騁的狀態(tài)。接下來寫宴飲、送別的場景,又要低平些。直至最后兩句出現了第三個開闊的畫面。“山回路轉不見君”除“不”字外,要字字拖音,以示詩人的目光跟定離別的友人,一刻也不離開的情景;“雪山空留馬行處”中的“空”字,停頓時間要稍長一些,來表現朋友不見,詩人悵然空望的神情。
㈡品奇析奇
⒈要求學生用一個字概括這首詩。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奇。
⒉引導學生從意境、手法、情懷等方面品“奇”析“奇”。
學生讀書、思考、批注、發(fā)言,教師相機點評。
⒊小結:
⑴意境之奇絕:
①開篇兩句,如奇軍驟至。一句寫天,一句寫地,狂風暴雪鋪天蓋地而來,正值內地天高氣爽的八月,北地卻已滿天飛雪,使人頓入奇境,耳目一新?!鞍撞荨?,據《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乃西北一種草名,王先謙補注謂其性至堅韌。北風吹折“性至堅韌”的白草,足見其來勢兇猛;八月“即”漫天飛雪,可知邊地雪下得早。開篇兩句一下子捕捉住邊地“風猛雪早”的氣候特點。
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饪嗪憋L一吹,大雪紛飛,此乃實景。詩人卻以“春風”使梨花盛開的壯美意境,形容“北風”使雪花飛舞,飄落在千樹萬樹上的塞外奇景,極為新穎貼切。“忽”字,透出天地變化之迅速,“千樹萬樹”,給人以廣闊而美麗的想象,同時字里行間透出蓬勃濃郁的春意,令人神遠。讀這兩句,幾乎使人忘記邊地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想、造境俱稱奇絕。
③“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边@兩句詩讓人的思緒伸向廣遠的沙漠和遼闊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封雪蓋;萬里長空,陰云凝重。雪雖暫停,但看來天氣不會在短期內好轉。“百丈”,“萬里”兩個巨數,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huán)境。如此地貌和天氣天氣,長途跋涉將是何等艱辛!“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⑵手法之奇妙:
①神奇的比喻。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就將雪的晶瑩、鮮潤、明麗、飛動之狀傳神地描繪出來了。比喻新穎、巧妙,境界闊遠、壯美;質地溫馨、浪漫。成為詠雪詩中的千古絕唱,真乃“妙手回春”!
②超逸的夸張。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二句以夸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鞍僬伞薄叭f里”,這兩個巨數唯其大,唯其遠,和前面“千樹萬樹”遙相呼應,蓬勃了讀者的想象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北M管北風可刮折“性至堅韌”的白草,卻吹不動轅門上的紅旗。這一夸張的細節(jié)再次傳神地寫出天氣的奇寒。
③鮮明的對比反襯:以北風吹折“性至堅韌”的“白草”,襯出邊地風狂勢兇的特點。內地天高氣爽的八月,邊地卻已風雪交加,突出其迥異于內地的氣候特點。以“角弓”不“控”,“鐵衣”“難著”,“狐裘不暖”,“錦衾”單“薄”,反襯天氣奇寒。
⑶情懷之奇?zhèn)ィ?/p>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集中體現在最后四句:“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分手之時,雪滿天山。詩人在雪地里佇望許久,目送行人騎馬漸漸遠去,直到山峰遮住視線,行人轉彎消失在茫茫雪野。此刻,詩人還不忍離去,深情地凝望著雪地上留下的馬蹄印。最后兩句以景語寫情,其手法與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末尾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如出一轍,含悠悠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詩人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情畫意的神馳目注之中。但讀者會發(fā)現,詩歌惜別而不感傷,更多表現出的是對塞外奇異氣候所造成的奇異風光的驚奇贊賞之情。整首詩用大量的筆墨寫天氣的奇寒和白雪的威力。詩人對奇寒簡直是津津樂道,使人不覺其苦,反覺冷得新鮮,寒得有趣。特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币曰ㄓ餮?,形象鮮明,境界闊遠。它的不同凡響之處,不只在此,更主要的是它傳達出了一種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時代精神,洋溢著浩大蓬勃的“盛唐氣象”。詩人以春景形容雪景,勾畫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幾乎使人忘記邊地的苦寒而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喜悅。沒有從軍赴遠,建功立業(yè)的雄心,沒有傲雪斗寒,以身報國的勇氣,沒有熱愛國家,沒有熱愛邊塞奇異風光的激情,是寫不出意境如此闊大、壯美,充滿浪漫色彩的詩句的。這真是不同于常人的奇?zhèn)サ那閼选?/p>
【朗誦全詩,結束課程】
王宏斌,甘肅省秦安縣興國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