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乙涵
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guī)缀醵紩I上一杯現(xiàn)成的酸奶,一路細細品味。但上周六的那杯酸奶,令我記憶深刻……
一杯鮮牛奶、一包白砂糖和幾勺酸奶發(fā)酵劑,真的可以做成一大碗酸奶嗎?帶著一肚子的疑問,我做起了科學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自制酸奶。
我先把鮮牛奶倒入鍋中,加入4大勺白糖;接著用筷子慢慢地攪拌,使糖充分溶解在牛奶中;然后將鍋蓋蓋上,開至中火,便跑去看書了。
“咕嘟,咕嘟……”“這是什么聲音呀,小寶?”沒過一會兒,媽媽疑惑地問道。我一拍腦袋,如殺豬般大叫道:“呀!我的牛奶!”邊叫邊急忙跑進廚房關(guān)火。我揭開鍋蓋一看,原來是牛奶煮好了啊,我還以為搞砸了呢,嚇出一身冷汗。
接下來,我就小心多了,因為我即將面臨的是我進入自制酸奶界以來最難跨越的一道坎——將牛奶的溫度調(diào)控至35℃到40℃之間。剛開始我左思右想也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后來,我突然靈機一動:家里的水壺不是能顯示水溫嗎?我把牛奶倒入水壺里,不就能知道它的溫度了嗎?說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將牛奶倒了進去。
90℃,70℃,50℃,45℃……眼看離制作酸奶要求的溫度越來越近了,我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溫度顯示器,一刻也不敢離開。終于到40℃了,我在牛奶里加入了兩勺酸奶發(fā)酵劑,細細攪拌均勻后,又馬不停蹄地將其倒入消過毒的保溫容器中,蓋緊蓋子??茖W老師說過,酸奶成形要等上5個多小時,可偏偏遇上我這個急猴子脾氣,每過10分鐘,我就手癢難耐地去揭一下蓋子,看看是否發(fā)酵完畢。后來,媽媽走過來沖我笑笑:“傻孩子,蓋上蓋子是為了讓乳酸菌能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下迅速發(fā)酵,將稀薄的牛奶變成醇厚的酸奶。你這樣不停地揭開蓋子,反而會影響它的發(fā)酵效果?!?/p>
于是,我設定好了鬧鐘,時刻帶在身邊?!班粥?,嘀嘀……”終于等來這聲響了,我如離弦的箭一般火速沖向廚房。帶著緊張與期盼,我緩緩地揭開了蓋子。哈哈,酸奶已經(jīng)成形啦!顏色如嫩豆腐般潔白無瑕,QQ彈彈的,湊近一聞,一股濃郁的奶香如一縷輕煙鉆入我的鼻腔,沁入我的心脾。我急忙用小勺舀上一勺放入口中,啊,酸酸甜甜的,味道純正,一級棒!
晚飯時,我與父母一同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制作酸奶的勝利果實。酸奶酸中帶甜,正如生活的滋味,多姿多彩。(指導教師? 萬春花)
【嘉賓評點】
小作者詳細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制作酸奶時的場景,過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跋取薄敖又薄叭缓蟆钡仍~的使用,將制作過程描寫得十分有序;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的刻畫,也讓場景變得更加真實。文章選材新穎,敘述流暢清晰。程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