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良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雙向交流活動。在新課改的今天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正視農村小學教學方面的短板,結合農村小學生的實際優(yōu)化教學手段,整合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樹立服務引導意識
無論社會怎么發(fā)展,時代怎么進步,農村學生那種懼師性總也不減半點,我在農村工作十八年,從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就沒有見哪個學生會同我女兒一般,會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與教師交流。所以在四十分鐘內要想真正地讓他們動起來,和教師、同學互動起來很不容易,為此,我們要想讓我們的課堂真的有變化,教師本身先要有變化,那就是在課堂中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把“玩”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chuàng)”的使命留給學生。先把學生對教師的那份“懼”有所放松,才能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觀眾變成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演員,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導學案自主學習,并根據(jù)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教師盡量不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教師盡量不替代;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講的,教師盡量不暗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拓寬學生的認知區(qū)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教師要不斷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jīng)歷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展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學習的重要任務
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自主意識,在課堂中學生就會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形成“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教育教學??墒且坏W生有了學習目標,學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學什么,應該怎么學,學生心中有數(shù),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標后學生對學習產生動力,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小學生思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鞭r村小學本來教學資源、教學條件明顯落后于城市小學。這給我們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多新問題與新挑戰(zhàn)。語文教師可引入情境教學法,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體會課文。這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為本堂課教學的順利實施做好鋪墊。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也有助于開啟學生求知的大門。除了用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載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外,教師還應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習并非只是為了尋找答案,而應更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質疑精神與問題分析能力。因為問題就像學習、實踐以及探索的火花,將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前進。為此,教師要圍繞教學實際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四、圍繞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語文教學
語文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學生活化是近年來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理念。將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更符合農村學生的認知,也能有效彌補農村小學軟硬件條件的不足。為此,我們要把課堂作為教學依托,并選取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讓語文課堂富有生活氣息。教師要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感知語文,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
五、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知語文之美
語文課本中包括了各種體裁的文章,有的語言清新雅致,有的情感真摯,有的深刻睿智,給人以深刻的啟發(fā)。我們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故事重演,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人物,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有助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以及隱藏于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一般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學習課文后要求學生分組完成對課文的續(xù)寫或擴寫。當然,這需要給學生留夠時間與空間,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當一個出色的小編劇、小演員。此外,可邀請其他班的老師與學生來觀看,當評委。這既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打造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上我們要大膽嘗試新教法,向舊的教學模式挑戰(zhàn),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得輕松,學得愉悅。師生默默地融入一起,自然達到一種和諧高效、思維對話的理想境界,使學生深深體驗到語文學習的甘甜與歡樂。語文教學必將呈現(xiàn)一片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