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音學上講,當嬰兒學習說話時,最容易發(fā)出的輔音是雙唇音,即b、p、m等幾個輔音。而最容易發(fā)出的元音是a這個音。因此在各國的口語中,“ma”和“pa”等音都是最容易學的。
在人類學習語言之初,自然會用最容易學會的音節(jié)來稱呼與自己最親密的人,于是“mama”和“papa”分別成為許多語言尤其是兒童用語中對母親和父親的稱呼。
漢語中輔音p在送氣(p)和不送氣(b)時有區(qū)分意義的作用,早期的“papa”就變成了“baba”,而“mama”是鼻輔音,因此保持不變。但英語和日語的口語中仍然是“mama”和“p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