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前不久,我接診了一位70歲的女性患者?;颊咦栽V3天未解大便,自行在藥店買了開塞露使用,可拉出來的也是開塞露。加量直至加到3支,累得滿頭大汗,也沒有解出大便。這是怎么回事?
開塞露的成分一般是甘油和山梨醇,再輔以其他輔料。常見的有甘油制劑和甘露醇、硫酸鎂復(fù)方制劑。前者甘油濃度為50%,日常應(yīng)用較多。兩種制劑成分不同,但原理基本一樣,都是利用甘油或山梨醇的高濃度,即高滲作用,軟化大便,刺激腸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應(yīng),再加上其具有潤滑作用,能使大便容易排出。
開塞露已經(jīng)十分常見了,但還是有人用不好,是因為沒掌握好使用的要領(lǐng)。正確使用開塞露要注意以下幾點:
堵肛門的糞塊先掏出。便秘時,若感覺大便都到了肛門口,卻怎么也解不出,最好戴上薄膜手套,食指往肛門里摸一摸,看看是否有糞塊堆積。先掏出較大、堵在肛門口的糞塊,再把潤滑劑打進去,才能起潤滑作用。這是因為,肛門的口不大,可上面的直腸腔卻會因大便堆積變得很寬闊。好比有一個廣場,卻只有一個容一人通過的小出口,大家你推我擠,誰都出不去。把門口那幾個“不守規(guī)矩”的拽出來,大家按順序也都能出來了。
患者體位。大部分患者都是蹲在廁所使用開塞露,這是不推薦的。比如開頭的患者,就是在家里衛(wèi)生間使用開塞露,開塞露沒有擠入直腸上方,而是漏到了外面,沒起到潤滑的效果。其實,開塞露的作用機理是利用甘油的作用,刺激腸壁黏膜,反射性地刺激腸蠕動,引起排便反應(yīng);再加上具有潤滑作用,使大便容易排出體外。如果不能進入腸腔,就不能起到該有的效果。所以,患者最好能側(cè)臥在床上,并適度墊高臀部,擠出點藥物潤滑一下肛周,當(dāng)開塞露頸部進入肛門3厘米左右時,深吸氣,用力擠壓藥瓶的球部,把藥都擠進直腸里后,慢慢拔出藥瓶。
開塞露需兩支以上。因為常用的開塞露后面瓶體不好擠壓,一支能擠進去2/3就不錯了,量太少。
藥物停留時間。開塞露要在直腸內(nèi)保留5分鐘以上才會起效,去衛(wèi)生間過早,甘油未起到刺激和潤滑作用,開塞露卻先流出來。因此藥物打入直腸后,最好以原來的姿勢躺5~10分鐘,有了便意,自己無法控制時,再去衛(wèi)生間排便。有些便秘嚴(yán)重的患者,藥物停留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甘油灌腸劑通便效果更好。有些患者使用開塞露仍不能排便,可以嘗試用甘油灌腸劑,通便效果更好。
為什么會出現(xiàn)使用開塞露仍不能排便的情況呢?這是由于糞便進入直腸時,容積達150~200毫升,直腸腔內(nèi)壓力升至7.3千帕,方可刺激直腸壁內(nèi)感受器及其附近感受器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引起肛門內(nèi)括約肌舒張,將糞便排出體外。也就是說,直腸有足夠量大便,才會引起肛門內(nèi)括約肌舒張。因此,對于那些大便量多、且質(zhì)地相對較軟的患者,開塞露使用效果較好;而進食過少、進食過于精細(xì)、飲水又較少者,致使大便量少、干結(jié)的患者,作用就會較差或無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開塞露屬于刺激性瀉藥,和中藥里的大黃原理很相似。刺激型瀉藥對腸壁的刺激作用,很可能會導(dǎo)致患者產(chǎn)生依賴性,形成沒有強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習(xí)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腸壁對刺激的敏感性會變得越來越弱,導(dǎo)致開塞露再難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