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因子分析的子宮內膜病變中醫(yī)證候、證素研究

      2020-04-14 00:58:58李家琦程冉劉小麗游香華薛曉鷗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20年2期
      關鍵詞:病性證素病位

      李家琦 程冉 劉小麗 游香華 薛曉鷗

      子宮內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是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與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合稱為子宮內膜病變。根據2014年WTO修訂版分類方法,EH被分為增生不伴非典型(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EHWA)和增生伴非典型(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兩大類。病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EH是一種非生理性的腺體增生病變,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子宮內膜從超出正常增殖范圍到EC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循證醫(yī)學研究表明,EHWA是可逆的,少部分會進展為AEH,據報道三分之一的AEH可惡變?yōu)镋C[1],因此及時有效的干預子宮內膜病變由良性增生向惡性進展至關重要。發(fā)揮中醫(yī)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優(yōu)勢,延緩、阻斷EH惡變進程,減少復發(fā)率,對降低EC發(fā)生率具有重要意義[2]。精準的辨證論治是提高中醫(yī)療效的關鍵,但目前對于不同類型子宮內膜病變尚無統(tǒng)一的證候診斷標準。本團隊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的證候、證素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期明確子宮內膜增生至惡變過程中證候、證素分布規(guī)律,為臨床辨證論治及基礎研究的開展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病例來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間收治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的子宮內膜病變患者,按照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進行篩選,最終納入研究者共為155例,其中EHWA患者91例、AEH患者41例、EC患者23例。本研究已通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項目編號:DZMEC-KY-2017-124。

      1.2 診斷標準

      經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或其他手術,病理確診為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樣腺癌。并按照2014年WHO修訂版的EH分類標準[3]及2009年國際婦產聯(lián)盟(FIGO)子宮內膜癌手術——病理分期[4]進行分類。

      1.3 納入標準

      (1)年齡在18~75歲之間;(2)符合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腺癌診斷標準;(3)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志愿受試。

      1.4 排除標準

      (1)近2周進行了相關的中西醫(yī)治療;(2)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免疫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全身感染等嚴重疾病者;(3)精神疾病及語言功能障礙患者;(4)對自我癥狀敘述不清或不合作者。

      1.5 研究方法

      根據《證素辨證學》《中醫(yī)婦科學》及文獻綜述制定病例報告表。根據Gorsuch法[5]對樣本量的要求,樣本量應為研究條目的5~10倍,本研究條目數為31項,最終納入研究樣本數為155例,符合樣本量的要求。病例質量控制由1人獨立完成,所有病例報告表錄入EXCEL數據庫存檔。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 2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描述性統(tǒng)計部分采用頻數、頻率、構成比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檢驗;病例主要癥狀數據挖掘應用因子分析法。本研究采用雙側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2.1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四診信息篩選結果

      本研究共涉及子宮內膜病變患者四診信息72個,其中舌象信息13個,脈象信息10個。保留出現(xiàn)頻率大于20%的主要癥狀,共計癥狀及舌、脈信息31項,其中較常見的癥狀有:乏力(65.8%)、口干(58.6%)、口苦(56.77%)、口黏(56.77%)、月經夾塊(55.48%)、健忘(52.9%)、形體肥胖(52.9%)等。詳見表1。

      表1 155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主要癥狀頻數分析

      2.2 因子抽取與分析

      2.2.1 因子分析的KMO檢驗與Bartlett球形檢驗 對頻數大于20%的癥狀(共計31個)進行KMO與Bartlett球形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子宮內膜病變主要癥狀KMO統(tǒng)計量為0.582 >0.5,Bartlett球形卡方統(tǒng)計量為1019.344,P=0.000<0.5,適于應用因子分析。

      2.2.2 因子抽取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抽取,其中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因子共計12個,累積貢獻率為66.5%,不足70%,故本研究抽取14個公因子,累積貢獻率為72.6%。詳見表2。

      2.2.3 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最大方差法對抽取的14個因子進行旋轉,在20次迭代中收斂循環(huán),選取載荷系數0.2作為因子構成界值,得到公因子內涵及系數。再根據因子分析公因子內涵及系數,逐一判定每個公因子中的癥狀,如F1包含6個癥狀,查閱《證素辨證學》中證候要素判定表,得到“腰酸”病位證素:腎[7]34,病性證素:氣虛[2]10、陽虛[2]12、陰虛[2]10、精虧[4]20(方括號中為簡化劑量權值,方括號外為標準計量權值)。根據已獲得的各公因子中每個癥狀的系數,將癥狀系數分別與簡化劑量權值、標準計量權值相乘,再將同一癥候要素得分求和,得到公因子F1所涉及的所有癥候要素的得分如下:病位證素:心[8.689]60.898、肝[9.092]46.428、腎[5.22]25.36、膽[3.872]20.328、脾[1.26]6.048;病性證素:氣滯[7.64]38.02、陰虛[4.404]22.02、濕[3.176]15.164、精虧[2.984]14.92、氣虛[2.752]13.508、陽亢[2.912]13.104、陽虛[1.492]8.952、血虛[1.456]8.736、熱[1.452]7.26。通過計算公因子包含病位證素和病性證素的總平均得分,對比每個證候要素得分和平均得分,高于平均得分的證候要素為公因子F1最終判定的證候公因子證候要素,病位證素為“心” “肝”,病性證素為“氣滯” “陰虛” “濕” “精虧”。依此類推,最終得到14個公因子所對應的主要病性證素和病位證素。詳見表3。

      表2 子宮內膜病變因子分析的各公因子總方差解釋表

      表3 公因子信息及其對應的病性、病位證素情況

      表4 各公因子對應證候情況

      2.3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證候、證素分布

      根據病位證素和病性證素的分析結果,結合中醫(yī)理論以及臨床實際,參考課題組專家意見,判斷本研究中子宮內膜病變最可能的中醫(yī)證候為肝郁氣滯證、脾虛濕熱證、脾虛痰濕證、瘀阻胞宮證、脾腎陽虛證和肝腎陰虛證。詳見表4。

      結合因子得分,統(tǒng)計每位患者相關的證候要素,并計算出每位患者的各個公因子得分,把得分最高的因子所屬證候作為該病患的證候。隨著子宮內膜病變的進展,證型由肝氣郁滯(EHWA中占 32.97%)為主,轉變?yōu)橐云⑻撎禎褡C(AEH 中占39.02%、EC中占 43.48%)為主,且脾虛濕熱證占比逐漸增加。詳見表5。

      參照八綱辨證,對子宮內膜病變不同階段的證候類型按照虛、實進行劃分,將肝郁氣滯證、瘀阻胞宮證歸為實證,脾虛痰濕證、脾虛濕熱證歸為虛實夾雜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歸為虛證。在不同子宮內膜病變類型中,虛實夾雜證最為常見。詳見表6。

      表5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證候分布情況(例)

      表6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虛、實證候分布情況(例)

      根據每位患者所屬的證候,對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的證候要素進行統(tǒng)計,獲得各個階段患者的病位、病性要素分布規(guī)律,EHWA重要病位證素為肝(68.13%)、脾(62.64%),重要病性證素為濕(72.53%)、氣滯(45.05%);AEH重要病位證素為脾(73.17%)、肝(51.22%),重要病性證素為濕(85.37%)、痰(43.90%);EC重要病位證素為脾(73.91%)、肝(43.48%),重要病性證素為濕(82.61%)、痰(39.13%)。詳見表7、8。

      表7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病位證素分布情況(例)

      表8 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病性證素分布情況(例)

      3 討論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傳統(tǒng)中醫(yī)辨證往往是憑借醫(yī)者經驗對癥狀進行分析,具有主觀性和不穩(wěn)定性。隨著中西醫(yī)學科不斷交融,在西醫(yī)辨病基礎上的中醫(yī)辨證已逐漸成為中西醫(yī)結合領域的特色;“證素辨證”體系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文獻研究、臨床研究、名老中醫(yī)經驗研究等領域[6],該體系是對其他各種辨證方法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一些疾病的分期、分級等評估標準與證素有明顯的相關性[7]。兩者的有機結合有助于中醫(yī)辨證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

      古籍中“五色帶下”與現(xiàn)代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近似,傅青主言帶下?。骸捌庵摚螝庵?,濕氣之侵,熱氣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劉利娟[8]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中醫(yī)證候,濕熱瘀結最多,氣滯血瘀、痰濕瘀結次之。梁俊燕[9]應用活血祛瘀、行氣、化濕等藥物,可有效改善子宮內膜形態(tài),減少疾病復發(fā)。李軍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子宮內膜病變進展,以陰虛火旺、濕熱蘊結和肝郁化火為主要證型。趙明珠[11]認為由氣滯血瘀、痰濕蘊結向肝腎虧虛的轉變與子宮內膜癌分期進展的證型特征吻合。唐瑤[12]應用清熱解毒方可以抑制子宮內膜癌細胞株HEC-1A及Ishikawa細胞的增殖,誘導其調亡。

      為了給子宮內膜病變的精準辨證提供更多數據支持,本團隊結合因子分析,細致分析總結了子宮內膜病變由良性向惡性病變進展過程中證候、證素分布規(guī)律,發(fā)現(xiàn)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位證素由以肝為主,脾次之,演變?yōu)橐云橹鳎未沃?;病性證素中濕的頻率始終最高,痰取代氣滯成為疾病進展的又一重要證素,且熱的比例逐漸增加。脾虛痰濕證取代初期的肝郁氣滯證成為最主要證型,而且脾虛濕熱證的比例逐漸增加;氣滯是子宮內膜病變初期階段的重要誘因,濕始終參與子宮內膜病變演變過程,而痰、熱似乎在子宮內膜增生惡變進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提出女性生殖發(fā)育過程中三個不同階段的治療特點,強調天癸已行既絕,分別應重視調肝與健脾。肝主疏泄、藏血,肝經又與沖脈、任脈相通,葉天士推崇“女子以肝為先天”,一旦肝的生理功能失常,易引發(fā)婦人疾病,加之現(xiàn)代婦女面臨多方面的壓力,情志致病最先傷肝,這與本研究中氣滯為病變初期重要證素相一致。肝病易傳脾臟,同時現(xiàn)代人飲食多喜生冷,好肥甘,均易使脾失健運,痰濕內生,郁久化熱,虛實夾雜,沖任受損,帶脈失約,胞宮藏瀉失常從而導致子宮內膜病變進展甚至惡化。

      本研究為不同階段子宮內膜病變的中醫(yī)辨證論治提供了較為客觀理性的數據支撐,為進一步提煉核心四診信息、確立治法提供了理論支持。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子宮內膜病變的優(yōu)勢,既要針對疾病不同階段證型的發(fā)生、發(fā)展、轉化等變化,又要注意體質的差異性:重視對肝、脾兩臟的調護,調肝與健脾相結合;與此同時,還應積極處理病理產物濕、痰、熱,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并阻遏其傳變。

      猜你喜歡
      病性證素病位
      基于文獻研究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中醫(yī)證型及證素分布規(guī)律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醫(yī)證型及證素特點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和中醫(yī)證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與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yī)證素證型研究
      蓄血證病機病位探析
      基于“風痰瘀虛”的高血壓腦小血管病病性證素的臨床表現(xiàn)與影像學特征研究
      八珍湯加味序貫中藥包熱熨治療氣血兩虛型子宮腺肌病性痛經的臨床觀察
      中醫(yī)對痛風的認識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的分子生物學特點和臨床特征
      武胜县| 麻阳| 邵阳县| 南木林县| 仙居县| 湄潭县| 社旗县| 大丰市| 克什克腾旗| 黑水县| 蕲春县| 广德县| 礼泉县| 义乌市| 工布江达县| 文成县| 青神县| 凌源市| 桃源县| 海淀区| 温州市| 灵山县| 土默特右旗| 昔阳县| 弥渡县| 股票| 法库县| 西丰县| 台南县| 浮梁县| 友谊县| 漾濞| 西宁市| 崇信县| 梁河县| 乃东县| 贵州省| 贡觉县| 博白县| 象山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