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戰(zhàn)時期BBC的華語廣播及其影響分析

      2020-04-15 03:55鄭一卉龐然
      中國廣播 2020年3期
      關鍵詞:華語廣播節(jié)目廣播

      鄭一卉 龐然

      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部主管李文發(fā)表演講稱:“中國在抗戰(zhàn)時經(jīng)常用BBC生活廣播?!雹?011年,英國廣播公司華語廣播停播,BBC中文網(wǎng)發(fā)表紀念文章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戰(zhàn)場最艱苦的時刻,1941年5月19日,BBC國際廣播開始了對中國及東南亞地區(qū)的華語廣播……”李文曾在文中寫道,英國“外交部與國際臺有協(xié)議,他們只負責提供資金,絕不干預國際臺當然也包括中文臺和中文網(wǎng)的報道”,所以“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是BBC中文部的“一貫原則”②。這似乎是在說,在二戰(zhàn)期間,BBC推出了客觀、公正的華語廣播節(jié)自,吸弓}了很多華人聽眾,并為中國的抗戰(zhàn)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事實是否如此?在二戰(zhàn)期間,BBC華語廣播究竟說了什么,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下文將嘗試作答。

      一、名為“東方服務”的BBC華語廣播服務

      BBC是跨國廣播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32年就推出了“帝國服務”(Empire Service),用英語向英聯(lián)邦國家和殖民地廣播,以維護帝國“內部團結”。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影籠罩整個世界,對英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構成了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僅維護“內部團結”顯然是不夠的。因此,BBC對歐洲大陸推出了英語、德語、法語等多語言廣播節(jié)目,并將“帝國服務”更名為“海外服務”(OverseasServices)。與德國納粹的宣傳機構展開廣播宣傳戰(zhàn)是BBC海外服務的主要任務,但因為日本的軍事行動對英國在遠東以及印度的利益造成了威脅,所以海外服務也開始用英語和亞洲語言對亞洲地區(qū)廣播,名為“東方服務”(Eastern Service),而東方服務包括“華語廣播服務,(Chinese Service)。

      但華語廣播并不是像BBC中文網(wǎng)以及英文網(wǎng)所說的那樣,開播于1941年5月。③一項歷史研究表明,至少在此一年以前,BBC就已經(jīng)在制作華語廣播節(jié)目,目標受眾是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馬來亞等當時英國殖民地的華人。BBC中文網(wǎng)忽略這段歷史,或許只是因為粗心大意,但也不能排除刻意而為之,因為這段歷史可以證明,華語廣播的“始作俑者”和主導者其實是英國情報部門,這顯然不利于BBC中文網(wǎng)的自我宣傳。1940年2月,英國軍情六局設立的聯(lián)合廣播委員會(Joint Broadcasting Committee)將旅居英國的中國翻譯家熊式一招致摩下,并安排他去BBC工作。熊式一為BBC制作了很多華語節(jié)目,聯(lián)合廣播委員會的官員則一直在為他提供“工作指導”。在熊式一開始工作之前,外交官兼學者夏晉麟已為BBC制作了9期介紹英國國情的華語節(jié)目《寄往香港的背景新聞信》(Background Newsletter for Hong Kong)④。此節(jié)目每周一期,按此推算,BBC的華語廣播可能始于1939年底。

      在二戰(zhàn)時期,BBC的華語廣播是否能做到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呢?根據(jù)記載,1940年前后,為BBC制作華語節(jié)目的大都是家鄉(xiāng)被日本侵略者占領的中國人。熊式一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派駐英國的代表,必然希望通過BBC廣播抨擊日本,但這個愿望卻難以成真。1938年,在英商團體的游說下,英國外交部同意利用私營的《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進行反日宣傳,但不愿讓BBC播出大量反日報道。⑤這種態(tài)度不難理解:因忙于應對德國納粹,英國無力與日本爭奪對亞洲的控制權。為避免英國在遠東的利益被日本侵占,英國政府希望暫時能與日本和平相處,同時也希望通過宣傳遏制日本。雖然BBC時常強調自己是獨立的,不受英國政府于涉,但其他國家一般都把它視為英國政府的喉舌,讓它大張旗鼓地批評日本,顯然不利于維持與日本的“友好關系”。為了確保BBC的報道符合對日綏靖的外交政策,英國信息部向BBC派駐審查員,審查BBC意欲播出的廣播稿,⑥而此時的信息部部長是BBC前總裁約翰·瑞斯(John Reith)⑦。

      熊式一的上級告訴他,不只是反日言論,就連“親中”的言論都難以通過審核。滇緬公路是國際社會向中國運送抗戰(zhàn)物資的重要通道,1940年7月,英國政府迫于日本的壓力將其封閉,等于掐斷了中國抗戰(zhàn)的生命線,是不顧道義的惡劣行為,熊式一在廣播稿中引用了英國報刊對此事提出的批評,審查員看后覺得“太過尖銳”并將其刪除。熊式一還曾在廣播稿中提到中國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國民黨抗日這一事實,但也被審查員刪除。熊式一對新聞審查不滿,但選擇服從,他的同事、旅英畫家蔣彝則不能忍受,憤而辭職⑧。

      不能批評日本也不能支持中國的BBC華語廣播,在二戰(zhàn)期間究竟說了什么?一位英國學者指出,在1940年前后,英國政府為遠東宣傳活動設定的“主旋律”是英帝國很強大⑨,BBC的華語廣播演奏出了相同的“旋律”,意在安撫那些在殖民地生活的華人,告訴他們日本若挑釁英帝國不會有好結果。BBC華語廣播所講述的新聞故事有:英勇的英國海軍救出了幾百個被德國關押的英國囚犯,英帝國成員及其人民團結一心抵抗德國納粹,倫敦居民不俱納粹轟炸像往常一樣地生活……

      1941年4月,日本和蘇聯(lián)簽訂了保證互不侵犯的《蘇日中立條約》,意味著日本可以更加放心地向中國南部以及東南亞進軍,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危如累卵。5月,BBC的華語廣播或者說對華宣傳從隱秘走向了公開。5月5日,BBC推出了一個新的華語新聞評論節(jié)目,并邀請中國外交官郭泰棋在節(jié)目中講話。這個節(jié)目每次15分鐘,每周二播出一次。BBC所辦的刊物《倫敦的呼喚》(London Calling)于當月刊文宣稱,BBC聘用了著名中國文化人熊式一為其制作華語節(jié)目。自此以后,對華廣播開始批評日本和贊揚中國,而贊揚中國的目的是希望中國軍隊保護英國殖民地。12月,熊式一寫出了最后一篇廣播稿:“中國是偉大同盟中的一員……中國軍隊進攻廣州,減輕了加拿大人等帝國保衛(wèi)者守衛(wèi)香港的壓力”但這篇廣播稿可能還沒有播出,BBC就暫停了華語廣播,熊式一被解雇。⑩

      BBC暫停華語廣播的主要原因是無法將廣播信號傳到華人的收音機里??鐕鴱V播多用短波,短波傳輸距離較遠,距離越遠信號越容易受到干擾。故最佳選擇是讓廣播“落地”,讓目標聽眾所在地的廣播電臺為其播放節(jié)目。在BBC推出“帝國服務”時,其服務對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已是獨立的國家,不是英帝國的屬國或殖民地,當?shù)貜V播電臺對播出《倫敦的呼喚》心有芥蒂,矛盾不時出現(xiàn)。11對遠東地區(qū)的廣播則多由遠東殖民地政府以BBC為榜樣而建立的公營電臺播出,這些電臺以維護殖民統(tǒng)治為己任,播出BBC華語節(jié)目是“分內之事”。當時的香港只有一家廣播電臺,即香港殖民政府創(chuàng)辦的公營香港電臺(Radio Hong Kong),BBC正是通過這家電臺播出自己的節(jié)目。121941年底,日軍擊敗了英國和加拿大駐香港守軍,隨后攻克新加坡等地,這些殖民地的廣播電臺也就不能再為BBC發(fā)聲。

      二、二戰(zhàn)期間,英中不平等的“友情”影響著BBC華語廣播

      日本侵占英國殖民地意味著BBC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號召對象國積極抵抗。不久之后,BBC恢復對華廣播,其華語廣播節(jié)目原本每周僅播出一次,但是自1942年7月7日(七七事變三周年紀念日)開始改為每日播出。那時,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官員葉公超剛剛抵達英國,在BBC中文部工作的英國作家燕卜蓀(William Empson)抓住機會,邀請他在廣播節(jié)目中發(fā)表演講,以示英中友好13。

      對于BBC而言,在英國對日本宣戰(zhàn)以后,抨擊日本和為中國的抗戰(zhàn)唱贊歌不再是禁忌。1943年,有中國雜志報道稱,“五月二十五日……英國廣播公司用中國材料描寫一中國女游擊隊員,借以表現(xiàn)盟國之作戰(zhàn)精神”14。但有兩個新問題擺在面前:如何對待中國這個“新盟友”?如何讓中國聽眾接收到廣播節(jié)目?

      1942年8月29日,重慶的報刊紛紛刊文講述“國恥”,因為在100年前的這一天,清廷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鑒于此,燕卜蓀建議,為了拉攏中國這個盟友,平息中國人的怒火,應在廣播中對中國人說“中國與同盟國各國平等,享有同等權利”,但他的上級沒有同意,因為燕卜蓀的建議不符合英國的對華外交政策。當年年底,英國信息部制定了一份對華宣傳計劃,提出要將“我們的宣傳的重心轉移到中國人身上”,但為BBC對外廣播提供資金的外交部提出了反對意見,大致意思是英國的宣傳若過度關注中國,就會讓中國人誤以為中國能與英國“平起平坐”15。英國外交部的意見也是首相丘吉爾的意見,當年10月,他對外交部部長表示,重慶的國民黨政府代表的不是一個大國,而且“美國方面肯定會不惜一切努力糾集力量以結束英國海外帝國”⑥。其意思是,承認中國與列強平等不利于英國在戰(zhàn)后收回香港殖民地和上海租界,美國也會乘機“攪局”,恢復英國對中國香港以及東南亞的殖民統(tǒng)治會難上加難。BBC對華廣播對待中國的態(tài)度讓葉公超起了疑心,他向BBC提出,希望知曉中國事務報道在BBC的新聞報道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希望知道BBC是否重視中國,但BBC高層拒絕了他的請求。17

      在香港以及東南亞殖民地被日軍占領后,BBC用距離中國較遠的廣播電臺播出對華廣播節(jié)目,同時通過外交手段向國民政府的“中央廣播事業(yè)管理處”提出要求:讓國民政府的電臺播放BBC的“國語”廣播節(jié)目?!爸醒霃V播事業(yè)管理處”則提出,作為交換,BBC的“國內服務”(Home Service)也應分配出時間播放中國電臺制作的英語新聞。但BBC東方服務主管羅森一里斯(Clifford Lawson-Reece)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稱,BBC不可能滿足中方的要求。他還提到,中國的廣播電臺兩度向英國購買短波發(fā)射機,但結果都是發(fā)射機被英國政府征用。18

      但國民黨的廣播系統(tǒng)還是與BBC進行了有限的合作,播放了少量的BBC華語節(jié)目。羅森一里斯提到,在19411943年間,重慶的電臺播出了少量BBC制作的“國語”新聞節(jié)目。一份1945年1月的BBC內部報告稱,中國的“中央廣播事業(yè)管理處”同意讓XGOA(國民黨的“中央廣播電臺”)每月播出一次《BBC國語科學漫談》(BBC Science Talk in Kuoyu)19。此外,在1943年,國民黨對外宣傳喉舌“國際臺”與BBC互相監(jiān)聽廣播落地收聽效果20。

      三BBC華語廣播在二戰(zhàn)期間的影n冉有限

      根據(jù)BBC受眾分析主管米頓(Graham Mytton)的研究,在二戰(zhàn)結束之前,BBC海外服務僅在印度以及一些西歐國家開展過受眾調查,21也就是說沒有針對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展開過受眾調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聽眾來信是BBC海外服務獲得聽眾反饋的主要渠道。在熊式一為BBC工作期間,BBC曾收到一封發(fā)自馬來亞的表揚信22,但米頓認為,聽眾來信不一定有代表性,信件數(shù)量也不一定與聽眾的數(shù)量成正比。這意味著準確知曉二戰(zhàn)期間BBC華語廣播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困難的。

      但筆者分析認為,二戰(zhàn)期間,BBC華語廣播所產(chǎn)生的影響非常有限,這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一是技術、經(jīng)濟方面的原因。前文已經(jīng)提到,BBC通過香港的電臺播放其華語節(jié)目,但香港的兩個廣播發(fā)射器的功率分別只有2KW和2.5KW23,信號傳輸范圍有限,而且當時港人收入不高,在1940年前后,擁有收音機的家庭可能不超過10%24。香港被占領以后,BBC通過短波遠距離傳輸廣播信號到中國,羅森一里斯認為,可能沒有幾個中國人收到過那糟糕的信號。雖然國民黨的電臺播放了一些BBC的華語節(jié)目,但中國民間收音機大都集中在已被日本占領的東南沿海一帶。194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屬于“國統(tǒng)區(qū)”的四川省,平均每個縣只有一臺收音機25。BBC的觀點:整個“國統(tǒng)區(qū)”只有250~500臺收音機26。

      二是軍事、政治方面的原因。從技術上來說,在英國遠東殖民地陸續(xù)被日軍攻克以后,BBC的大功率短波發(fā)射器和重慶的廣播電臺都可以將信號傳至“淪陷區(qū)”,但“淪陷區(qū)”的廣播收聽受到嚴格管控,如“偽滿當局強制中國居民購買只能收聽到當?shù)厝諅螐V播的廉價收音機,嚴厲取締6個電子管以上的收音機,借以限制收聽重慶和蘇聯(lián)、歐美的廣播”。27國民政府也不希望“國統(tǒng)區(qū)”的民眾收聽“敵臺”,所以下令收繳民眾的收音機。28此外,前文也已經(jīng)提到,國民黨的廣播電臺只播放了少量BBC華語節(jié)目。在日本國內以及被日本占領的東南亞地區(qū),收聽外國廣播也是禁忌,BBC駐華代表曾因在東京收聽外國廣播而被逮捕。29

      三是新聞業(yè)務方面的原因。當時,BBC的華語廣播節(jié)目的數(shù)量和時長都十分有限。在1942年之前只有一兩個節(jié)目,每周僅播出一次;1942年后改為每日播出,但時長只有15分鐘30。英國學者曾指出,戰(zhàn)時的BBC致力于對白種人廣播,尤其是英帝國中的白種人。“非洲人、亞洲人以及其他的非白人聽眾被隔離了出來,并被忽視。”31而且,在半個中國被日本侵占的情況下,BBC以英國的利益為出發(fā)點的新聞報道,恐怕也難以吸引大量的華人聽眾。在被日本占領之前的香港,香港電臺播放BBC節(jié)目和西方音樂,“英國氣氛”濃烈,所以“大量中國人不聽這個電臺”32。

      四、結語

      BBC的華語廣播節(jié)目在二戰(zhàn)期間并未對華人世界產(chǎn)生較大影響。如果說BBC的華語廣播節(jié)目對華人世界產(chǎn)生較大影響,那應該是在二戰(zhàn)以后。因為,戰(zhàn)爭結束以后,英國恢復了對遠東地區(qū)的殖民地統(tǒng)治,殖民地電臺也就可以再度為BBC發(fā)聲。而且,在抗戰(zhàn)結束以后,國民黨廣播系統(tǒng)與BBC展開了更為緊密的合作?!爸醒霃V播事業(yè)管理處”主辦的刊物《廣播周報》于1946年復刊。從復刊后的第6期開始,該雜志連續(xù)刊出“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遠東播音節(jié)目時間表”。1947年,《無線電世界》雜志報道稱,英國加強對華廣播……倫敦英國廣播公司為促進中英關系,與“上海廣播電臺XORA洽妥,每日下午九時三十分至十時由該臺轉播倫敦之節(jié)目”,英語節(jié)目則仍由BBC自己利用短波傳送33。

      戰(zhàn)爭結束以后,英國政府取消了戰(zhàn)時新聞檢查制度,BBC因此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BBC海外服務擺脫了政府的管控,也不意味著它在此之后推出的新聞報道就是公正和客觀的。海外服務的資金提供者仍是英國外交部。英國外交部的目的當然不是讓海外服務造福全世界,而是以服務之名行宣傳之實。有研究指出,英外交部于1948年設立的秘密機構“信息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Department)曾為BBC對外廣播提供“新聞材料”,而雅各布(Ian Jacob)在擔任BBC對外廣播的主管的同時在英外交部任職34。這些“安排”顯然都是為了確保BBC的對外廣播繼續(xù)為英國外交服務。

      注釋

      ①據(jù)BBC英文網(wǎng),“普通話”(mandarin)和廣東話J-播始于1941年5 q 5日。See BBC WorldService.World Service Language Timeline[N/OL].BBCOnline,(2007-02-08)[2018-10-18〕.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history/story/2007/02/070208 html-multilingual_audio.shtml.

      ②《BBC普通話廣播停播前的話》[N/OL],BBC中文網(wǎng),2011-01-31,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interactive/2011/01/110128 londonbox_65_a.

      ③金夢玉主編:《傳道南廣》[M].中國傳謀大學出版社,2009:294.

      ④⑥⑧⑩22Da Zheng : Shih-I Hsiung on the Air.A ChinesePioneer at the BBC During World War II[J],HistoricalJournal of Film,Radio,and Television,2018,38(1):163-178.

      ⑤⑨23Greg Kennedy:British Propaganda and theProtection of Empire in the Far East,1933-42[M].//GregKennedy,Christopher Tuck(eds):British Propaganda and Wars ofEmpirE,London:RouUedge,2014:13-31.

      ⑦Hirving:The Significance of Sir John Reith[EB/OL],2015-01-16,http://www.moidigital.ac.uk/blog/john-reith-significance/

      11 31Simon Potter:Broadcasting Empire: The BBC andthe British World,1922-1970[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12.

      12 24 32David Clayton:The Consumption of Radio BroadcastTechnologies in Hong Kong,1930-1960[J],Economic HistoryReview,2004,57(4):691-726.

      13 15 17 18 19 26 28 29 30John Haffenden,William EmpsonAgalastthe Christrans(Vol II)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4佚名:《英國電臺廣播我國杭戰(zhàn)故事》,《電影與播音》,1943年第8期,第22頁。

      16羅伯特·達萊克:《羅斯福與美國對外政策(1932-1945)》,陳啟迪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556頁。

      20 25張小航:《抗戰(zhàn)八年廣播紀》,重慶出版社,2016年版。

      21Graham Mytton:Audience Research at the BBC WorldService,1932 2010[J],Journal of Audience & ReceptionStudies,2011,8(1):75-103.

      27趙玉明:《日本侵華廣播史略(上)》,《中國廣播》,2015年第5期,第8992頁。

      33佚名:《英國加強對華廣播》,《無線電世界》, 1947年第11~12頁、第43頁。

      34John Jenks:British Propaganda and News Media in theCold War,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本文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項目,“一多不分: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建構”部分成果,項目編號:256500719001)

      (作者鄭一卉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龐然系北京語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本文編輯:林秀)

      猜你喜歡
      華語廣播節(jié)目廣播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STK及IGS廣播星歷在BDS仿真中的應用
      論微博、微信在廣播節(jié)目中的作用
      廣播發(fā)射設備中平衡輸入與不平衡輸入的轉換
      廣播節(jié)目創(chuàng)優(yōu)策劃探析
      新加坡華語的語音與流變
      網(wǎng)絡在現(xiàn)代廣播中的應用
      最早的無線電廣播
      華語大片經(jīng)典改造的迷失與救贖
      心靈幽暗處的懸疑風景——2013年華語驚悚片述語
      黄大仙区| 墨竹工卡县| 普宁市| 阿坝| 潼南县| 桐梓县| 衡阳县| 富锦市| 米脂县| 象山县| 志丹县| 门头沟区| 香格里拉县| 阿拉善左旗| 惠水县| 阳曲县| 汉沽区| 丘北县| 定襄县| 隆林| 夹江县| 罗平县| 张掖市| 吉木乃县| 河西区| 贺兰县| 堆龙德庆县| 富宁县| 庆元县| 三亚市| 东安县| 滕州市| 寿宁县| 固阳县| 巴林右旗| 观塘区| 赣州市| 慈溪市| 安溪县| 射洪县| 康马县|